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用学和话语分析都十分重视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理解、语言意义的影响.话语或语篇是交际单位,它和语境之间存在这样的辩证关系:语境决定语篇,语篇体现语境.  相似文献   

2.
功能语篇分析强调的是语言的实际使用及语言的环境,要求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言等方面对语篇进行分析,从而全面把握作者的思维走向与文章的脉络。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语篇分析教学培养学生快速把握语篇体式的能力和语篇语言分析能力,使学生从孤立的理解词汇、句子中走出来,最终达到"先见林后见树,既见林又见树"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玉杰 《科教文汇》2007,(10Z):180-181
本文通过将韩礼德的语篇功能语法应用到语篇教学,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层含义,更好的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通过理解语篇中的情景语境、及物性分析、主位结构和衔接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境是指语言的运用及影响语言运用的因素和环境。话语标记语是一组依附于话语而存在,但它不构成话语的主体,不影响句子真值的语言元素,或语音、语调、手势等非言语元素。话语标记语对语境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话语标记语对“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构建方面着手分析,发现话语标记语引领听话人思维、反映发话人对语言的选择,从而构建起理想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篇分析所涉及的语义的关联和衔接,语篇结构及语境的认识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语篇概述或小结则将获得信息再次整合并转化为语言习得者的语言信息,从而达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将韩礼德的语篇功能语法应用到语篇教学,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层含义,更好的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通过理解语篇中的情景语境、及物性分析、主位结构和衔接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将韩礼德的语篇功能语法应用到语篇教学,帮助学生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深层含义.更好的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通过理解语篇中的情景语境、及物性分析、主位结构和衔接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胡多军 《科教文汇》2013,(14):79-81
EFL书面语篇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语义整合和编码过程。编码者应该通过对自己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语篇生成的情景语境以及ELF语篇生成策略等知识进行元认知分析和体验,积极对语篇内在的词汇、语义和内容以及外在的词汇、语法标记进行有效监控和选择,确保生成语篇的正确性、合法性和合适性。  相似文献   

9.
在语篇中经常会涉及衔接和连贯,具体的语境对语篇的理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语篇的内部衔接如何在语境中连贯的表达,以及语篇的内部连贯的不连贯现象,都跟具体的语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语法填空又称为开放式语篇填空,这一题型的测试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和英语语言,语言学家布朗的语篇分析理论等,从语法的句子结构与语法形式,语汇的本义和转义以及前后缀的变化,语境语篇的线索以及标志语等方面测试学生的整体语篇能力,同时具有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两种题型的特点,新课标全国卷的语法填空题采用的是主观型语篇填空的命题思路,在命题科学性上具有单项填空不可比拟的优势。单项填空局限于考查词汇和语法知识在简单句子中的意义,对学生语言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有限和单项填空相比,语法填空则假重考查语言知识在具体篇章中的意义,更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原则:"突出语篇、注重交际、讲究灵活、强调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存在于语篇之中,而不是句子之中。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分析语篇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阅读和语篇分析的相关知识,就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语篇分析相关知识开展教学提出了几点想法:介绍语篇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分析语篇模式,根据不同体裁的写作模式与特点进行教学;利用课文语境,引导学生注意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英文科技报告语篇的三个基本要素——科技报告的作者和读者、科技报告的语境和科技报告的语言.并运用评价理论和Systemic Coder统计工具进行分析,说明了英文科技报告语篇中大量使用评价性语言资源,且几乎用到了评价理论中所有的评价资源范畴,其中鉴赏、情态和语势资源用的较多,指出了这些评价资源表达着人际情感意义,负载着语言使用者的态度,体现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协商。  相似文献   

13.
周秀敏 《科教文汇》2007,(10X):203-203,210
语言和语境不可分割,对禁忌语的研究必须考虑其产生和使用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交际语境。本文在澄清禁忌语的范畴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的语境理论,揭示了禁忌语对语境的依赖性,即禁忌语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4.
唐爱莲 《科教文汇》2012,(2):132-135
二语预制语块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结合他人的研究和亲身教学实践,从语块产出所涉及的主要心理认知因素出发.探讨语块教学对提高语块意识和促进语篇生成技能的有效性.以及在外语课堂教学语境中语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课堂语言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活用语篇推动词汇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利用语篇创设词汇学习的语境,保障词汇学习的整体输入;围绕语篇展开的各项任务让学生乐学善思、锻炼思维;通过语篇再构复现词汇,让学生巩固提升、发散思维;当围绕着核心词汇扎实开展了听、说、读的活动后,拓展延伸语篇续写就变得水到渠成,让学生创新思维,生成语言,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改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完型填空作为测试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题型,一直是考生失分较多的题型,其根本原因是考生缺乏语篇意识。现从语境,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从200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实施新题型以来七套试卷中的完型填空题,旨在使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语篇概念,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体现词典的语用功能,作者利用Lucene全文搜索引擎的优势,设计并实现了再现某一语言片断的上下文语境(即其原始所在的语篇)功能模块,借助该模块用户可以积极主动探索语言在现实语言使用中的各种搭配用法,以及出现这些用法的上下文语境,从而为自己的积极言语活动(如对话、写作、教学等)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杨艳 《科教文汇》2007,(8Z):185-186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思维差异引起语言差异,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探讨英汉语篇差异,旨在帮助二语教学和习得中的语篇交际。  相似文献   

19.
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根据具体语篇,在不违背原文语言的表达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相似文献   

20.
在对会话策略的研究中甘柏兹曾提出了“语境规约”理论,利用“语境化线索”的假设清楚的解释了会话交际的实现过程。笔者认为在语篇沟通中同样也应该存在这种规约,才能保证语篇交际的正常进行,尤其在跨文化的语篇交流中。以语用规约理论为指导,分析一对中国商人和芬兰商人之间的连续四十封商务往来邮件,结合语用预设的动态性,找出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中,正常的交流是如何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