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冯凌奎 《文教资料》2005,(20):171-172
有人问泰兴市洋思中学蔡校长,你校大势承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么,你有把握说那些新调进、新招聘的一批老师都是教得好的老师吗?是的,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支撑。蔡校长说,洋思中学每年都调进一些教师,都要从师范院校应届生中吸收一批教师,必须保证个个上岗顶用。在招  相似文献   

2.
谈起“点拨”,人们并无多少新奇与神秘。然而,像蔡澄清老师这样,对点拨进行长期、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就显得十分可贵而难能了。请看: 1982年,蔡老师第一次明确提出“重在点拨”的教学思想,十余年来已发表了20多篇专题论文,其中,既有精当深刻的理论概括,也有精彩生动的实践运用,构建起一个颇为可观的点拨教学体系,令人赞叹不已…… 1988年10月,蔡老师为使“点拨”研究更为深入系统,遂精心拟定了一份《关于语文教学“点拨法”的研究》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宏观”与“微观”研究两大方面近40个课题,除了原合作者陈军之外,又吸引、带动了孔立新、汤国来等一批青年教师的共同研究。这些青年教师不仅与蔡老师合撰研究论文,而且还单独发表点拨教学心得,从而在安徽这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创设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语文点拨教学的研究氛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点拨,是蔡老师的一项孜孜以求的宏伟事业;蔡老师,是点拨这个跨世纪的系统工程中首屈一指的风流人物。正如蔡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所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上,我“遇上”了蔡老师的“倒推”一课。活动的前两天,我在主会场听了8堂课,最后一天,我溜到了分会场。蔡老师在主会场上课时.我正在分会场最后一排.边看大屏幕,边和几位老师“聊课”——起初,对这堂课并没有太在意。当蔡老师做起了游戏,我的注意力被吸引了;  相似文献   

4.
周归源 《湖南教育》2003,(19):39-39
一、问题结构的优化 问题结构应该逻辑严密。问题结构的逻辑性至关重要,如果问题结构的逻辑出了问题,学生就无从回答。如初一的课文《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本文着重写蔡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使我难忘?”这个问题有个预设判断,就是:蔡老师爱学生和蔡老师  相似文献   

5.
娱乐界的蔡明自是家喻户晓,教育界的蔡明更是有口皆碑!这里要介绍的就是闻名教育界的作文教改专家、江苏省首批名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家港高级中学副校长蔡明。蔡老师首先尝试进行的作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作-互批-反批-重作”的四步改革实验。把学生带进了农村、工厂、田头,让他们感受自然、感受时代,让他们自由地抒写人生。蔡老师多篇教改实践文章在《语文学习》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生对当地远近闻名的“神塘”进行勘察,并收集各种资料,写出了《一份来自靠渔湾大塘的报告》,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盐城市…  相似文献   

6.
问候蔡老师     
我从两岁起上幼儿园,有很多老师教过我,可让我最难忘的是教我学英语的蔡老师。一提起蔡老师,我的眼前就闪现出蔡老师的模样。她中等身材,瘦瘦的,衣着比较朴素;一头乌黑的长发像瀑布一样披在肩上,总是笑容满面,显得特别有精神。蔡老师性格诙谐,常常给我们讲笑话,但对工作却一丝不苟。英语班的同学有的已上初中,有的才上二三年级,我和弟弟是这个班年龄最小的,很怕上英语课。对蔡老师前个星期教过的单词也没有认真地背,第二个星期去上课,蔡老师叫我起来读,一紧张我一个也读不出来。一些同学在小声地笑,我想她肯定会批评我,可她笑着抱起了我说:…  相似文献   

7.
蔡老师     
蔡老师一直在外地教书,退休后才回到竹椅街居住。蔡老师不抽烟,不喝酒,也不下棋打牌,惟—的嗜好便是读书看报。都八十好几的人了,一有空闲仍捧着英汉大词典看得津津有味。蔡老师为人随和,见了三岁的孩童都是笑。不过若论起理认起真来,十头水牛也拉不回。记得有一回,传闻竹椅街附近的临川六小将迁并到其他学校,蔡老师着急了,写信向教育局反映情况,还数次面见有关领导,陈述应该让城外的学生就近入学,直到教育局澄清事实说临川六小继续保留,蔡老师这才放下心来。蔡老师的七叔是临川有名的大律师,或许是受其影响吧,蔡老师也爱打抱不平帮人写写申…  相似文献   

8.
师:今天我们玩角色游戏。你们看,谁来了?(蔡老师背一大包进教室) 幼:蔡老师来了。师:蔡老师,你背这么个大包,要到什么地方去呀? 蔡:我到北京旅游去。请小朋友帮我想个办法,怎样才能快一点到北京。师:请小朋友帮蔡老师想想办法吧! 幼:(七嘴八舌地)乘火箭、乘飞船、乘气球、乘飞机……蔡:谢谢小朋友。那我就乘飞机去吧!(放下包,做整理食品状) 师:蔡老师,你为什么带那么多食品? 蔡:我怕路上没东西吃。  相似文献   

9.
盼得深山出太阳 如果班主任老师不是网民,那学生将面临什么局面呢?只有一种局面——他会让“虫虫”们死得很难看。 刚进初中时听说老班姓蔡,我们居然欢欣鼓舞了好半天,大家都喜欢“痞子蔡”,便暗中揣摩蔡老师和“痞子蔡”的渊源——老班会不会是“痞子蔡”的大哥?可没多久就发现“此蔡”非“彼蔡”。蔡老师四十多岁了,听到哪个学生上网便有如听说他在迪厅嗑了摇头丸般深恶痛绝。我们也理所当然地把那个大名鼎鼎的网语——  相似文献   

10.
如果到我们学校问蔡老师在哪班,知道的人恐怕寥寥无几,可你如果问“唠叨”老师在哪班,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唠叨”老师。说老实话,有时候,他比我妈还唆。记得有一次,蔡老师检查我们在本子中间画的竖线直不直。一个同学一不小心在本子上画了一撇,正好被蔡老师看见了,于是蔡老师开始说起来:“你真是的,怎么可以画蛇添足呢?你要知道,‘画蛇添足’中的那个人就是因为给蛇多画了四只脚,而失去了一壶酒。假如现在正进行画直线比赛,你会因为这多出的一撇成了最后一名。那该多可惜啊!快,把那撇擦掉。”蔡老师就这样说了…  相似文献   

11.
“红雨”当何解《七律二首·送瘟神》之“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过去对“红雨”一词众说纷纭。多以当时政治形势出发立说,刻意求深,无端拔高。“红雨”似应指已被驯服了的江河或江河之水。在古诗中,红雨有时也指春雨、春水,如“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孟郊),“红雨长荣芽,东风吹柳花”(郭鈺)等,毛泽东诗句中“红雨”当取此义,引中借指自然界的水,主要指江河之水。且“红雨”办为一典故,《致虚阁杂俎》云:“唐天宝十三年,宫中下红雨,色若桃花”,指的也是雨水。  相似文献   

12.
拜读贵刊1997年第5期蔡志明老师的《一个有逻辑性错误的结论》一文后,仍觉蔡老师所给的结论是不妥的。故此,呈文于后,愿与蔡老师商榷,并望同仁指教。蔡老师文中对教材上关于积与被乘数大小比较的规律的结论犯有片面性、逻辑性错误的认识是非常正确的。但蔡老师将结论改为“被乘数大于1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认为这种界定是不科学,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3.
在写作流程中,“物”转化为“意”,“意”转化为“文”,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心理规律。这种双重转化机制靠的是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想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和谐运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发散中设计,在想像中立意,在聚合中表达。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1发散中设计想像力被人们称之为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想像不但能够转移经验,还能够虚构图像和变幻形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推想,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苏教版初中教材《我的老师》。结尾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我的蔡老师呢”语言朴实中见真情。为了加强情感体验,配合写作训练,要求学生续写《蔡老师,我又见到了你》,并由学生设计与蔡老师见面的几种可能性。学生的设计五彩纷呈:在教师节前夕,作者特意回家乡看望老师,祝贺老师节日快乐,与蔡老师见面了。②在国庆节,蔡老师作为观礼团的成员到北京参加活动,师生又见面了。③作者回乡探亲,而年逾花甲的蔡老师是作者的小亲戚的校外辅导员,在校外活动中,师生见面了。④作者作为记者参加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蔡老师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师生又见面了。⑤蔡老师...  相似文献   

14.
校园幽默     
《班主任》2003,(1)
‘鄂黔拳)瞥六可爱豹瞻摄、杯曝缪籍;抓{阵奢攘聋癫歼蔡了一袍仿老师要批真的评他婆呱毅球11{{:薰攀声艺京叫一;介什子纂纂扛纂寐鼻琳术需探林会了东尸校园幽默  相似文献   

15.
备课资料与本文有关的作者生平魏巍,河南郑州人,1920年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在贫困中度过。8岁进入县办的免费的“平民小学”,在此他遇到了“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的蔡老师。在旧时代的小学里,教师打骂学生是非常普遍的。而蔡老师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与蔡老师相处给魏巍很多欢乐,也对他爱好文  相似文献   

16.
<正>你可能还不认识我们班的蔡老师吧?不过没关系,看了我的介绍,你就认识了。说起我们的蔡老师,可真是不一般呀!因为她有许多特别之处。首先,蔡老师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多数老师的业余时间都是用来休闲或者娱乐的,不是打麻将,就是玩扑克牌,要么出去旅游。而蔡老师总是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不是读书,就是写  相似文献   

17.
题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位智者。
  “蔡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静悄悄的读书时间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蔡老师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18.
买书三部曲     
常听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为了让我能读到好书,妈妈可是费了好多心思。找蔡老师帮忙老妈一听说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带两本书到学校,互相传阅,而且所带书籍必须符合老师的要求,就开动脑筋,想到了一个偷懒的好办法——她请蔡老师帮忙买了两本书。  相似文献   

19.
开掘教材的主题 ,是发展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落脚点之一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不能不重视。开掘作品主题的方法有很多 ,我这里想谈的是开掘主题的视角问题。先看一则教学片断 :魏巍的《我的老师》是一篇传统课文 ,对于文章的主题 ,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老师的爱赢得了学生的爱。可这样的概括 ,对学生来说显然缺乏震撼力。我在即将收束全文的讲解时 ,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蔡老师长得美吗 ?许多学生发言指出蔡老师是一个“美丽”的老师 ,因为课文就是这样写的。“是这样的吗 ?”老师适时点拨道 ,“蔡老师的嘴角有榆钱大…  相似文献   

20.
我校曾接待过两批新加坡客人——尚育小学一行40多位师生和德乐小学一行30位师生。我对他们的到来喜出望外,因为不用走出国门,同样可以通过访谈了解新加坡的教育情况了。下面就是我分别同新加坡尚育小学母语部主任庄老师和德乐小学体育科蔡老师就学校教育所作的访谈实录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