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太平军起事后,多次进出湖南,其中规模最大的有1852年太平军胜利进军湖南、1854年太平军西征入湘作战,以及1859年太平军石达开部转战湖南。太平军在进出湖南的过程中,对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八五三年至一八五八年的五年多时间里,太平军在江西同清军、特别是同曾国藩的湘军进行了英勇斗争。本文旨对这段斗争中太平军在军事战略上的得失作一粗略的探讨。(一) 一八五三年五月,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出师西征。六月,太平军到达江西的彭泽和湖口,并由鄱阳湖沿赣江而上,直驱省会南昌。南昌地处旷衍之区,当时南昌的清军兵备松弛,太平军曾想一举袭占该城。二十四日,太平军抵达南昌城下,但前往江南帮办军务的江  相似文献   

3.
1860年5月太平军东征,一举攻克苏州,接着在今上海地区跟清兵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两年之间,除上海和宝山县城之外,其余各县县城和较大的市镇,几乎都被太平军一度或多次攻克。当年太平军活动的地方和场所甚多,因为后来在反动统治下,无法保存,多湮没。解放后,文物工作者深入群众,从民间传说中,了解到不少太平军在上海的史迹,经调查研究,有的已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纪念地点。 1.浦东高桥太平天国烈士墓 1861月1月,  相似文献   

4.
北征太平军的人数,是史学界一直争论未决的问题。到达天津地区的人数,同样是众说纷纭,难于统一。太平军在天津地区的战斗,是太平军北伐的高峰,也是整个北伐从进军到退却的转折点。因此,弄清太平军在天津地区的人数、战斗力量,对北伐史的  相似文献   

5.
太平军石达开部和中央红军都曾受阻于天险大渡河畔,两支队伍处于相似的困境,但由于民族政策、军事战略方针、时代背景和革命性质的不同,最终的结局截然不同太平军石达开部在大渡河畔全军覆没,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成功.  相似文献   

6.
在太平军前期战史上,1853年南京战役堪称攻城战的典型战例.本文论述这次战役,侧重于战术方面的考察;对战役胜利原因注意于清政府在全局与局部上的措置.一南京战役的起始与准备南京战役的起始时间,现有的太平天国史著作均未明确论及.一般都把太平军放弃武昌、顺江东下,泛指为进军江南,而从1853年3月8日太平军进抵善桥一带起开始叙述进攻南京之战.这样处理,就通史性著作说未尝不可,若就战史研究言则失之笼统.  相似文献   

7.
距今一百三十四年前,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益阳进行了一场浴血奋战,给益阳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太平军在广西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战斗后,出广西入湖南,欲由此进入长江流域。但太平军在湖南的蓑衣渡战斗中严重受挫,攻打长沙时,又因城廓坚固,守备森严而屡战失利。当时,湖南原任巡抚骆秉章,新任巡抚张亮基,总兵和春以及新宁地主武装头子江忠源,推测太平军进攻湖南是意在取道湘江,顺流以下洞庭,于是,将湘江里来往数千船只全部驱赶至益阳一带,以防落入太平军之手;并在益阳与湘阴交界的临资口和岳阳的土星港设堵,谨防意外。不料,太平军在探准这一情报后,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果断改变路线,乘雨夜渡过湘江,在岳麓山一带备好干粮,于一八五二年  相似文献   

8.
初中历史要讲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但是,洋枪队不是由洋人组成的。1860年,李秀成率军直逼上海,上海租界地内的各国驻军组成联军,与太平军交战。联军中有美国人华尔从菲律宾流氓中招募的一小股武装。因天京再次危机,李秀成中断进攻,奉命回师,上海解围。为了防备太平军,上海官绅与华尔商定筹组武装。这支武装就叫“洋枪队”。统领是华尔,副统领是美国流浪汉白奇文,军需官是华尔的弟弟亨利,招募的百余名队员都是中国游民。上海富商出钱,华尔兄弟负责购买军火。欧美商人争相向他们出售最新式的武器。他们除了武装洋枪队,还将武器偷偷卖给太平军。洋枪队扩展到700余人时,才有数十名美国兵痞。后来,华尔被太平军击毙,白奇文任统领。因上海富商拖欠军饷,白奇文“叛变”,带着枪械投靠太平军谭绍光麾下,训练太平军。  相似文献   

9.
北伐太平军在天津地区的独流、静海,坚守了一百天,与清军进行过多次激烈、残酷的搏斗,最后以援军不至、通讯断绝、粮草火药日趋困难而突围撤退。其撤退的第一站,即河间府的束城。在束城、太平军又与敌人进行过一个月的攻防战,但在近代史著作中,却绝少记载,本文试对此略作论述。一束城并非太平军原定撤退目标从目前接触到的史料看,太平军从独流、静海的撤退目标,并不是束城,而是王口镇。王口镇紧临子牙河岸,位于静海正西廿五里,是当时通往保定的主要通道。太平军从1854年1月下旬开始,即已准备撤退,而撤退的军事行动,都是指向王口的。太平军惯常的进军策略,总是先派出探骑或先遣队伍,侦查情况或占领前哨据点。这次并不例外,而且由于外围村庄多为清军占据,因此  相似文献   

10.
咸同时期,清军与太平军竞相购买西洋新式武器,以取得作战上的军事技术优势。太平军购买西洋武器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洋人或中间商从洋行购得,清政府为堵塞太平军的外购西洋武器渠道,采取了严厉的稽查措施,但成效并不均衡。直至同治初年,清政府“借师助剿”措施的出台,才基本切断了太平军外购西洋武器的来源,从而严重影响了太平军后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妇女参军作战和从事军事防御工作,展现了太平女军的风采,为太平天国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女军建制全,规模大,数量多,为世罕见。从女军的来源,参军的原因看,太平天国主张妇女参军作战,还只是战争条件下的一种客观需要;是为了解决广大妇女、儿童随军的需要;是太平天国“别男行女行”政策的必然结果;是解决太平军兵力少,不够用的需要;是广西客家妇女尚武习俗在天国中的一种自然延续和反映;广大妇女还只是作为“宗教战士”参军作战,根本谈不上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时期,右江地区的壮族土司制度及其残余,大多数曾遭受太平军的直接打击;在西林岑氏土司后裔的管辖范围内,甚至出现了主弱佃强的社会现象。事实上,太平军几乎对主要的壮族土属地方都曾直接或间接予以打击,这是继北宋平定侬智高事件之后,壮族核心地区经济基础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时期,湖北巡抚胡林翼以天下为己任,重视人才,组成庞大的官僚集团群体,筹兵筹饷,不仅在湖北战胜了太平军,还支援了皖、赣、湘、豫、浙等省,在镇压太平天国方面,其作用仅次于湖南。  相似文献   

14.
洪家大屋官厅墙壁上的题字是太平军古隆贤部所为。它借古讽今,抒发对时局的看法和感受。题字成为十个月后该部全体投降清军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成同中兴三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在整顿贵州、经营湖北方面均体现出了他杰出的管理才能,而在湖北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又凸显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对胡林翼的文武之才进行论述和考证,深入了解胡林翼的思想和才能,进一步分析研究湘军和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16.
被称为咸同中兴三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在整顿贵州、经营湖北方面均体现出了他杰出的管理才能,而在湖北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又凸显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对胡林翼的文武之才进行论述和考证,深入了解胡林翼的思想和才能,进一步分析研究湘军和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时期的周庄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庄镇以陶煦家族为核心,组织团练与太平天国对抗,又由费秀元出面,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实行骑墙的“两边办”,两面三刀,纵横捭阖,但其根本立场始终是站在清朝政府一边的。周庄有关人员对太平天国进行颠覆活动,充当清军的乡导,为清军办理后勤,给太平天国造成重大损失。可以说,陶煦之类地方势力的存在,是太平天国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时期的"红单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红单船”是广东民问用于对外贸易的大货船。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利用红单船武装镇压农民起义,给农民起义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由于其月饷不能及时供给,于是私设关卡,抢劫商旅,杀害民众。祸行终被揭发,被陆续裁撤。红单船问题是太平天国史上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龚德树,捻军军师,白旗总旗主,捻军前期领导人之一,是捻军行动、方针的重要策划者。相对于其他捻军领导人狭隘的小农意识和地域意识,龚德树是捻军中最具大局观之人,他清醒地意识到捻军力量的不足,坚持与太平军联合作战,直至1861年战死。龚德树战死较早,但在前期捻军中的重要性不亚于盟主张乐行。目前对其研究较少。通过对龚德树生平的论述,希望对其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在对敌的频繁战争中,开始注意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先进,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后期,购买、引进与仿造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活动频繁。不仅如此,太平军还改变了训练方式,较为系统地采用近代军训方法,从而提升了战斗力。太平军在军事近代化方面较早的迈出了步伐,对我国的军事近代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