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郑小英 《考试周刊》2010,(24):32-32
时下,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高中历史不再像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时间先后顺序,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数个选修教材,这样更接近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作为高中历史新课改的第一线教师,我想就新课程改革谈一点心得,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2.
【说明】现有的高中历史教材按专题编写,同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分散于各册之中,不经意间导致了知识的相对割裂,学生历史学习缺乏“通感”。基于高考命题的“通史”要求,为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时序地复习历史,我们参考了大学历史教材的知识体系,对现有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作了有效梳理、统整,重新建构了高中历史教材的“通史”结构。我...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高中历史教材按专题编写,同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分散于各册之中,不经意间导致了知识的相对割裂,学生历史学习缺乏“通感”。基于高考命题的“通史”要求,为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时序的复习历史,我们参考了大学历史教材的知识体系,对现有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作了有效梳理、统整,重新建构了高中历史教材的“通史”结构。我们希望这...  相似文献   

4.
当今,高中历史教材是以专题为模块,以中外历史为体系。这就使得建构清晰的历史知识体系显得至关重要。历史知识体系建构方法众多,现列举若干方法,浅析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5.
时下,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的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高中是今年全面进入新课程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学科都已编写出多种版本的新教材。以高中历史(必修)为例,就有人教版、人民版和岳麓版等多种版本,但不管是哪种版本,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不再像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时间先后顺序,从古写到今,从中国写到世界,把政治、经济、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或同一国家和地区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化史三个必修和数个选修教材,这样更接近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作为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试教之一,笔就如何搞好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6.
历史新课程改革对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能否实现,首要关键在于高中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历史教师要多途径提升个人素质。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随着新史学观点和史学理论的不断提出,高中历史教师已有的历史知识、哪怕是大学时系统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和理论,随着时光流  相似文献   

7.
新的高中历史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知识框架和理论系统,同时教材章节的设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是新的历史知识系统的变化,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下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但是在这个由传统向自主转变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考 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完全打破历史学科的传统系统和结构.在中外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史上迈出了史无前例的一步。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系.都是对我们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一大挑战。应当客观地说.新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有其优点:在知识处理上.  相似文献   

9.
高中历史专题教学是指将相关教学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对比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比如将相关知识体系融合起来,学生学习起来更有贯通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另一方面,专题教学中应用到的大量相似现象的对比分析,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高中历史专题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试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反思行为三个方面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之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体例,体现了全新的教材编写理念,它按照知识模块和学习专题编写,不再强调历史学科自身严密的知识体系,而是完全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教材编写体例的全新变化,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逼迫着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要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新课程历史教学的诸多方法中,笔者认为"演绎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改革和高考变革的多变环境下,我们要采取逆向思考,思考教育不变的本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通过确立单元主题词和各次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运用"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图创建思维导图,创建高三历史教学单元专题复习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科书是以模块和专题的方式来编排的.这有利于改变过去初、高中历史知识重复的缺憾.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历史的发展进程。但是.这种体例注重历史的纵向联系.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淡化了历史的两个基本特性——时序性和全面性.往往导致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被人为地割成几块.分别放入不同的专题和模块中,从而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不少困扰。  相似文献   

13.
高中历史知识点繁多,并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脉络连缀而成,但高中历史教材往往以有限的章节,论述时间跨度较长、空间延伸较宽的知识点架构,故而存在知识点架构内部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断裂的现象。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知识点架构内部联系断裂的现象,提出了历史教学应该具有连续性的观点,并尝试解决历史教师讲授知识的断裂性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逻辑混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清华 《新疆教育》2013,(14):20-20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中学历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在进入高中历史学习以前,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假如高中历史教师能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那不仅能省却高中历史教师很多“重复劳动”,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甚至激发更多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  相似文献   

15.
欧翔 《考试周刊》2012,(60):122-122
由于高中历史重视对教材知识的灌输。再加上高中历史内容又很琐碎,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学生不容易理解和吸收。应试教育下,高中历史教学变成了大量的背诵。所以,学生对高中历史课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普遍反映历史比较难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随着综合科目的高考改革,高中历史教学也在经历着一场变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学习的不同要求,按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能力层次进行考查。因此,无论是为了学习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时都应该重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能力层次的导向。  相似文献   

17.
林旭 《考试周刊》2015,(2):131-132
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编排方式呈现出不同特征,高中历史采用的是专题编排法,将历史按照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范畴划分为不同专题进行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是,这样的编排方式使高中历史的每一课时都显示出时间跨度大、发展逻辑强的特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难度,而图表法一方面联系着具体历史事件,另一方面渗透着隐形的历史发展逻辑,是促进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高中历史教材按专题编写,同一时期的,Oi史知识分散于各册之中,不经意间导致了知识的相对割裂,学生历史学习缺乏“通感”。基于高考命题的“通史”要求,为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时序的复〉-j历史,我们参考了大学历史教材的知识体系,对现有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作了有效梳理、统整,重新建构了高中历史教材的“通史”结构。我...  相似文献   

19.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利用国际互联网、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学习活动。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以传授现成的历史知识为主的,对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则较为忽略。高中历史新课程强调,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