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小梅 《学苑教育》2012,(22):86-86
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自主互动是语文教学环境的最佳状态,这种教学环境设计的实质不在于我们使用这种或那种教学方式、方法,而在于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能将教师、教材、学生这三种不同质的结构耦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止步。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邀游,  相似文献   

3.
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社会的直接挑战。其知识的实用率非常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其它课程的教学之共同点在于是其学以致用,而语文的突出作用则在于随时随地要用,其口头表达比书面表达更为突出。因此,在成校的语文教学中,让一方讲台给学生,让他们经常站上讲台,锻练一下,无疑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可替代性”。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是显性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渗透,是融合,是隐性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有感情。这是由语文教材的形象性和文学性所决定的。通过词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饱满而健康的感情和美好心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旨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而,不在于花拳绣腿,而在于实实在在。语文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把教学工作做真做实。  相似文献   

7.
曹彬 《陕西教育》2010,(7):45-45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博大精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其关键之处在于编写一部优秀的语文教材,更需要的是语文教师的具体发挥,本文仅对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谈一点粗浅看法.以便和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8.
孟德生 《作文》2023,(8):55-56
<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标背景下,更应提倡大语文观,把“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课堂教学活动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因此,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又用课外习得来反哺课内语文学习,才是正道。下面,就以评析学生课外自由写作为例,试图激活、引领学生深层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群文阅读教学法为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群文阅读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方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在小学阶段开展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一、提供阅读机会.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最为基本,小仪因为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大,更在于它是识字积词、扩大知识面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发展思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大语文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了,写作水平低了,其实,根源主要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教师。常有的情景是。或是为语文而教语文,见书不见人;或是为对付考试而教语文,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整天带着学生围着几篇课文转圈子。这种教学只会使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任务,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其关键是全体师生要转变观念,尤其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试谈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兰钢中学张桂花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变革时期,回顾、总结、探索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是有其特殊意义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4.
杨和平 《文教资料》2014,(29):169-171
新课标的关注点是“语文素养”,着力点在于“全面提高”,在这一背景下,作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完成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主要任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田远 《林区教学》2011,(2):32-33
语文教学个性化是人性化与个别化的统一。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重点在于提倡自由学习。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呼唤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内容在于提倡表现"我"、尊重"我"、弘扬"我",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让学生感到厌烦.学生害怕语文,不喜欢去阅读、背诵、写作等。究其原因,不在于学生.并不是学生无端地远离语文。而是在于语文教师是我们用传统的理论说教、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做题让教学显得单调无趣,关闭了语文应有的丰富多彩的一面.使学生在知识面前望而却步。因此.要想让学生走进语文知识的乐园,就要让学生感兴趣。我从以下几点谈些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在于思维,人的认识活动的重心在于思维活动,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也在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传统教育教学理论强调教学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教师一般在课堂上都是满堂灌,从而忽略了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现在,教育部提出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教师有责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观念,致力于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培养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科学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智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逐步建立起一套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评价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方面进行了探索,现提出几点看法。确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标体系。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目的在于指导课堂教学。通过建立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检查教学是否达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改革。(1)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核心,是师生教学的方向和要求,是评价教学成效的依据。首先,确定…  相似文献   

19.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对可亲的母语和佳作名篇,触摸和欣赏它的最好方法就是朗读。因为朗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抑制注意力的分散,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重要尺度。可以说“琅琅书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也是新课标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整体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的包袱,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