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内江区划调整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内江经济发展新的总体思路,即以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实力为目标,稳定优化第一产业,加强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应当是实现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04,25(4):F003-F003,80
内江市法医学会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三十转变”.全体会员在第二三届理事会的带领下.针对内江区划调整的新情况,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认真探索和尝试适应学会新特点的管理方式和学术活动,主动建立与挂靠单位的双向支持机制,顺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内江科教兴市和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市科技工作围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大城市、奔小康、建走廊”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抓住成渝高速公路通车的契机,以实施科技兴市“1+5”工程及内江星火科技产业带为重点,突出发展科技产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两个转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1998年,我市科技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依靠、面向”的方针,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力度,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为重点,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兴市“1 5”工程和“内江星火科技产业带”实施质量,切实加强科技自身建设,提高科技对经济服务的能力,努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5.
建国五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内江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市先后组织实施了科技兴市起步工程、示范工程、“1+5”工程和内江星火科技  相似文献   

6.
<正>内江未来的支柱产业"要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内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这对我们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一大早,内江日报刊登的"内江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消息让丁兆激动不已。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裁和高新技术人才代表,丁兆认为,内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正当时。因为,一方面,内江作为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改造升级和转型发  相似文献   

7.
专 稿内江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内江统计局(第2期)(d)内江区划调整后的发展思路…………………………………………………………………………(第3期)封二坚持科教兴市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第3期)封二行政区划变动后的内江经济…………………………………………………………内江市统计局(第3期)(2)邓小平人才,教科理论与知识经济………………………………………………………………周昭荣(第5期) 科技兴市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近日,《支持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正式出炉,明确在加强园区发展规划建设、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聚集、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产业财政金融支撑、推进园区品牌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支持园区创新融合发展。一、为什么要制定《政策措施》?2019年8月10日,科技部农村中心联合科技厅、内江市政府在内江召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融合发展四川内江会议。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1999,(6):4-4,11
科技落后是导致内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按照黄小祥书记《同心同德共创未来》一文提出的要求,结合“三个不够”的讨论,狠抓“科教兴市”战略措施的落实。全市科技工作必须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提高经济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深化改革,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运行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  相似文献   

10.
钱善积 《内江科技》1995,16(2):14-17
内江经济走廊的建设,是加速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已引起全市各级领导部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高度重视。内江经济走廊的建设,既为全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全市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作好内江经济走廊建设的宣传,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在走廊建设中的作用,《内江科技》将陆续刊载有关内江经济走廊建设方面的文章,对内江经济走廊建设的内涵、模式、途径以及科技工作在走廊建设中如何发挥重大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广大科技人员和热心于走廊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撰稿,各抒己见,以便集思广益,形成共识,为加速内江经济走廊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 “只有市兴科教,科教才能兴市”,市兴科教是科教兴市的前提。这就是说,只有成都市全体人民都来关心、支持、帮助科教事业,科教事业才能为全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科教兴市”战略是一项促进经济与科教、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性系统工程。因此“科教兴市”必须要与  相似文献   

12.
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内江要实施“体制创新、工业强市”战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善于经营、长于管理的人才队伍。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真实施科技人才战略,以加强创新为主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人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用人机制为重点,努力营造稳定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宽松环境,造就一批又一批热爱内江、建设内江、埋头苦干、勇攀高峰、乐于奉献的优秀科技人才,为我市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文明集中体现在它的中心城市是否良性高效发展,城市化指数是否优良。内江的城市化指数(绿化、道路、人口、文化、经济等等参数)都相当低,大约为30%,而中等发达地区的综合指数都应该在60%以上。因此,要促进内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 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内江加快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应充分抓住这一大好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内江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刘玉琼 《内江科技》2007,28(8):88-88,156
和谐内江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内江,必须发展和谐经济奠定基础,实现和谐政治筑牢政治保障,建设和谐文化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刘岱  刘晓凤  黄仁忠  李杰  周靖 《内江科技》2010,31(11):10-11
本文针对内江经济作物产业发展成效好、地位明显,但也存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基础设施、产业化经营、良繁体系、基地建设、科技投入等多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及面临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的不断完善并实施的新形势,进行综合思考——在抓住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发展和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良好机遇的基础上,坚持"五大"原则,抓好五个产业,推行革新技术,内江的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将会出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9月21日,全市加快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市校(院)合作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建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深化市校合作等工作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内江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是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重要支撑。会议强调,各级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内江市于2011年末正式搭建成立技术成果交易市场。现已取得良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行。截至2013年初,内江市围绕市委、市政府"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内江"的总体要求和"每年有新变化、三年上大台阶"的奋斗目标,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为主要任务,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科技■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4,(4):4-4
<正>本刊讯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幸福美丽内江,市发展改革委提出2014年重点抓好的十件大事:一是抓好轨道交通及铁路建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分析研究、规划论证,启动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力争年底前实现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成渝客专(内江段)工程建设,完成轨道铺设和站房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投资8亿元;积极做好内自宜、内泸城际铁路和遂资内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全力打造内江客货运输枢纽。  相似文献   

19.
内江曾一度辉煌,全省经济排名长期仅次于成渝两地,号称“内江三”。后来却一再丧失良机,排名一再下滑,辉煌渐成云烟。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内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生机,内江必须抓住这历史性机遇,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追赶性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选准突破口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0.
官健 《内江科技》1999,20(2):24-26
内江区划调整不仅使内江行政管辖范围发生了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内江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重新认识内江工业现状,调整工业发展的思路、重点及对策措施,是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区划调整后的内江工业现状 区划调整使内江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