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在患难中不断增进互助互信情谊。2020年3月初,作为中国战"疫"、南京战"疫"的亲历者,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利用3天时间拍摄了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竹内亮以个人的视角,介绍了南京一系列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举措:测量体温、人员隔离、地铁二维码足迹追踪、出租车加装隔离膜、社区核查健康码等。  相似文献   

2.
风景这边独好──也读赵忠祥的《岁月随想》邱江宁我是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来读赵忠样的《岁月随想》的。原因有二:第一,对于时下热热闹闹的名人出书风潮,我向来都持冷眼旁观的态度,总认为它们像滚滚的红尘,在文坛上横扫而过,末了,还留下一些尘埃。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节目中,总有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夹着英语。电视上时不时露出几句英语,让我这个没有学过英语的人,经常丈二和尚,不知所云。说来奇怪,嘴里冒出英文单词的那些人还真不是特有文化的人,都是一些在谈话中没有什么思想火花,充其量在国外呆过几年的人。  相似文献   

4.
苏红新 《大观周刊》2012,(51):382-382
北京时间8月1313凌晨4时.英国伦敦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再一次成为欢乐的海洋.2012年第30屑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了。我们在享受了一场体育盛宴的同时.肯定也感到了一丝疲惫吧。因为比赛日的赛事都是从北京时间16时开始.第二日凌晨4点结束.所以一些喜欢体育的人往往都深夜了还守在电视机旁。有的人就发牢骚了:这些人神经病吗,大晚上的还比赛?对了.这是因为我同与欧洲有较大的时差。  相似文献   

5.
芜湖发电厂为每个通讯员订了一份《新闻三昧》。每期我必细细阅读。上面有很多文章对我们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具有指导意义。我写厂内新闻虽有十年之久.但从未“冲”出厂门。走向社会。在我厂今年3月份召开的“1994年度先进表彰会”上,我偶然看到了有一家三兄妹都被评为先进个人之事,倒觉得是一条好新闻,大有跃跃欲试对外投稿之意。《三昧》今年第一期李明伟写的《灵感是心灵的感应》一文壮了我的胆,于是我冒昧向《华东电力报》试投一稿。不久便在该报3月23日头版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引发了巨大海啸,吞没了大量田野、村庄、工厂和学校。随后又发生核辐射。第二天,世界各国主流报纸,除极个别的以外,都在头版头条使用大幅图片进行报道。在众多的报纸中,法国《解放报》让人眼前一亮,不但照片用得大、用得好,其图片报道的版式设计、标题制作也是可圈可点,让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7.
因为上了年纪,虽然手中有世博门票,但不想赶此"五一"高峰去观看,有关世博的报道还是每天都关注的.五月一日当天,上海三家大报都附有<世博特刊>几个版,其中<文汇报>的特刊给人感觉更精美、雅致一些.在宣传世博时,除了给人美的享受外,还揭示了不少美的后面的故事,给人提供了相关知识.我想,即使我日后到现场去观看,也未必会看得那么细,了解得那么透彻.  相似文献   

8.
“有唠不完的新鲜事.总放不下的是咱连。”无论是将校军官,还是老兵新兵.只要现在或曾经扛过枪.都有那么一个连队让你魂牵梦绕.都有那么一群战友让你念念不忘.都有那么一些故事让你如数家珍.都有那么一段真情让你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的家庭档案中,珍藏着一张弥足珍贵的《立功喜报》。每当看到它,总令我忆起往事。1963年我调到上海公安(1982年8月改为上海武警)总队招待所当班长。招待所在总队对面,淮海中路1234号的光明公寓内,这是一座四层的公寓楼,接待全国公安部队人员来沪出差住宿使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以22岁的短暂生命,感动了一个时代。当时我们部队也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大家鼓干劲,争上游,做好人,办好事。我带领全班战友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原来招待所里面卫生比较差,浴缸黑乎乎的,马桶污垢厚厚一层,我们买了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国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冲突和摩擦。可是,读者在阅读我们的报纸时,又常常觉得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特别是作为报纸“橱窗”的一版头条,读起来总觉得不够味儿,最近有两条头版头条新闻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是1987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的《岁末风乍起何以惊万人——北京市民抢购棉毛衫裤见闻》,再是1987年12月28日经济日报的《熙熙王  相似文献   

11.
和平是对军人的最高奖赏。但许就含着这番深意,我们的合作伙伴上海的同志,将《共和国之魂》的首映安排在北京和平宾馆。1997年7月22日上午,我们迎来了为共和国浴血奋战几十年的老红军,以及各方面领导和新闻记者共130多人.当第一集《历史的抉择》片尾音乐奏完最后一个音符时,放映大厅内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此刻作为这部片子的总撰稿,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为了这一天,为了让《共和国之魂》在纪念建军70周年的日子里与全国观众见面,整整一年来,从厅内创作人员到有关方面领导及专家学者,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辛劳。正好是一年前的…  相似文献   

12.
《廊坊日报》创刊于1956年,目前,有机关工作人员和编辑记者120人,采编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占50%以上。报纸日发行量12.2万份左右,是廊坊市发行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最近,老朋友对我“要求”:你在新闻摄影的岗位上干了几十年,也有不少“经典”作品,能否对年纪轻的记者、通讯员、摄影爱好者介绍介绍,拍好作品有什么诀窍?我笑道:“理论上没有很好总结过,实践经验就是多拍、抓拍,抓身边发生的趣闻。”老朋友说:“在许多场合,我们摄影受限制,摄影记者身份特殊,领导活动跟着跑,天灾人祸到处拍。有些专业报刊讲的我们也学不了。你讲些共性的,好吗?”我说:“社会新闻人人都可能碰上,碰上了就可以抓拍。抓拍是要有机遇的,机遇对每个人都一样,不分记者或者摄影爱好者,都是公平的。身边的新闻,碰上了,抓拍到了,就可能是好作品。”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抓拍到的作品,我介绍抓拍这张照片的经历,你能悟出摄影采访的共性吗?1981年5月6日上午十点左右,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门前有几堆人围着。忽然,一个家伙慌慌张张地从人堆中挤出来,向对面的汝南街狂奔,紧接着许多青年人也向对面追了过去,还高呼:“捉牢伊! 捉牢伊!”我敏感地意识到这里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立即挤进未散完的人群打听,原来是发生了一起拦路抢劫案。受害者是位年迈的老人,因为强人狡猾,乘人不备,滑脚逃跑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有谋人钱财的败类,谁不义...  相似文献   

14.
卢立业 《兰台世界》2020,(4):F0002-F0002
2020年3月28日12时30分,辽宁162名医护人员安全抵达沈阳,162名队员包括第三批援鄂重症医疗队100人,第七批援鄂重症医疗队32人,第十批增援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30人。援鄂期间,第三批、第七批重症医疗队共救治患者129人,其中危重症23人,重症71人;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接诊患者130人,其中重症20人,累计出院44人。  相似文献   

15.
我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是年四十三岁,已“人到中年”了;是做了十四年艺术教育工作之后(刨掉“文革”期间六年“无业”),“半路出家”搞出版。而这一做,就没有中断过,迄今三十余年了。这既是我人生中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又是工作岗位的最后一站。由此,我把自己定位为出版人。可以说是亲历出版三十年。对我国新闻和出版事业都有过重要贡献的我的老领导陈翰伯,生前谈选拔干部时曾说过,宋木文没搞过出版,但让他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为什么说让我这样的人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呢?我理解,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这种信任和期待应该是得之…  相似文献   

16.
沈兴耕 《传媒》2008,(4):74-75
《我在义乌当老板》一文于2007年8月24日见报后,外界有不少正面评价,《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有一些同事先后与我切磋稿件中的有关问题,总编辑还曾多次给予鼓励,他们的热情与友好让我很受感动。而《匈牙利周刊》在其2007年10月2日的创刊号上,将此稿全文刊发在第一版,则更是让很多新闻人感到意外。下面就把我的一点体会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7.
问:王馆长,您好。您是《图书馆建设》的创刊人之一,可否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答:你好,我1939年3月25出生于德国柏林,因为当时我父亲被任命为伪满驻德公使馆书记官。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我随母亲坐轮船返回,先到大连,然后辗转回到哈尔滨。之后一直在哈尔滨定居,成长、上学、参加工作都是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罗慧 《新闻前哨》2004,(6):30-31
2003年4月10日《南方周末》有这样一段话:“新闻,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的进程同样如此。1000个周末里有多少种人生,近20年的城市里发生着怎样的改变?或许只有那些身处其中的人的命运可以给出解答……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也总有一些人和他们的故事让人产生深远的印记,当时光倏忽而过的时候,城市生活的方式和理念正因此发  相似文献   

19.
5月2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节目中极简略地报道了法国前总理贝雷戈瓦自杀的消息。在当今法国政界人物中,我对贝氏有着比较良好的印象。这个看去十分理智的人竟自寻短见,令我惊诧。我急切地要了解这事件的全貌。新华社驻法记者郭京花的新闻特写《贝雷戈瓦之死》 (1993年5月4日《参考消息》)让我,也让千百万读者,及时得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事件发生在5月1日下午六时许,这篇长约2600字的特写翌日就从巴黎发出,表现了作者的工作效率。快虽快,却不给人以急就章通常难免的仓促命笔的感觉,而是宛如成竹在胸,全局在握,写来从从容容。这固然是由于作者身为驻法记者,一直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国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冲突和摩擦。可是,读者在阅读我们的报纸时,又常常觉得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特别是作为报纸“橱窗”的一版头条,读起来总觉得不够味儿,最近有两条头版头条新闻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是1987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的《岁末风乍起何以惊万人——北京市民抢购棉毛衫裤见闻》,再是1987年12月28日经济日报的《熙熙王府井何故农民多》。抢购风近年时有发生,个中缘由、症结何在?笔者在北京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