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报纸副刊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周末版、月末版等等。报纸副刊的兴起,是一件好事,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显示了文化发展的宽松环境。但是在这漫天飞舞的副刊“轰炸”面前,真正显出自己办刊个性的副刊还是不多见的,大多都是以娱乐性和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对报纸的印象中,副刊似乎总是处在报纸尾巴的位置。无论文化类、生活类还是文学类的副刊,似乎总是可有可无。的确,在报社版面紧张,比如有重大选题或者广告时,首先被冲掉的就是副刊。怎样才能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使副刊不再成为“正刊“的附庸,让副刊不“副“呢?在长期经营副刊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即前瞻性、自立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对报纸的印象中,副刊似乎总是处在报纸尾巴的位置。无论文化类、生活类还是文学类的副刊,似乎总是可有可无。的确,在报社版面紧张,比如有重大选题或者广告时,首先被冲掉的就是副刊。怎样才能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使副刊不再成为“正刊”的附庸,让副刊不“副”呢?在长期经营副刊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王豫屏 《新闻窗》2008,(3):123-124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一张报纸对于快节奏生活的人来说,新闻是他主要关心的对象,但是,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去品味的还是副刊的内容。因此,副刊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种类,依然能够形象地反映我们时代进步的声音,传递人民对社会的呼唤和需求,同时,也是广大读者对报纸审美娱乐功能的需要。在报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副刊潜移默化的功能,让人们在一种轻松娱乐中体验到美的享受?在此,有必要将副刊对读者的影响和作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闻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报纸的副刊最有可能成为报纸的特色版面,它能使报纸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提高报纸的独家性、耐读性。"很多报纸的新闻都是一样的,能让人停留下来的就是专版副刊。"用副刊"留客",也是纸质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正因为如此,很多报纸正经历"从放弃到拾起"的过程,原本压缩的专版副刊  相似文献   

6.
一份报纸,与文化最贴近的是副刊。不论是地市报的副刊,还是晚报类、都市报类的副刊,文化都是副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阿睿 《新闻采编》2009,(2):29-29
我在一家地方报纸副刊做编辑整整二十三载,二十多年的副刊编辑生涯,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做副刊编辑不容易,尤其想做好,做得完美,既要让管你的认可,又要让你面对的作者和读者都满意,确  相似文献   

8.
正报纸副刊作为报纸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对报纸特色的形成和吸引读者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颠覆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报纸副刊的发展前途也自然引起了人们普遍的担忧。面对互联网的强力冲击,报纸副刊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是需要我们长期研究、不断探索的一项重大课题。坚守副刊的文学性副刊的文学性是副刊最基本、也是最鲜明的特性,传统的报纸副刊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张报纸的专刊,要想吸引读者主要靠的还是内容,专刊不同于副刊,它含盖内容非常广泛,有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体育的、生活的以及文化副刊。它也是现代报纸改革创新的一个新生事物。专刊为的就是让报纸更加贴近市民的生活,更能影响受众。因此策划活动,和读者产生互动,让专刊真正成为读者的一个生活乐园是编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中央级报刊也就是人们说的大报的副刊容易办些。举凡全国各大报纸,诸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光明日报的《东风》、文汇报的《笔会》等,无论其副刊的刊龄,还是其副刊的质量,地方报纸副刊都  相似文献   

11.
报纸副刊言论的特点首先,报纸副刊言论,作为整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其新闻性。报纸副刊虽然在正刊之后,但绝不是正刊的附庸,而有其独立的地位。而其中的言论,无论是文艺评论、体育时评,还是杂文或随笔,都是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人物或事件加以评说,因而都具有明显的新闻性。报纸副刊言论在具有新闻性的同时,还具有文学性、艺术性。副刊言论,有些语言犀利,淋漓酣畅;有些胆识过人,说理精深;有些诙谐幽默,令人捧腹;有些妙语连珠,让人回味无穷。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保持着文学的形体,艺术的骨干,智慧的情调。副刊言论中,如果没有精彩的文…  相似文献   

12.
张素春 《青年记者》2007,2(12):29-30
纵观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史,“五四”时期以四大副刊为代表的综合副刊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副刊富有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光荣传统,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它都是我国副刊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而四大副刊之一的《京报副刊》作为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在当时大大地强化了新闻传播的文化深度和思想力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化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份报纸,与文化最贴近的是副刊,不论是传统的副刊,还是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处在变革中的副刊,文化都是版面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文学副刊普遍存在格调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在情感观念上的起伏变迁视而不见,认为小小的副刊无法担此重任-而对生活中的小情调、小情感,却极尽铺张与渲染.这显然是文学副刊的误区,要让文学副刊真正成为反映社会文化思想的标尺,就要求编辑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副刊,在革新求变中为它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5.
梁丰 《军事记者》2010,(6):27-28
报纸副刊策划,是指副刊编辑对版面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的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一份报纸的副刊,能不能成为报纸的品牌,能不能让读者产生持久的兴趣,做到“耐看”、“留客”,与副刊编辑的策划能力是分不开的。副刊的策划,应把握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关于报纸言论 ,有一个公认的著名观点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因为 ,人们通过报纸来认识、了解和评价社会 ,言论是最直接的方式 ,也是最能表达编辑部观点的方式。舆论导向 ,言论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报纸副刊的杂文 ,是报纸言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报纸副刊几乎都有杂文专栏 ,有些还有杂文专版 ;同时 ,报纸副刊既要保持其文艺属性 ,又要突出其新闻属性 ,以同“杂志化”划清界线 ,杂文无疑是达到这种效果的重要的副刊文体。然而 ,许多副刊上难以读到好杂文 :或是缺乏立意、内涵平平 ,或是语言干巴、词汇单调 ,或是鸡毛蒜皮、隔靴搔痒 ;…  相似文献   

17.
杨磊 《新闻实践》2004,(11):61-62
六、副刊中的隽永栏目能使副刊久存人们记忆。 报纸副刊版与报纸新闻版有一个明显不同,新闻版主要依靠新闻作品支撑,副刊版需要依靠特色栏目支撑。集中力量办好若干特色栏目,是办出好副刊的行之有效的捷径。著名的副刊,必  相似文献   

18.
卜宇 《新闻通讯》2008,(12):46-48
在媒体间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不论都市报还是党报,都高度重视副刊的创新,把办好副刊作为提升报纸质量,提高传播有效性,培养读者忠诚度的重要手段。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副刊才能称得上好副刊?我们认为,对现代都市党报来说,副刊办得好不好,关键看是否突出了引导性,增强了可读性。突出引导性是由党报特性决定的,同时也体现了党报作为负责任媒体的基本要求。增强可读性意味着要让我们的读者愿意去读,报纸只有让人愿意读,才能增强传播的有效性,真正体现引领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文化素质也相应提高了不少,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有了很大的改变,报纸副刊中虚构或者纯艺术的东西不再受读者青睐。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在许多大报和地市一级的报纸副刊上,几乎看不到小说和小  相似文献   

20.
报界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指的是新闻利于快速吸引读者眼球,刺激购买欲;副刊则利于培养持久兴趣,最终留住读者.副刊要经得起读者品味,就要以更开阔的视野关注读者,适应并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多方面需求.推出具有梯度层次的版面、栏目,让不同读者能在副刊上找到各自喜爱的内容.新时期报纸副刊特别注重与读者互动,比如定期推出百姓关心的话题,引导读者参与讨论;比如不同文体的同题竞赛、读者点题、倾诉热线等,都是副刊与读者互动的创造.《闽西日报》副刊从1995年起每年春节开展春联大奖赛,吸引最大范围读者参与.16年来不断创新大赛形式,先后搞了"读者最满意的对联"评选、"新千年春联大赠送"、全国范围公开招聘主评委等项目,让大赛高潮迭起,最大限度激发起广大读者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