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三 《当代体育》2010,(7):23-23
每一届世界杯的战场,都会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战士或战斗群体倒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32支球队,最终葬掉31支,冠军只有一个!而失败的人们,他们或低垂呻吟,或掩面哭泣。或仰天长啸。这些从眼中奔涌出的滚烫液体总是能够牵动我们的心灵——泪水代表了遗憾、委屈、不甘,代表了无数人四年的期望落空,无数人四年的拼搏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2.
洛佩斯的泪水无声地滑落,这是一个硬汉的哭泣。我知道远在地球的另一边无数的阿根廷人也在哭泣。 除了足球和探戈,能带给他们欢乐的已经不多了,而他们心中神一般位置的阿根廷队在小组赛就被淘汰。 6月的世界杯一片肃杀景象。我突然想起阿根廷现在正是冬季,街心的花园里该有了不少顶风冒雪的球迷吧,在这个一瞬间所有的一切都颠倒的国家里,足球该是他们惟一的慰籍吧。 我最钟爱的两支球队法国和阿根廷早早地离开了世界杯,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兴趣坚持到最后。 在赛前我曾花费了不少的笔墨称赞这两支球队,近乎无耻的奉承。我热切地盼望他们在世界杯上的表演。就像蹲在战壕里的土兵聆听着总攻的号角。我甚至想好了他们携手进入决赛时的情景,那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结  相似文献   

3.
姐姐,我看到了你眼中的泪水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姑娘,漂亮因为年轻,我们错过了1991年女足世界杯因为成长,我们错过了1995年女足世界杯因为运气,我们错过了1999年女足世界杯因为实力,我们错过了2003年女足世界杯因为信仰,我们不想再错过……由于非典,原本在中国举办的2003年女足世界杯推迟了四年,准确的时间是2007年9月10晚8点,上演揭幕战的是卫冕冠军德国队和阿根廷队,而中国女足的亮相是在9月12日,对手是丹麦队,地点在武汉。  相似文献   

4.
那时,有许多场比赛似乎只是为展示他的天才而进行的。1955年6月21日,米歇尔·普拉蒂尼在法国出生。1976年3月对日,普拉蒂尼首次代表国家队出战,以任意球攻破捷克队大门,向世人展示了他远大前程的光辉起点。从此,很多人将他任意球的绝技,归功于他上学时优秀的数学成绩。1982年世界杯预赛,普拉蒂尼在最后时刻的一记任意球,将连获1974刀8两届世界杯亚军的荷兰队淘汰出世界杯的决赛圈,他的这记任意球成为让无数橙黄球迷哭泣的梦困,他从此成了荷兰人心里披着蓝衣的魔鬼。在这届西班牙世界杯中,由普拉蒂尼、蒂加纳、吉雷瑟组成的中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排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在特殊的时代它曾经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成为中国各项事业开始腾飞的排头兵。很多中老年人现在对女排还那样情有独钟,不能不说是因为“五连冠”给当时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和自豪感。因为女排起步早、起点高,中国的电视转播工作也和女排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多数人记忆中的体育比赛现场直播也是始于1981年女排世界杯和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虽然在此之前有1978年世界杯和亚运会,但那时绝大多数都是录像转播。在我们体育解说员这一行,老一辈的宋世雄老师自不必说,而对于我更巧的是:女排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那…  相似文献   

6.
A 哭泣是亚特兰大留给人们的不灭印象。 中国选手在任何一座奥运城洒下的泪水,都不如在亚特兰大多。 哭泣是亚特兰大的次旋律。 其实四年前的巴塞罗那长歌当哭,但除了柔道选手庄晓岩、跳水选手高敏在赛场上情动而泣外,没见其他中国选手哭泣之镜头。而从巴塞罗那回到北京,十几位选手在中南海怀仁堂作“拼搏之歌”报告时,他们却如泣如诉。这一次相反,他们在人民大会堂再作“拼搏之歌”报告时已没泪可流,因为泪都流在亚特兰大了。  相似文献   

7.
哭泣呐喊     
要让一个人哭泣,并不需要太多理由。 要让我流泪,只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伤心,一是因为感动。 那天,齐达内一个人低着头神色黯然地走出体育场,没有一个人会人打搅他,我们坐在电视前,空气仿佛凝滞,为了深蓝的法兰西。 那天,巴蒂默默地蹲到了比赛场边,泪水流过了他那满是胡茬的山羊脸,泪水也流过了很多人年轻的脸,我们坐在电视前,心中只有一首歌,那是MADONA的《don’t cry for me,Argentina》,为了浅蓝的阿根廷。 那些都是伤心的泪水,可是没有人为中国队哭泣。 今天,我们坐在电视前,电视里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队的最后一场演出。当比分定格在0比3,却没有一个人哭,也许因为中国队输球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再正常不过。气氛真的很正常,没有一丝的难过,似乎更有一些的麻木,因为临到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竟然有人开始为土耳其加油。很多的人,都在笑。  相似文献   

8.
世界杯并不仅仅是狂欢的节日,当卡福在万众瞩目中高高举起大力神杯的那一刹那举国欢庆的巴西人应该不会想到,在世界上更多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有多少人在伤心哭泣。因为在他们看来,那座象征胜利,象征尊严,象征着足球殿堂里最神圣不可侵犯荣誉的金杯,曾经离他们如此接近,甚至是触手可及,甚至很多人至今还不相信自己的世界杯之旅会有这样一个结局。这才是真正伤心的地方,如果没有那么多期望,也许心中的难过会少一些;而当你沉浸在欢乐当中,在幸福的憧憬中不能自拔时,打击的破坏力才会真正达到极点。 命运永远都是不公平的,别把它不经意间对你许下的诺言当回事,我们生活在虔诚的期盼中,总是相信只要不放弃,命运就会还我们奇迹,但世界杯上那么多男人的泪水让我清醒,每一个完美的故事都会有走到终点的时候,是不是每个传奇都需要一个悲剧的结局才会更令人留恋? 本届世界杯最吸引人的地方也许就是它的悲剧色彩,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人是带着泪水离开日本和韩国的了。在这个潮湿多雨的六月,看惯了身边的悲欢离合,多少人为自己心中英雄的过早离去而唏嘘不己。如果要评选本届世界杯最不幸的球员,我愿意把这个奖项授予英格兰的墨菲和巴西的埃莫森,以及西班牙门将卡尼萨雷斯,辛辛苦苦等了四年,付出了多少汗水才获得参加世  相似文献   

9.
屡战屡败的中国队在出战世界杯的征途上,洒满了悲伤的泪水。花谢花又开,绿茵烽火再起。饱经风霜的中国队又一起发起了进军世界杯的冲击,但是对于能否在亚洲区预选赛出线,人们大多持悲观态度。中国足球真的要续写无缘世界杯的历史吗?笔者认为,中国队冲出亚洲,进军法兰西并非没有可能。 国奥队魂断马岛,国家队泪洒海湾。一次又一次的失利使人们对戚务生的执教才能提出质疑,也将这归结  相似文献   

10.
升华2006     
当2006年匆匆流走,我们再回头时,会发觉依然夹杂着喜悦、泪水、伤感……这些熟悉的情愫,只不过不同的人在不同曲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届世界杯凡是偶数年都是世界体坛的大赛年,比如2004年有奥运会和欧洲杯,而2006年的主角则是冬奥会和世界杯,相比之下,世界杯是主角中的主角。与四年前  相似文献   

11.
国际足联出版的1998年法国世界杯技术报告中谈道:“(法国世界杯上)主要的防守阵型是平行的三人或四人防线,以及自由人加两名盯人中卫组成的防线。参加决赛的两支球队都使用了平行四后卫,四强中的三支也是如此。现在还不能下结论哪一种后防线会成为未来的主流。”看起来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截止到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2006年德国世界杯小组赛的第一轮已经结束,32支参赛队全部登场亮相,从他们的表现来看,仅有6支球队选择了3后卫,平行四后卫完全占据了上风,大有“一统江湖”之势。  相似文献   

12.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大战届届涌现出无数足球豪杰,而搭上这趟24节足球快车的教练最终将只有一人成为真正的英雄人物。这是一个足球悲剧,而在94世界杯这则悲剧中,各国教练们的命运却是悲欢不同。  相似文献   

13.
四年前,当我结束了40多天的法国世界杯采访离开巴黎前,我在最后一篇稿子中写到:这是一届很不精彩的世界杯,它离想象中最美的足球差距太大了。“说这届世界杯最好的是组织者,因为这是他们办的,他们不可能说自己办得世界杯不好;说挺好的是一些足球圈的人,因为世界杯永远比他们踢得好,他们不敢说世界杯踢得不好;说不好的是一些不懂足球的人,他们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他们对足球寄托着美好的想象,所以他们就像说出皇帝的新衣那样‘单纯、幼稚’地批评世界杯不好。”这就是我当时说法国世界杯不好的理由。四年后,我又亲临了韩日赛场,对足球始终寄托着天真美好的想象。但回首韩日世界杯,我要说的是,这一届世界杯还不如四年前的法国世界杯,世界杯越来越不好看了。  相似文献   

14.
因为有了欧文,所以英格兰人才对韩日世界杯充满信心;因为有了欧文,所以一向低调的埃里克森才可以放出“英格兰将成为世界足坛统治者”的豪言;四年前的法国世界杯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激情四射的天才少年欧文,本届韩日世界杯  相似文献   

15.
《时尚球类》2007,(1):38-38
年轻没有失败。这样一个夜晚,让无数的中国球迷都熬夜关注一场温布利大师杯的决赛,而在以往,斯诺克在中国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的游戏,这一切都因为有了丁俊晖。这场比赛也会长久的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包括丁俊晖那年轻的泪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每逢世界杯决战来临之际,全世界的球迷都会热衷于一个话题:哪支球队将会夺杯?谁将成为幸运儿?然而,每届世界杯都只能有一支球队笑到最后,其他所有的参赛队都是以失败结束世界杯之旅。这意味着更多的球员将面临悲伤的结局。这些失败者中有多少动人心魄的故事,但在胜利者的一片欢庆声中被忽略或淡忘,正如球王贝利所说:“当一届世界杯过去两年以后,谁还记得亚军是谁?”这种情况更加重了他们的悲剧色彩。如同莎士比亚的悲剧为戏剧艺术增色一样,这些落难英雄的故事同样是足球运动永存的魅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使足球运动更加庄严而悲…  相似文献   

17.
朱春明 《新体育》2003,(12):50-51
10月3日.美国波特兰的秋风拂倒了“玫瑰”却没有扫落“枫叶”。 19岁的大连姑娘毕妍掩面而泣,泪水从指缝间涌出。29岁的老将王丽萍抚摸着毕妍的短发,同样悲伤的眼神却多了一种平静。17年里.见证了中国女足三次世界杯之旅的她,此时更懂得如何驾驭自己.如何接受失败! 6天后,司职右后卫的王丽萍成为本届世界杯全明星阵容里惟一的“铿锵玫瑰”。  相似文献   

18.
12码的较量     
12码似乎总喜欢与英格兰人为难。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英格兰点球败给了西德,这是点球噩梦之始;1996年欧洲杯,英格兰人好不容易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点球淘汰了西班牙,但在半决赛的12码线上,再度遭到老冤家德国的阻击;1998年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点球败给阿根廷;2004年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点球败给葡萄牙;2006年世界杯,点球再负葡萄牙。世界级大赛点球战六战五负,估计很难再找到一支比英格兰更背的球队了。意大利人点球也罚得不怎么样,1990年、1994年和1998年三届世界杯,意大利人都是  相似文献   

19.
天使的诡计     
让我们暂且离开激烈得让人窒息的欧洲联赛,前往巴西看一看那里的足球天才。这个国家深深地被足球迷住了,100年来诞生了无数个足球明星,有贝利、济科、罗纳尔多等等天才球员、因为有了他们,所以巴西足球长盛不衰,每个时代都能奉献出一支伟大的球队,和一批伟大的球星。 巴西拥有巨大的人才宝库,每年都要向国外输送几百名优秀的球员。“到欧洲去踢球”,也成为了巴西年轻球员的心愿,既可以赚到大量的金币,还能享受到最高水平的赛事。除了世界杯等重要赛事,巴西足协总是临时组建一支国家队参加影响力相对较低的比赛。每逢这样的赛事,都会有很多  相似文献   

20.
摹如 《当代体育》2014,(18):6-6
第一届篮球世界杯,轰轰烈烈地结束了,自始至终,中国篮球都只是看客。这是一个很尴尬的现实,然而,这极有可能只是尴尬的开始。拥有64年历史的篮球世锦赛,从这一届开始改称世界杯,改的不仅是名字,还有整个世界篮球的比赛周期:1、下届世界杯将在2019年举行,以后四年一届;2、各洲的锦标赛不再与世界杯有关系,改成每四年一次;3、每届世界杯都要进行横跨三年、总长度18个月的主客场预选赛;4、世界杯的名次直接与奥运会挂钩,八支球队直升奥运会——亚洲只有一个名额,其余四支或八支球队通过预选赛产生——2020年奥运会的篮球比赛有可能改成16支球队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