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和统治地位 ,它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体育在体育思想、体育价值取向和体育体系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解放思想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剔除传统文化中不合时代精神的糟粕 ,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是发展中国体育事业应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传统武德内涵阐述,指出现代社会要以当代道德要求为高度,结合传统武德之闪亮点,重新审视传统武德的内涵和功能,在继承和弘扬过程中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这才是当代社会的呼唤,也是武术运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待国粹--兼驳"武术封建糟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一具体事例展开,据道家阴阳相生的理论,提出了对待国粹应持有的态度,即当今所需,应该首先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对于“糟粕”和“精华”,应该“彰其精华,抑其糟粕”,而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时移事异,随时间的流转,糟粕和精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重倡本民族文化以及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振兴有着潜在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词话》中出现了大量的词曲,其产生既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风尚密切相关,又是作在民间说唱学的浸润下对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还受其时化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它在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以及推动情节发展上起到一定作用,对后世小说家的创作思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理念主要体现在儒家的"共在中体悟独在"和道家的"实在中虚建虚在"上。同时通过对两种休闲理念引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性进行解析,指出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应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精华的同时,更需要回归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吸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体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一、对科学知识的积极追求,对现实和历史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传统的菁华的同时,坚决抛弃它的糟粕,大胆地进行改革,在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代表。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地域性文化,更是华夏文明中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要内涵所在。中原文化丰富多彩,既有影响后世民族文化思想形成的圣贤文化、政治思想文化、英雄文化等,也有着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中医、农耕、商业、诗文、武术等文化。  相似文献   

8.
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术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值得吸取和发扬光大,但是门户之见、宗派主义却是其中的糟粕部分,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对其必须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9.
张涛 《体育师友》2016,(4):28-29,59
作为东汉三国时期的易学大家,虞翻承于荀爽的传统,以卦变说解《易》,其中蕴含着阴阳变易的辩证思想,而且取代了京房、《易纬》的阴阳灾异之说。除卦变说外,之正说、旁通说、互体说、半象说、卦气说、纳甲说、反对说、成既济定说等共同构成了虞翻易学的象数易学体系。这个体系是在吸收以往成果基础上的集大成总结和发展,对后世易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虞翻易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象数形式与义理内容的矛盾更加激化,将象数易学引向了极其复杂的道路,但在其体系中又可见以道家思想解《易》的基本走势,并在客观上启发了王弼易学。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形意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研究,旨在将传统形意拳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别开来,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形意拳文化精华融入当代形意拳实践活动当中,使形意拳在新时期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庸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大道和人之成仁的道德品质。按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遵循中庸之道是人们涵养道德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被后世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养生体育。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庸不等同于折中主义,是适中不偏和恰到好处之道;保持情绪平和、谨和五味、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体现了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标准、对练习火候的把握及涵养狭义道德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庸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大道和人之成仁的道德品质。按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遵循中庸之道是人们涵养道德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被后世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养生体育。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庸不等同于折中主义,是适中不偏和恰到好处之道;保持情绪平和、谨和五味、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体现了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标准、对练习火候的把握及涵养狭义道德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如何利用中国文化传统在现代体育教育中发挥其正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认同传统,扬弃传统,在转化中重建传统,在批叛中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其积极因素,剔除其消极因素,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4.
朱浩云 《收藏》2008,(12):76-79
在社会动荡,朝代面临更替的明代末期,中国书坛却一点也不寂寞,各路高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合称“明末四大书法家”的邢侗、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然而,这四位书家的作品在海内外市场上的表现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维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史立论、史论结合。一方面对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思维模式进行全面系统探讨;另一方面就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所内蕴的有现代价值的体育养生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取之精华,弃之糟粕。  相似文献   

16.
正通常认为,象形字是中国画的起源。远古时代,文字与图画无歧异之分,都被认为是书画之先河,因此也就有了书画同源之说。从新时器时代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等彩陶器具,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上出现的纹饰图案,都为佐证中国画的起源提供了有力依据。直至发展到古代帛画时,绘画技法已达到很高的水准,如现存最早的战国时期《龙凤引魂升仙帛画》和《人物驭龙帛画》(图1)。在现存的多幅帛画中,多以文学、宗教为题材,笔法上以线条勾勒主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中国画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盛唐剑舞文化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唐朝的剑舞文化为切入点,对盛唐时期剑舞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承做详细地考证与论述,探究盛唐剑舞文化对后世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旨在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明代花鸟画家孙隆,是一位敢于创新的杰出艺术大师,他在继承宋人没骨画法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诸多流派的传统精华,并将之融会贯通,独自开创了没骨写意花鸟画的新风格,对我国传统花鸟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吉林省博物院收藏有孙隆《花鸟草虫图》一卷  相似文献   

19.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代表.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地域性文化,更是华夏文明中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要内涵所在.中原文化丰富多彩,既有影响后世民族文化思想形成的圣贤文化、政治思想文化、英雄文化等,也有着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中医、农耕、商业、诗文、武术等文化.  相似文献   

20.
传承武术文化精华与批判封建糟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术化是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漫长的发展过程使其沾带有种种封建糟粕。门户之见、宗派主义、封建迷信等都是影响武术自身发展的消极因素,需要予以揭露和批判。坚持辨证唯物主义.批判性继承武术化,是武术健康发展的内动力,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