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拜读了2012年第2期《体育教学》中李伟和梁瑞涛两位老师撰写的《"圆弧队形"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及示例》这篇文章后感同身受,倍感亲切.为了让这篇文章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二位老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1.体育舞蹈方面:如在练习《校园华尔兹》时,"圆弧队形"是再合适不过的一种组织形式了,男士站于内侧,女士站于外侧,两人一组,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图1).  相似文献   

2.
读罢贵刊2001年第1期上王则兰、刘荣发等老师的有关“中长跑测试四步法”的两篇文章,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黄老师的文章,因刊物流失,无缘拜读。下面针对以上几位老师的两篇文章,结合本人在这方面的实际做法,谈一点看法,同时与各位老师探讨。  相似文献   

3.
读罢贵刊2001年第1期上王则兰、刘荣发等老师的有关“中长跑测试四步法”的两篇文章,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黄老师的文章,因刊物流失,无缘拜读。下面针对以上几位老师的两篇文章,结合本人在这方面的实际做法,谈一点看法,同时与各位老师探讨。一、王则兰老师的四步法在运作过程中可再简单一些1)讲测试前讲解一下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正>刚刚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第6期山东省房文涛老师《不吐不快——读"让小垫子在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文的感想》、江苏省王素芳老师的《写在校稿之后——有话可否说》的两篇文章,笔者一是欣喜,二是感动。欣喜于在人心浮躁的今天,还有许许多多像房老师一样的一线体育同行们,能静心读书,潜心研究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改革前行的路上,原来我们并不寂寞,还有那么  相似文献   

5.
拜读<体育教学>杂志 2004年第 3期樊向前老师<高中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评价方案>和 2004年第5期宋学光老师<评价方案>改革建议,我对他们乐于交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做法深表敬佩.本人只想针对以上两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薄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6.
编者感言     
<正>编者非常喜欢徐老师的这篇文章。其一,徐老师是个认真、执着的人;其二,文中的老校长是个识人高手。精心准备,一腔热血,成就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这对初出茅庐、初为人师的徐老师来说无疑是人生最得意的开始。就这节课而言,如果说只有同仁们喝彩,没有老校长的当头一棒,我猜想,徐老师对这节课还能如此历历在目吗?当赞誉变为质疑,当喝彩转为批评,"乾坤大挪移"的现实,让一颗骄  相似文献   

7.
袁志欢 《体育教学》2011,31(3):67-67
笔者在《体育教学》2010年第3期上发表一篇文章《对一节“优质课”的反思与重构》(以下简称原文),引起了很多老师的阅读与思考,其中有两位老师对我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质疑。于是,笔者深入的进行“草根研究”,并基于研究撰稿成文,期待与各位老师交流。  相似文献   

8.
"谢谢你,老师,是你给了我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这是我的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作文中的一句话。当语文老师让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非常的激动,不由得想起初一年级的一节体育课、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一节非常普通的体育课。学生刚刚进入中学,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就在初一年级的上半学期安排了一节攀爬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体育教研员,我与浙江的余立峰老师一同在国培学习中相遇、相知。有幸拜读余立峰老师在《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第5期和2016年第7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就如老友相会,格外亲切。本地区体育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相似文献   

10.
《新体育》2000,(10)
一、您最喜欢阅读的三篇文章是: 1. 2. 3. 二、您认为最不吸引人的两篇文章是: 1. 2. 三、您最喜欢的三个标题是: 1. 2. 3. 四、您最欣赏的两幅照片是: 1. 2. 五、您认为哪两页的版式及配图视觉效 果较佳:  相似文献   

11.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13,(8):M0002-M0002
读反映基层邮人的心声读了贵刊6期陈维民先生的《从拜年封上的蹊跷事说起》和杜洪位先生的《有意违规不可取》两篇文章,很受启发,感叹颇多。两篇文章分别对2013年拜年封莫名"瘦身"之事和有关部门疏于管理的现象,提出批评。目前在邮坛,吹喇叭抬轿子的人多;说真话讲逆耳之言的人少,能找到一席之  相似文献   

12.
汪涛 《网球》2013,(7):92-92
2009年6月,《网球》杂志的记者谢明造访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莱阳小学,对这所上海市的特色网球学校的报道《一个小学的网球迷你秀》刊登在了《网球》杂志2009年的7月刊上。当翻开四年前的杂志,韩毓敏老师说:"这些年来这里采访的媒体不计其数,但看到这篇文章我还是能够清楚地记起当时采访的景象。"莱阳小学的趣味网球是韩老师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搞起来的,学校也得到了上海网球协会的大力支持。在此之前,浦东新区是没有网球队的,在2009年的时候莱阳小学的网球队就代表浦东新区去参加了上海市的青少年比赛,韩老师当时跟校长说"我们绝不能垫底",最后的成绩也令人欣喜,网球队  相似文献   

13.
近期笔者阅读了澳门魔术家协会主席翁达智老师写的《如何把表演场次增多、价码增大》的文章(见本刊2010年第3期),很有感触。无独有偶,笔者也有类似的一篇,多年来珍藏于浙江黄岩魔术家协会,被喻为“魔术兵法”。当然两篇文章的目的都是为了魔术的发展,但风格和立足点却不完全一样。翁老师的文章侧重于平时的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14.
邹思全 《钓鱼》2014,(9):30-36
接到编辑部老师电话,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启动电脑,进入邮箱,打开张之晔老师《求教钓黄颡》的文章。这篇文章我反复看了多遍,张老师所提到的问题是个普遍现象,使用素饵钓鲫、鲤等鱼时经常能钓到黄颡,但却不多。  相似文献   

15.
国家男子手球队教练组中方助教王星东、杨桂东在与外籍主教练魏荣万合作中对魏老师的训练方法有着切身感受,他们两人用"严"、"细"两字高度概括了这两个月的所见所想。魏荣万的"严"体现标准严格和执行严格两个方面。魏老师制定了一套严格标准,这包括学会打招呼,发烧不到38度、小伤小病不允许请假等条款。对此,魏老师解释说是为了杜绝偷懒现象。感冒、低烧等一些轻微病症是旁人无法识别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刊登了2015年第六期的"不吐不快"、"有话可否说",第八期的"辩论出真知"和"有疑则思有思则进——我也想说说"等4篇文章,对发表在2015年第4期浙江王兴聪老师的《让小垫子在双手向前抛实心球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展开了连续的讨论,引起了笔者极  相似文献   

17.
<正>最早知道王兴发老师是在2011年的署期入职会上,培训老师以王老师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的一篇文章《我的投稿与退稿经历》为例,阐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那时候王老师的工作单位还叫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光阴似箭,转眼已是笔者工作的第9个年头,8年里,笔者多次在杂志上看到王老师的文章,其数量之多,质  相似文献   

18.
争议WDC     
周奕 《电子竞技》2010,(23):44-45
11月15日,WDC比赛结束的第二天。著名解说DC老师在人人网连续撰写3篇文章对WDC进行了一系列的评论。用DC自己的话说,第一篇文章是温柔的(点评了WDC中国队伍的表现),而第二篇和第三篇却毫不留情的"抨击"了WDC各方面的组织工作。DC文章中说:"我是想用实际案例告诉WDC:赛事举办方面出现了执行团队不专业、专业团队不敬业、直属主管不作业的三大要害问题,这种情况哪怕出现一个,都相当够呛,三个一起来,崩盘得不行。"在WDC比赛结束当天,本刊的投稿邮箱就收到了宋林斌读者的一篇投稿文章,名字叫做《亲临WDC——我们的电子竞技之殇》。不过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全是说组委会的组织混乱,更多的是提到了电竞玩家的素质问题,例如随地扔垃圾等等。可以看出来DC和我们的这位读者虽然欣赏了精彩的比赛,但是却对比赛组织相当郁闷,当然,郁闷的不止他们二位。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04年第5期和2005年第2期分别刊登了单留和苏立征先生两篇介绍黄道十二宫邮票的文章。本人也是这一专题邮票的爱好者,根据我收集的邮票资料,想对上述两篇文章作一些补充,并提一些不同的意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常态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扩音器悄然闯了进来,很多老师头戴麦克风,腰间别着个小喇叭,着实有点大师的风范,殊不知使用扩音器除了能"嗓门"变大之外,还有很多不利的地方. 一、语音失真难交心 真实洪亮的声音是体育老师的本色,抑扬顿挫的语言就像有着磁性一般深深吸引着学生,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对于老师借助扩音器上课,固然能增加声音的分贝,起始阶段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嗓门"的突然增加而饶有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然对老师的大"嗓门"日趋麻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