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花一世界     
(一)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杏花在清明前后开放,正是柳绿 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 “红红白白 一枝春,晴光耀眼看难真”。清明也是 气候多变的时节,“清明时节雨纷 纷”,可是有了杏花,寒意料峭的春雨 也变得可爱了, “沾衣欲湿杏花雨,  相似文献   

2.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相似文献   

3.
《同学少年》2011,(7):26
即使"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的点点落红,也会轻舞生命,殒入泥土。即使"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点点离情,也会涕泪交流,肝肠寸断。即使"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点  相似文献   

4.
梦起清明     
<正>冷雨凄凄,梦起清明。清明的雨,一滴,两滴,落在杏花枝头,回忆寂寥空伤神;落在驿外断桥边,水中往昔如镜花水月,又了无纤痕;落在脚步匆匆的行人鬓间,不知何时,韶华尽白头。清明的雨,落醒多少梦。回忆尽头,清明是冷的、空灵的,是已没了体温的逝者俯瞰过往的一面水镜。隔着长长一条命运的河,记忆的彼端再也不清晰,任凭思念绽放成朵朵凄美的白花,飘散四月天,而生者,逝者,早已隔了不知多少片天,装点他们  相似文献   

5.
间接表达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写作手法。下面笔者略谈一二。一、以物达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  相似文献   

6.
正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公历的4月4、5或6日。清明不仅是节气,而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气过后,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这个时候,白桐花开了。二候"田鼠化为鹌"。田鼠又回到了地下的洞里。三候"虹始见"。雨后的天空中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啦。  相似文献   

7.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释:【桃李笑】形容桃花、李花盛开。【冢】坟墓。【蛰】动物冬眠。【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诗用的是《孟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清明节。想起了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可能是最流行的唐诗之一。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背诵全诗,但大多数人会顺口地诵出这第一句。全诗四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  相似文献   

9.
雨的遐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前后,总是伴着湿漉漉的雨,飘飘洒洒、淅淅沥沥、如烟如纱的霏霏细雨,把人的心洗涤得一片澄净,纤尘不染。这样的雨,我是由衷地喜欢的。濛濛细雨中,我会放弃伞的遮挡让自己完完全全投入雨的怀抱,感受雨丝亲吻脸颊时的那份冰凉与温润,静静享受雨的  相似文献   

10.
清明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篙共一丘。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其为人,有旷达之风,但旷达中有时却也包含着郁勃之气。唯其气势旷达,所以他的律诗能够得庄子的纵横洒落,“寓单行之  相似文献   

11.
解读:清明可能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广为人知的,这要感谢杜牧。他在一千多年前,用寥寥28个字为"清明"画了一张标准像,从此,清明就是细雨纷纷、行人断魂的形象。作者从千年前的那场清明雨落笔,用丰富的想象还原了诗人当日的惆怅和悲凉。羁旅愁困,不能按时返家祭祖,游子在清明雨中怎能不断魂?  相似文献   

12.
清明雨纷纷     
清明雨纷纷,田野铺绿茵。桃花似火,杏花如云。那晶莹的小雨,牵着我们的手,走进烈士的园林。同学们,轻一点,再轻一点,不要惊动了那眠在九泉之下的烈士英魂。  相似文献   

13.
清明絮语     
清明,清明,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关于"清明",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词汇,因为祭奠和怀念。花木芳菲、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之感,使得整个四月,仿佛都是湿漉漉的一身雾气。  相似文献   

14.
王东欣 《儿童音乐》2023,(3):51-54+67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流传近一千五百年的诗词《清明》道出中华习俗与文化传承。自立春,东南风渐起,唤起柳梢青绿、杏花飘雪、桃花绯红、海棠晕染……纷纷细雨与祭祖的行人相伴。“天地洁净、万物清明”,催促人们走进自然,感受扑面而来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唐人杜牧的《清明》诗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有人嫌它啰唆。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什么时候不可以"雨纷纷"?"清明"两字可简。"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当然就是在"路上","路上"二字可删。"借问酒家何处有","酒家何处有"本就是一个问句,"借问"多余。"牧童遥指杏花村",什么人不可以指?何必一定要"牧童"?"牧童"啰唆。这样,他把  相似文献   

16.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惟一演化为节日的节气。清明时节,人们踏青、扫墓,或缅怀先烈,或祭奠亲人,因而清明节又是一个兼具人情味和文化氛围的节日。古往今来,人们写的清明诗之多,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仅以古人为例就有多种,其中有一类便是寄托哀思的:“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这首《清明野望吟》诗中便可窥见一斑。民间流传的一首《清明吟》更把生离死别之情刻画得十分动人:“又是一度清明至,道路泥泞人伤悲……老天有情雨作泪,墓前祭古酒一杯。凄雨和泪悲肠断,活者常为此节…  相似文献   

17.
清明祭     
说起"清明",电许每个读过诗书的人脑海中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细雨濛濛,杏花村里酒店外拂动的幌子,在孤苦诗人的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相似文献   

18.
听雨     
断断续续地下了几天雨。临近深夜,天又开始哭泣,淅淅沥沥的,总是剪不断。今夜,只愿一个人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回雨,独自享受这无边的雨意。你听,这雨是有生命的,时而急骤,时而舒缓。那节奏、那旋律,似混乱不堪又  相似文献   

19.
<正>一日,乾隆皇帝和纪晓岚闲谈。乾隆皇帝问纪晓岚:"爱卿,现在正读什么书?"纪晓岚答道:"臣正读《全唐诗》。""《全唐诗》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首,能背诵吧?""杜牧的《清明》,全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能否把它改为六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相似文献   

20.
想听听雨     
喜欢在寂静的夜里倾听雨落的声音。淅淅沥沥的细雨来临时,屋外一片静谧。不经意间觉得有一阵凉意从窗子的缝隙间细若游丝地侵来,精神一爽的同时,就听见了雨的脚步声"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