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意大利威尼斯市政府近日在上海为中国导演贾樟柯颁发了2010年马可波罗奖,以表彰他对中意两国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颁奖辞称,“贾樟柯一直是中国与意大利及威尼斯市艺术文化交流及友好关系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3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威尼斯市立博物馆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开幕。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博物馆司司长乌戈·索拉尼,意大利科雷尔博物馆馆长、展览策展人安德雷阿·贝里埃尼,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清华  相似文献   

3.
知识之窗     
类别:世界新闻史编号: 最早的印刷报纸早在公元前59年,意大利就有称作《每日公报》的新闻印刷品张贴于罗马的公共场所但是,真正称得上是印刷报纸的,则是1566年诞生于意大利另一个城,打威尼斯的《威尼斯政府公报》(一说《威尼斯新闻》)。当时的威尼斯,由于航海业的发达,成为欧洲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意大利各地的贵族、政客、富商、学者都非常注意从那里打听商业行情以及随之而来的各国政治、文化信息,从事手抄信息的人员也就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多,成  相似文献   

4.
知识之窗     
类别:新闻学史编号: “新闻”一词的来历英语“新闻”一词,源于希腊。德语“新闻”一词,是由德国北部的俗语“报道”演变而成的。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了“新闻信”。我国“新闻”一词的出现早于西方。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闻”字,“新闻”两字连用,则见于唐朝:“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新唐  相似文献   

5.
作者说明:意大利汉学家CASSANELLI LAURA是地中海之滨威尼斯大学研究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学者。她于1992年春天至1993年春天在北京研习中国新闻文化。她曾就新闻与市场的社会历史观照问题同笔者进行多次对话。现将对话记录整理如下。“○”代表LAURA女士,“●”代表作者。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的象征是什么?最近意大利政府的一项游客调查结果令人颇为意外。因为答案既不是比萨斜塔.也不是水城威尼斯,而是意大利面条。  相似文献   

7.
有着“现代马可·波罗”之称的意大利记者、作家阿德里亚诺·马达罗于2006年12月推出他最新出版的关于中国的著作《1900年的北京》。马达罗对于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出生于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附近。15岁那年,一本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在他心中种下了“中国梦”的种子,从此  相似文献   

8.
6月16日至26日,应意大利记者公会邀请,由中国记协组织的中国新闻代表团代表首访意大利。代表团在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那不勒斯,以及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墨西拿等地参观访问,重点访问了各地的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泛接触了各地新闻、文化、教育言界的知名人士,探讨问题,交流经验,收获颇丰。“希望加深了解,道进友谊”我们乘坐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16日上午10时从北京起飞,下午8时降落在意大利米兰机场,在米兰停留两个小时,继续飞行一小时,才到达意大利首都罗马。意大利记者公会秘书长阿…  相似文献   

9.
为期两天的“数字化时代的出版”研讨会于2000年1月份在意大利名城威尼斯召开。本次会议由贝塔斯曼基金会、贝塔斯曼出版集团、霍尔兹布林格出版集团以及意大利著名的发行和网络零售商信息意大利集团联合主办。与会的媒介巨头包括微软公司、贝塔斯曼出版集团、霍尔兹布林格出版集团、施乐公司、诺沃媒介集团、布鲁姆伯格集团、艾尔斯维尔出版公司以及维文迪媒介集团等。由于本届大会云集了众多巨头,因此被认为是2000年国际媒介信息出版领域的一次峰会。  相似文献   

10.
古代意大利人的艺术天赋之高无可企及,其文艺复兴成就影响深远。至近代虽不及法国人多势众,却总贡献出特立独行的超凡人物,从未来主义雕塑到“形而上”画派,从皮蓝德娄的戏剧到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以至树立了全世界前卫艺术展览标准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意大利民族给人的感觉,是在其同样的浪漫中蓄积了比法兰西人更多的理性与审视。  相似文献   

11.
三,逆起式导语。我的理解是:要讲正面先从反面讲起,讲反面的先从正面讲起,形成一种对比反差,吸引读者。例如: △1984年12月28日新华社电讯导语:“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350名记者、编辑、播音员,今天成为被报道的新闻人物。” △报道一位经理的新闻导语:“五年前他负责整理这张办公桌,现在他坐在桌后接受别人祝贺了。” △意大利记者报道上海防止地面下沉成功的新闻导语:“上海不是威尼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纸与广告的历史姻缘王放一、互相依存的同根兄弟近代资本主义的最早报纸,一般认为是意大利的《威尼斯新闻》以及最早出现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尼德兰等地的手抄新闻纸。16世纪中叶,这种新闻纸逐渐由手抄改为单张印刷。《威尼斯新闻》上所载的内容,主要...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刍议——以威尼斯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尼斯作为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其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之道在于:注重"场所精神";保持城市的可识别性;重视城市天际线与标志性景观;与自然灾害不懈地抗争;争取国际援助;开办文物修复学校;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文化遗存;杜绝文物走私;政府出资修缮老宅。通过威尼斯可窥见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双赢"模式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去年11月中旬,我随国家档案局杨公之副局长为团长的中国档案保护技术考察团赴意大利学习考察档案保护技术。期间,我们考察了罗马档案影印装订修复中心、罗马国家档案馆、佛罗伦萨国家档案馆,原计划再到威尼斯档案馆,由于那天威尼斯发大水而无法成行,最后经奥地利的维也纳回国。走马观花共十天,  相似文献   

15.
华冰 《图书馆》2002,(3):66-67
8月 2 9日星期三  晴凌晨 3∶3 0起床 ,4∶3 0动身去旧金山国际机场 ,6∶3 0起飞 ,飞行 1小时又 1 0分钟到达拉斯维加斯 (LasVegas)麦卡伦国际机场。进到市区接着参观了世界最豪华的旅馆 ,一套总统套房 2 0万美元 /晚 ;世界最大的酒店 ,有 60 0 0个床位。以及威尼斯酒店 ,酒店里有大商场、大赌场 ,还有一条人工挖掘的 (仿 )意大利威尼斯运河 ,河中有游船穿梭其间 ,船夫唱着意大利歌曲。中餐后 ,住进“CircusCircus”(马戏马戏 )酒店 ,该酒店可能建的时间比较长了 ,但仍然气派、宏伟 ,住酒店的人很多 ,中国人也不少。…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韩阳)12月10日东方出版社举办了《1900年的北京》一书的签售活动。该书作者阿德里亚诺·马达罗,一个有着“现代马可·波罗”之称的意大利记者、作家现场与中国读者见面,并回答了读者提出的相关问题。马达罗的家乡在威尼斯。15岁那年,一本马可·波罗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大众传播媒介面面观(上)唐绪军意大利是西方文明的摇蓝,同时也是现代新闻事业的发源地。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当时意大利四个海上共和国之一的威尼斯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手抄报纸,同时还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采编业者的行业协会。意大利的新闻事业可谓渊...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记者作为团员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意大利。代表团从罗马到威尼斯,从威尼斯到西西里,又从西西里途经那不勒斯返回罗马。十几天的访问中,记者与代表团成员乘汽车、坐火车、赶飞机、跑轮船,走新闻媒体、瞻古代遗址、看异国情调、观居民神态、察城市表情、听人文传奇……  相似文献   

19.
翻开杨牧之的新著《佛罗伦萨在哪里》好像随着他去到古埃及神秘的金字塔下;一会儿,又徜徉在意大利“葛拉齐亚”温馨的故乡;再一会儿,仿佛又登上了佛罗伦萨那有名的圆顶大教堂……随着牧之的脚步我们还到了美妙的威尼斯,在那纵横交错的河道和胡同间迷路了;在米兰看到了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并为画家  相似文献   

20.
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镇之一,威尼斯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了伟大的艺术。其中不仅有西方历史上尺幅最大的油画作品,也有大胆的奢华展陈以及最具想象力的人性探索。威尼斯的艺术风格更特色迥然,既有浓厚的古典情调,亦呈现出感性而又品质卓绝的色彩运用,真正多彩多姿、万般风情。威尼斯画派中的主将贝利尼、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等人尤其值得关注,他们都各擅胜场,留下了一系列不朽的杰作。威尼斯画派在美术史上的影响不仅作用于同时代,其作品所蕴含的现代性调子至今仍有独特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