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花洒本体塑件的结构及工艺分析。介绍了花洒本体塑件注射成型模具的结构及模具的工作过程。重点探讨了浇注系统、侧抽芯机构、冷却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问题。经生产验证.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对类似产品的注射模具设计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壳形塑料产品为例,分析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塑料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利用UG NX软件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建模并计算其质量和体积,对该模具的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推出机构以及模具冷却部分结构等环节做了系统的设计。把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模具设计,使模具结构更安全可靠,维修更方便,同时缩短了模具的成型周期。  相似文献   

3.
《模塑工艺与模具结构》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模具结构的基本理论,能利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文章对项目式教学法运用于《模塑工艺与模具结构》课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针对模具结构特征,建立了模具CAPP系统结构,对注塑模具CAPP系统的重要技术-数据库的建立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对于成型零件采用建立实例库的方法,对于结构类零件采用基于标准模架的编码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蹼形板零件进行了研究剖析。通过确定毛坯的下料尺寸,优化模具结构,制订合理的压制工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精度的光波导微模具飞切加工工艺相当烦琐,光学元器件的微模具结构已经全面进入应用阶段。在这样条件下,提出了光波导微模具飞切加工工艺的方法。高精度飞切加工工艺系统的模具材料是用硬铝来进行正交试验的。试验表明:对光波导微模具结构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主轴的旋转速率对微模具结构的影响也很大,进给量所给的影响就稍小了。再根据机床运作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最后确定了光波导微模具飞切加工工艺最适合的参数。这些参数为:背吃刀量为25微米,主轴的转动速率为每分钟800转,进给量为每分钟20毫米。然后再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微模具结构表面粗糙度是17.1纳米的波导微模具。  相似文献   

7.
根据塑件结构及其模具特点,基于ANSYS软件,建立并模拟了塑料熔体在浇注系统中的流动模型.通过分析熔体在浇注系统的流动方式,对计算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进行了简化,比较了熔体初始速度及浇口长度对于出口处熔体流动行为的影响,并用于指导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通过组合型腔模具设计时浇注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利用理论计算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浇注系统优化设计,得出最优的浇注系统的尺寸.利用理论公式计算出理论值,然后利用Moldflow MPI软件在理论值的基础上进行逼近模拟分析,最后得出合理的分流道尺寸和浇口尺寸,降低了模具成本,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模具.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注塑模具机构设计原则与要求,给出了脱模机构虚拟实验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应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与现有的模具机构,开发了模具机构虚拟实验系统。实现了注塑模具机构虚拟化实验和结构设计的二维、三维仿真,并总结虚拟试验系统的实际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职业院校中,模具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在教学中,抓住一些最为简单最基础性的知识提问,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的目的;2.认识模具的基本结构是该课程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习模具装配及设计模具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比较;3.对于软件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模具实训一直是模具专业力求取得的一个突破口。分析了学生和教师以及学校方面的问题,同时采取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数控模具技术作为一门模具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是它的主要特点,它主要的基本教学任务包括充分开发数控模具课程资源,合理设计数控模具教学平台与课程系统结构,以及设计教学情景,等等。本文以《数控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为题对其教学模式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模具与数控技术的应用对模具方面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模具专业运用性的途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学方式和产学研相结合等五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模具专业企业化建设的基本构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成型模具对电容器漏电流和可焊性等性能参数的影响机理,通过调查、试验、对比等,探索了减少成型模具对电容器性能影响的对策,重点进行了成型模具成型部位尺寸的优化设计,并总结了对成型模具进行合理调整和日常维护的注意点,以提高电容器产品制造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MP3外壳双色注射模的设计,根据双色注射模的特点,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成型零件、脱模装置、导向装置等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模具采用一模两件的双分型面模具,整体嵌入式型腔,镶拼式型芯;第一次注射采用潜伏式浇口,第二次注射采用点浇口进料;采用直流循环式冷却方式.  相似文献   

15.
依据插件护套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结构的复杂性、材料性能。合理地设计了注射成型模具,采用了组合式上下模型芯来完成内部多孔的复杂成型,采用侧面抽芯来完成侧面的多孔成型。同时讲解了该类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似对称的两个窄长钣金零件尺寸大、精度要求高、定位凸点和翻孔较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同凹模异凸模的新型的模具结构。首先,分析了冲压成形工艺,根据制件结构特点合理安排工序顺序。然后,对模具总体结构进行设计;设计中将2个近似对称的工件并排置于模具内,同时上、下料;加宽了模具前后宽度,增强了稳定性;采用弹簧上置的弹性卸料结构,实现平稳可靠卸料。利用定位板对冲压件进行准确定位。结果表明,该模具结构保证了模具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多件共冲模具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159-162
根据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和目前模具技术实训室的现状,借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模具技术实训室的建设管理经验,设计了一个合理、可行的模具技术实训室结构框架,详细介绍该框架下设备配置方案和模具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训项目,为高职院校的模具技术实训室设备配置提供参考。最后,结合模具行业的发展,分析实训室设备配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模具高速铣削加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模具高速铣削加工的刀具系统、机床系统、CNC控制系统、CAD/CAE/CAM软件系统、安全防护和实时监控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模具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一种电饭煲提手塑料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利用NX12.0软件设计模具结构,并根据HsCAE3D对模具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分析结果改进模具结构,实现了注塑工艺的优化,控制塑件的翘曲变形量绝大部分在0.1 mm之内,局部为0.16 mm。  相似文献   

20.
模具专业企业化发展的初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模具与数控技术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模具方面的人才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模具专业运用性的途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学方式和产教研相结合等五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模具专业企业化发展的基本构想,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