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审美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内涵。中国的崇高美类型既有基于自然价值取向并作为客观精神形态呈现的雄浑与冲淡,也有基于张扬主体人格精神之价值取向而具有主观精神形态特征的豪放与劲健。豪放的本体精神是道家的.而劲健则本源于儒家的人格理想。东方和西方由于对崇高阐释的文化维度不同,决定了豪放和劲健所展现的人格美内涵与西方崇高所展现的人格关内涵在多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相似文献   

2.
虽然同为儒家,但在精神和理论形态上,荀子的伦理学与孟子的伦理学却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如果说孟子的伦理学是以义务或要求为特征的,那么在荀子,他的伦理学则是以欲望及其实现为特征。在这种伦理观念体系里,道德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欲望或利益的条件和规律;道德的任务不是达成某种崇高的境界,而是建立一种共同生活的秩序以代替相互间的冲突和斗争。这样一种道德虽然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崇高和伟大,但现实和生活需要它。  相似文献   

3.
学校精神触动着美学艺术的琴弦,因为美学艺术中的唯美传统、独特气质、崇高境界、美的最高境界以及对生命意义追问、存在价值寻求的超越情怀都可以在学校精神上找到印记。学校精神的美学价值体现为唯美、特色、崇高、和谐、超越。学校精神的美学价值是一种独特的风韵,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相似文献   

4.
爱这个字,从古至今,被人们赋予了无穷的生命力.渴望爱是每个人的向往,给予爱是每个人的心愿,把爱公平地洒向每个人的心田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作为老师的我,一直努力追求着这种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崇高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作者试图从崇高在力量上的强大与坚韧、空间上的巨大无限以及时间上的运动与迅疾三方面特征,来挖掘荒凉残颓的自然丑景中所蕴涵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红旗渠及其精神是美的,崇高是一种审美形态,阐述了红旗渠及其精神的崇高,即红旗渠及其精神美在崇高.  相似文献   

7.
爱这个字,从古至今,被人们赋予了无穷的生命力。渴望爱是每个人的向往,给予爱是每个人的心愿,把爱公平地洒向每个人的心田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作为老师的我,一直努力追求着这种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周来祥先生在《美和崇高纵横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中把艺术分为美(侠义)和崇高两种基本的美学形态,认为美艺术是一种和谐、均衡、稳定、有序的形态,属于古典的历史范畴;崇高艺术是一种对立、斗争、动荡、无序的形态,属于近代的历史范畴,而以“反和谐的丑作为追求的理想”的西方现代派艺术,周先生则认为是近代崇高型艺术的“极端发展”,仍属崇高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洋溢于其中的艺术精神;表现出极高的审美品位,值得认真研究,发扬光大.本文拟从审美形态学的角度,感悟其艺术魅力,冀能由此探究其不朽的审美价值。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内涵博大深厚,情调高亢奔放,风格雄奇壮丽,如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整体地呈现为一种辉煌的崇高境界。毛泽东诗词“崇高”的审美形态,是现代中国新兴力量朝气蓬勃的文化精神的诗化,或者说是这种文化精神审美化于诗词中的基本意象特征。同时,“崇高”作为毛泽东诗词的审美形态特征,从主体方面看,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审美追求的宏阔…  相似文献   

10.
法治是一种完善、文明的法律制度,是一种自觉、理性的法律精神,是一种崇高美好的社会理想,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是一种公平、效率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1.
本从西方古代、近代和现代出发,尤其着重于后现代,对西方美学家关于崇高的理论思想进行了探讨,指出他们的理论弱点是脱离社会实践。然后立足于实践美学,将崇高这一美学范畴结合社会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崇高是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冲突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矛盾斗争过程,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伟大斗争中主体与客体由矛盾对立、激荡;中突趋向统一,真与善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12.
崇高范畴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西方崇高理论的语境和观点的观照下,来考察中国化中的崇高现象及相关论述就会发现: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的“大”与西方美学范畴里的崇高是相通的、一致的,按照西方美学家对崇高的分类,中国的“大”主要属于数量的崇高或象征型的崇高,即一种静态的、观照的崇高。而在中国早期的神话中却充满了抗争的、力量的或实践的崇高。另外,中国的阳刚美及其壮美感同西方的崇高美及其崇高感在审美心理上也有重合及相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天才诗人,李白的月亮诗蕴藏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的转变,使中国古代学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有灵魂飘逸的物境,更有饱含了作人格意志的“我境”,物我之境的交融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而月亮世界里的李白则以其独特的浪漫性渗透这称我之境,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古典抒情诗以其丰富的回忆性的审美意象成就了东方诗美的神采。那些闪烁异彩的诗篇,正是因了其中的回忆性的审美意象而平添了令人沉浸其间的无限魅力。在诗人的回忆性意象体验中,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时,诗人进入一种超越层次的高峰体验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得诗人的情感体验超越了物象、超越了个人情感、超越了历史时空,个人心灵与人类历史沟通,由物会心,由象生意,由物知天,由天而悟的体验天地万物、宇宙苍生,变有限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进入一种与天地万物融而为一的“宇宙大化”之境。  相似文献   

15.
胡骄键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4):30-31,39
在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致思模式下,关的本质总是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摇摆,这种主客对立二分的思维模式并不能获得终极的关的本质,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质,中国美学的关键在对世内存在者非现成性维度的领悟。《华严金狮子章》作为华严宗的纲领性文本,正逐层地阐释着世间色相的因缘和合的非现成性维度,最后的涅磐透悟境界也正体现了中国美学的精神旨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美学一直强调人与自然的顺应与契合,即“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美,这是生态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在盛唐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正体现了这种美学特征。它是一种古典审美理想与生态意识的结合,也是主客融合无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大美"是由庄子提出的一个原创性美学范畴,崇尚"大美"是庄子美学思想的突出表征;崇高则是西方美学与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庄子"大美"思想与西方的崇高在内涵、特征、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关系等方面有着众多的异同性。  相似文献   

18.
《诗经》展现商周人们的审美人生相。类意识之自由美,彰显人与客体的和谐;类存在之反思美,高扬主体生命精神;类价值之理想美,显示审美人生意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理念的存在论美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念与美的关系问题是存在论美学的重要论题。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理念与美有本然的关联。超越了主客二分的理念表征了一种审美境界,要理解理念就必须沉浸在审美境界中。也正因此,宏观上,理念所表达的价值如真、善、圣、说,都是在这种审美境界中浸润,并都与美有关,都与美和而不同的并存着。美与理念的微观的关联是,美就是理念所表征的一种自由显现的境界,换言之,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  相似文献   

20.
和谐美是中西方美术创作中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但是,中西方对和谐的理解和追求存在种种差异。在中国,艺术家强调内涵神韵的和谐,西方艺术家则更偏重形式的和谐,尤其是符合几何定理的形式和谐。中国人侧重于内心、意识层面上的美的追求;西方更注重客观的数理之美,如比例的匀称、色彩的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