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和企业不同资源的整合利用,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与企业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法律缺失、国家指导不足、组织合作松散、短视行为严重、角色定位不明等问题。为此,国家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高校需要加强人事和教学改革,企业则应积极参与高校的教学和研发工作,共同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持久性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2.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高校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行业企业深度配合与参与,但在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容易陷入困境。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以转型期应用型大学——重庆三峡学院为例,运用合作博弈方法分析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合作班"和"定制班"人才培养方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突破校企合作困境的有效途径,能有效保障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实现本科以上学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转型高校和企业必须深度融合,共同参与到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部分转型高校已在专业群建设、教学过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校企深度融合进行具体的实践探索,但校企双方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需要在企业利益、校企课程开发、合作过程评价、合作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覃遵跃  黄云  胡斌 《时代教育》2012,(11):12+17
针对目前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理论基础较强、动手实践能力欠缺以及缺乏职业素养等问题而导致培养的软件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分析了合作企业和高校在软件人才培养中各自的主要作用,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合作企业与高校在实践教学中的责任,该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一次转变,其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奠定了基础。从各高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其都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基础的选择等方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强化交流,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对接。  相似文献   

6.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摇篮。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是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共识下,开展高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良性互动且有效的合作机制,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在最近召开的"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高校与企业的领导、专家畅谈高校与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交流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探讨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在合作中出现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新战略、新要求,以推进中国高校和大型企业合作向纵深发展。下面是部分领导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8.
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在最近召开的"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高校与企业的领导、专家畅谈高校与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交流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探讨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在合作中出现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新战略、新要求,以推进中国高校和大型企业合作向纵深发展。下面是部分领导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9.
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在最近召开的"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高校与企业的领导、专家畅谈高校与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联合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交流推广成功的合作模式和经验,探讨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在合作中出现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新战略、新要求,以推进中国高校和大型企业合作向纵深发展。下面是部分领导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0.
行业企业参与,是高校成功培养符合行业及社会要求的工程人才的关键。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一直是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基于校企合作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选取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该校在推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效果,探讨了校企协同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示范基地、改革效果评价等的有效方式,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同类高校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校仪器设备资源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大,高校拥有的仪器设备资源数量不断增长,功能不断增强,档次不断提升。高校仪器设备资源的开放共享是发挥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必由之路,近些年此项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开放共享需要制度保障以实现参与各方的权益,多赢的共享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其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软件开发能力现状,围绕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这一目标,从软件类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改革、软件创新实验室和科研训练室、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习与实训六大方面,探索了“一体两翼、六轮驱动”的计算机类专业软件开发能力培养模式,以扎实推进强化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软件开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3.
流体力学是工科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的实验教学在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增强研究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合格人才培养出发,分析工科院校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流体力学实验室在实验内容设计、学科交叉关联、实践应用转化、前沿技术渗透等方面进行的实验教学探索,为培养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经济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是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向我国高校提出的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鉴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涉及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关键环节——教学、科研——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物理》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共同的基础课,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的重要基础。对此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工程素养和科学思维方法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适应新时代、新挑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程意识视域下,以高校机电专业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品质、实践能力为研究主线.研究表明,当前机电专业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成长型思维等问题.为加快完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实施,高等院校应打造具有工程意识的双师型教师,引进学习模型、设备,完善科研育人体系,实施多维度、多元化评价体系等,从而实现优...  相似文献   

17.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学报作为学校学术交流的平台,要在营造学校科研氛围、引导教师科研意识、促进应用性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起积极推动作用;坚持办刊原则和宗旨,结合地方特色,推进特色栏目建设,注重打造品牌与突出应用性,注重培养作者队伍,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中拥有“大量”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他们也是站在讲台上的高校教师,其创业者素质的缺乏不但表现为成果转化数量少,也折射出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实践性不强、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的问题。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型创业人才的主阵地,要以创新精神和创业者素质培养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观念营造创业教育氛围、融合专业教育进行创业实践、专兼结合重构双创教育导师、协同育人构建创业教育生态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实践型创新人才和学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在优秀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许多高校提出了各具特点的培养模式,针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西南石油大学自2011年开始,面向大三学生开展"助学见习工程",尝试通过整合学校优势资源系统地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助学见习工程"统筹了实践型和学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素,将理论培训和岗位实践结合起来,创新模式,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有益的尝试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谈产学研相结合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等学校自身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