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乐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200062)鲁兴树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主张学生乐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说过:“分数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现代...  相似文献   

2.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当学生正在用心学习的时候,他们应该高高兴兴,一切事情都应该使他们感到容易,充分感到快乐。"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明确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朝的教育家王阳明也多次表述"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人的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强有力的鼓舞者,发动者,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成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一直是一堂优质课的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导语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为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是中学教育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它不仅承担着传授历史科学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任务,而且对青少年一代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首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朝著名教育家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所谓;“趋向鼓舞”,就是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心理学表明:学习上的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的东西有一种优势注意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陈振英 《科学教育》2005,11(2):28-28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的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欧洲著名的教育家德可乐利则把兴趣作为其教育法的中心,赫尔巴特学派甚至把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教学经验也证明:兴趣是学生持之以恒学习的动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7.
情感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一种动力。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惮拘栓.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令教童子,必使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近代著名民主教育家蔡元培也说过:“我们教书,并不是象注入瓶一样.注满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感内蕴,  相似文献   

8.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明确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精神愉悦在学习过程中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在胸中激荡,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很重要的。特别对于英语基础普遍差的技校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是孔子关于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知之者”是从道理上使受教育者认识、懂得为什么这么做;“好之者”,是让受教育者在习惯上成为一种爱好,习惯于这么做;“乐之者”,则  相似文献   

12.
学校经常有组织教师外出听课的机会,因而我能听到让现场师生兴奋的课。在这样的课堂上。我感受着愉快的音乐教学.深思着愉快教学的问题,并鼓起实践探索愉快教学的信心和力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相似文献   

13.
李亚芬 《甘肃教育》2013,(20):87-8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乐学”,喜欢上美术课,是美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力量,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在学习中就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充满克服困难的信心。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有着良好的兴趣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陈泽英 《课外阅读》2011,(10):160-161
心理学研究认为,富有兴趣的事情,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思维。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也说:“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更是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怎样才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尤其是怎样激发一大部分认为语文课不重要,只要学好数理化就行的学生的兴趣呢?从教近二十年,当自以为到会教了的时候却愈发感到“培养兴趣”难,“培养浓厚的兴趣”更难。所以时有尝试,偶有所得。  相似文献   

16.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自已。”小学语文,“小”为何意?从它的内容和所处的地位来看,“小”,基础之谓也;若从学习主体、课堂主人的角度来看,“小”还应有另一个题中之意——儿童。小学语文理应是儿童的语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主张把学习看作是最快乐的事。寓认知于趣味之中,则学习劲头足,经久不衰,成果丰硕。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之好写、乐写,作文教学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绪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兴趣或乐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无趣的学生更加轻松,也更加迅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无论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还是现代教育家的思想,都阐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对兴趣也强调:“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美术课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点:一、注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  相似文献   

20.
许多教育家都提倡“兴趣教学”。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大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兴趣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使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的教学。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