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宝木 《中国集邮》2001,(1):28-29
2000年10月底,国家邮政局公布了翌年将要发行的新邮计划,实现了在新邮预订之前公布计划的诺言。纵观2001年将要发行的25套95枚邮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继承与突破的交汇,其主要表现在如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在发行“甲申年”猴邮票时,为了感谢新邮预订户对邮政的支持,国家邮政局赠送猴小版邮票给预订户。随着赠送猴小版市价的提高,一批此类邮票涌进了邮市,引起了集邮者的不满。由此,引发了国家邮政局对邮票进行破版发行的政策。为了了解集邮者对此政策的反映,笔者于6月16日前往北京西  相似文献   

3.
11月9日上午,国家邮政局在京召开了新闻通气会。通气会包括4个方面内容:(1)展示2000年主要邮资票品,特别是11-12月还未发行的邮品;(2)介绍2001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3)2001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介绍;(4)2001年新邮预订方式。  相似文献   

4.
胡光辉 《上海集邮》2001,(11):11-11
笔者实测2001年上半年发行的11套纪特邮票的齿度,发现只有2001-1和2001-6与国家邮政局的《新邮预报》相符,现特纠正如下表:  相似文献   

5.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2-13
21世纪起始年的邮票内容如何,以及会对邮市造成什么影响,是众多集邮非常关心的事情。从近20年来新邮在邮市好恶的变化看,除了发行量作为影响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外,邮票本身的设计、票幅、印刷版别和质量以及题材等诸方面因素。也往往影响到新邮的价格定位和走势。国家邮政局于新邮预订前夕,将明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85%的邮票图稿亮相公众,以引起邮人的关注。笔根据业已公布的2000年计划安排20套83枚(其中3枚小型张)邮  相似文献   

6.
国家邮政局为使广大群众和集邮爱好者提前了解下一年度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及时向公众介绍和宣传我国纪特邮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于1999年10月始印发“2000年纪特邮票部分图稿”,图稿为对开彩色的招贴画,供各邮政局、所和集邮门市部对外宣传张贴使用。2000年11月国家邮政局第二次印发“2001年纪特邮票部分图稿”,此次新邮图稿有两种规格,一种对开彩印;另一种16开。新邮图稿虽然大大方便了集邮者,但还存在着携带不便、不易保存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红梅 《集邮博览》2003,(4):57-57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新邮发行计划和新邮预订办法的通告,2003年新邮发行方式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大版和小版全张两种版式同步发行,预订新邮的办法也随之变化,分两种版式预订。对此,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举措,有关部门也认为分两种版式预订有益于广大集邮爱好者,有益于抑制新邮打折贬值等等。但我个人以为,此项举措并非都是有利的,弊端也不少,甚至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2,(11):3-3
根据国家邮政局和上海市邮政局的有关规定,2003年新邮预订工作将于11月15日至12月10日在全市各邮局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9.
新邮宣传折,顾名思义,是配合我国邮政部门发行新邮印制的宣传品。内容主要包括:邮票发行计划、拟发邮票图稿、办理预订事项等。由于该款印刷品为国家邮政部门印制,集邮者免费索取、收藏,多年来颇受集邮者重视与青睐。我喜爱收藏新邮宣传折。它对预告新邮、预订新邮和收藏新邮,有着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别看它小,用途可不少。有了它,可以了解掌握全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按时购买和研究新发行的邮票。宣传折上的邮票图稿,让集邮者有先睹为快的乐趣,能够激发收藏欲望。对我这样喜爱极限、原地集邮的人来讲,依据新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10月10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布置2004年将发行的纪特邮资票品预订工作。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谭小为在电视电话会上对2004年新邮预订工作提出了4点要求。他首先要求各地邮政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的宣传力度,让广大集邮爱好者和社会各界广泛了解  相似文献   

11.
秋风乍起,一年一度的新邮预订又将拉开帷幕。由于新邮预订会对未来一年集邮者购买邮票的方式和市场运作产生影响,因此成为每年集邮者和投资者比较关注的事件。  相似文献   

12.
侯彪 《集邮博览》2010,(3):90-91
每年的12月份都是集邮者预定次年邮票、年册的时间。以前预定年册的时候,邮票公司、邮局都是人头攒动、人满为患。但是在邮市低迷、市场不景气、邮票普遍打折的时候,新邮预订数量也随之下降。那么,2010年的新邮预订情况怎样呢?年册的销售又怎样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的新邮预订采取一次性交纳全年新邮票款,然后定时或年终一次性取票的方式。虽然方便,但邮人对此抱怨不已。众所周知,每年邮政部门发行20套左右的新邮,均事先公布计划,这些邮票题材丰富,设计手法多样,有精品,也有平庸之作,即便是同一套邮票,每一枚之间也有优劣之分,更何况每位邮人也有自己所喜欢的选题和图案。对此,早在几年前,就有邮人提出能否在预订新邮时可以随意选择预订,即可任选种类。甚至有邮人提议每一套新邮也可以按枚选择预订,但终究未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邮政局根据国家邮政局有关通知要求于10月中旬发布公告,晓示2000年纪特邮票预订方式及有关事宜。 1.国家邮政局暂定2000年发行纪特邮票20套,全年邮票面值(售价)约135元。  相似文献   

15.
张效众 《中国集邮》2001,(12):21-21
中国加入WTO在即,我认为:新邮票在发行期间应敞开供应,让所有中国人能以发行价格自由地买到自己中意的新邮。换句话讲,在新邮发行期间无论你有无新邮预订卡或是否办过新邮预订手续都能够购到新邮。这才是应有的总原则,才是努力朝与国际接轨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6.
张海军 《上海集邮》2004,(11):29-29
“邮市涨了,涨得很厉害,是暴涨”,议论邮市的文章无不津津乐道。但上涨行情的主角不是已经开始销毁的1992—2001年间发行的邮票,而是尚在发行期之内的新邮。面对如此状况,炒家亢奋了,邮政微笑了,集邮者无奈了——也许此事与大多数集邮者无关。因为新邮发行面世而非面市;因为国家邮政局承诺新邮的发行期是半年;因为集邮者的  相似文献   

17.
殷敏 《集邮博览》2000,(3):39-39
1999年新邮随着本世纪的最后一套邮票《20世纪回顾》的发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样,1999年国家邮政局总共发行邮票20套。在这20套新邮中,要挑选出其中最好的和最差的一套邮票,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笔者之所以说难是因为99年所发行的新邮中即没有诸如《岭南庭院》那样粗制滥造的邮票,也没有如《中国人民警察》那样错误百出的邮票,因此,要从99年所发行的新邮中挑选出一套最差的邮票确实有些难度。  相似文献   

18.
降低纪特邮票面值是近年邮政资费上调情况下的热点话题,广大集邮爱好对此呼声强烈.国家邮政局在这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努力,例如2000年的纪特邮票,原计划安排的较高面值的邮票,发行时有不少都改成邮政常用的低面值,受到广大集邮爱好的赞许。2001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已经出台,全年将发行25套95枚邮票,总面值为143,10元,加上两枚小全张,总售价为156.40元。按总面值计算,95枚邮票平均每枚1.40元,如果除去其中的4枚小型张32元外,其它9l枚邮票平均不足1.22元。平心而论,2001年新邮面值安排并不高。就2001年纪特邮票面值安排和降低新邮面值问题,笔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00年的新邮预订已经尘埃落定,尽管此次投放的预订额度较1999年的新邮预订总量削减了40%,而且国家邮政局还破天荒地提早公布了17套新邮图稿供邮人先睹为快。从种种迹象表明,为了提高新邮的透明度,管理层还是有所作为的,并且花了一番心思。但从预订的情况看,实际反映并未如人们先前预料的那样,出现火爆的抢订场面,许多地方(尤其是大城市)的新邮预订既没有早早地高悬免战牌,又没有如数完成已削减的额度,而是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平静,一些邮政企业在截止日期后仍然对手中尚未完成的额度发愁,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感到悲愤。  相似文献   

20.
从2004年11月1日起的2005年新邮预订,特别是版票的预订给笔者一个不小的惊奇:上海各新邮预订处的版票预订均在营业后半小时内告馨。北京由于预订版票的人太多,故采用发号方式,各区邮票公司半天内均订完,市公司仅预订了两天。2003年、2004年版票的老订户很多人都没有订上2005年的版票,对此极为不满。他们说无论邮票暴涨或急跌,从来都订一整套各种版别、各种类型的全年邮资票品,因为新中国邮票是他们的最爱,偏偏在邮票连续七八年打折的今天,却订不上版票,让他们十分伤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