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大早,李阿烨哭着来找我。"呜呜……何老师,他们欺负我……""谁欺负你啦?""他们……他们说我是汉奸。"看着她小嘴巴撅得老高,满脸的泪水,我赶紧带着她走进教室,问:"刚才是谁说李阿烨是汉奸?""是我,我让她读书她还骂我。"值日生付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姚扶有 《班主任》2014,(2):13-13
正到一个朋友家串门,我刚进门,他的女儿就跑过来让我跟她一块读书。小姑娘说她正在看《上下五千年》,里面有些内容读不懂。我问,为什么不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呢?小姑娘很不高兴地说:"他们有时间不是打麻将,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哪有时间跟我一起读书啊……"听到这话,我不禁为朋友感到遗憾。要知道,一个家庭的藏  相似文献   

4.
陶金琼 《学子》2013,(5):37
窦桂梅老师说:"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的确,阅读可以让孩子们放飞心灵,让他们的精神得以愉悦。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不大,刚开始就需要教师与孩子一起阅读,老师讲,孩子听,由扶到放,最后让孩子自主地在书的海洋中享受阅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陈怡 《四川教育》2008,(5):46-46
有人说读书如交友,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了一个好朋友;多读书让人变得高尚。多读书让人增长见识,多读书让人变得智慧豁达。阅读的魅力就在于有助于阅读者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我们说,阅读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它应该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试贯穿人的一生。当然,这里所说的阅读。显然不单单是课堂内的阅读,还包含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的课外阅读。怎样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终身习惯,愉悦学生的身心。  相似文献   

6.
薛廉珍 《小学生》2012,(9):29-29
语文课后,孩子们怎么做?我告诉孩子们,读书的孩子最美丽!老师永远会在书中等他们!我给他们印发必背古诗文和推荐书目,给他们编制课外主题阅读手册,带领他们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我和他们一起同欢笑,共感动,齐成长……一、培养读书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虫子蠢蠢欲动,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我抓  相似文献   

7.
主编的话     
前不久,接到一个老同学的求助来电,她说她那个"犟得像头牛似的"儿子不想读书了。打电话给同学的儿子,问他为什么不想读书了,他说了很多理由:学习越来越辛苦,考试压力越来越大;学的东西没多大用处;即使考上大学,还有那么多人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我问他不读书后去干吗,他说他想直接去某个培训机构学习电脑编程,学出来以后自己创业!  相似文献   

8.
何娟 《作文》2023,(4):63-64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人不读书,她会变得无知;一个民族不读书,她会变得落后。”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滋养心灵、读书成就人生。红色经典承载了党和祖国的光辉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青春向党百年路,奋进喜迎二十大!我们为时代高歌,以榜样为力量,将勤奋当基石,为谱写新时代的华章蓄积能量。教师应该让红色经典阅读氛围更加浓郁,让红色信仰深入人心,让红色力量在“悦读”中不断传递。  相似文献   

9.
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生活、认识世界、感知生命的一扇窗户。只有打开这扇窗户,才能让孩子看到窗外的大千世界。在低年级的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他们才能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指引他们从阅读走向"悦读",让阅读伴随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一、呵护学生读书的自由与兴趣 整本书阅读一开始不必苛求学生读的效果,可以先让他们找到阅读的乐趣,正如陶渊明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可能有的教师和家长会担心,怕学生看到"少儿不宜"的情节,或者读了一些对学习没有帮助的课外书白白浪费时间.有个学生家长来咨询笔者,说孩子喜欢看金庸的小说,问要不要让他...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读书,深入思考,真正地与书本对话,与课文交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应该"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读中有所理解,读中有所感悟,读中有所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外国有教育家预言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  相似文献   

12.
读书重要吗?很重要。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说明读书不仅可以增长一个人的知识,更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虽然多读书对于整体提升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很多中学生普遍不愿读书,即使偶尔读书,也是被动的读书。要想让广大中学生达到"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的读书境界,我们必须善于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采取切实有效地方法让他们乐于阅读,主动阅读,广泛阅读;真正达到悦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读书"与"写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读写是互动的,读写的前提是阅读积累,没有积累,就不会有"说"得恰当、"写"得精彩。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阅读范围小、读书习惯差等现状,探求如何让学生搜索、处理信息,如何积累阅读知识,协调"读""说""写"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以提升小学生"读""说""写"等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在家乡中学读书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材。和 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她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 参加县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她又埋怨比赛组织 者"有眼无珠";父母过早双亡,兄妹相依,她更是责怪当 局长的哥哥不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更好一点的中学读书。 一天,友人倾听了她的哭诉,沉默了许久,才说:"为什么 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呢?每个人在他自己 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理解体验、交流感悟,让课堂"流动"起来:独出机杼巧设计——巧思引路让阅读趣味盎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引人入胜让阅读渐入佳境;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绪万千让阅读点石成金。阅读,是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漫步,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阅读体验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人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困惑,而一本好书,可以让孩子在困惑的时候,找到一扇门。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如果孩子真能喜欢阅读、爱上阅读的话,那他一定会从中受益。而父母能给孩子的,除了养育,最好是给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譬如阅读。而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和老师的有效引导非常重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尽早在每天固定时间给孩子读故事。这对培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被称为最优雅的第一夫人。有人说她的魅力来源于她的时尚,了解她的人知道,更在于她独特的气质、高雅的举止,而这一切,是缘于她把读书当成了自己最大的爱好。杰奎琳的父亲深切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因此,父亲从小便鼓励女儿杰奎琳多读书,读好书。他经常提醒女儿说:"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你将终身受益。"父亲经常从图书馆借书回来  相似文献   

18.
<正>儿子16岁了,16岁的他已长成一个小小男子汉。16年来,为了让那个小不点儿成长,我陪他读书,努力让他向下扎根;同时,我又尽量放手,给他一片天空,让他向上成长。读书,是向下扎根的过程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儿子还很小时,我就把他带进阅读的世界。读小学时,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们设定了"家庭读书时"和"家庭读书日"———每天晚上78点,是我家的"读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性化阅读目前存在的教学误区(一)理解的表面化1.将个性化阅读等同于个体阅读,并排斥合作学习。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涵义,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开启。课堂上,他们往往在出示课题后,只说了三言两语就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阅读时教师则一言不发地在教室里巡视;学生读后教师让学生们个人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读之后就让学生发言,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语文的本质是多读书。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更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如何选择阅读书籍。有时,只要一次美好的阅读体验,就有可能开启儿童终身的阅读习惯。但由于所处时代、环境和外力影响的不同,每个儿童与自己生命相契合的书籍相遇的时机和方式也不一样。教师要帮助儿童发现美好的阅读体验,让其与当下生命的"那一本"相遇,帮助儿童找寻与他们当下生命相对接的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