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解黑格尔悲剧理论必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矛盾学说是其悲剧论的哲学基础。其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 ,“伦理实体冲突论”可以从他的”实体即主体”的哲学思想得到解释 ;“永恒正义和解说”显示了他用乐观主义的生存哲学来解脱悲剧性境遇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美学中,亚里士多德算是悲剧理论的发轫者,他的悲剧理论中的“净化”说(Katharsis)、“过失”说等一直是悲剧理论中不断被探讨的问题。其后,美学家狄德罗、席勒等也曾就悲剧问题发表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实际上,悲剧理论在黑格尔美学中才得到了较完备、较深刻和集中的研究。黑格尔悲剧的最大特点是首次明确地把矛盾观引入悲剧理论,从而提出了悲剧的本质是“两种片面合理的善的实体力量的冲突”的著名观点,另一方面,围绕着悲剧冲突理论的研究,黑格尔也深入阐发了有关艺术本质的重要问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的美学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它也同样具备其哲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由于美学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用对待哲学的方式对待他的美学。本文论述了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在悲剧史上的进步性、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与其哲学体系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这种局限性。黑格尔的冲突理论是亚理士多德行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悲剧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因为冲突是悲剧的本质特征之一,但黑格尔的理论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一方面承认悲剧中必然性的重要作用,但当他使冲突双方处于同等地位时,又把悲剧的结局交给了偶然性。  相似文献   

4.
理解黑格尔悲剧理论必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矛盾学说是其悲剧论的哲学基础.其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伦理实体冲突论"可以从他的"实体即主体"的哲学思想得到解释;"永恒正义和解说"显示了他用乐观主义的生存哲学来解脱悲剧性境遇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从悲剧人物形象、悲剧冲突和悲剧结局三方面阐述了黑格尔悲剧观的基本内容,并比较论述了与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异同,指出了他的悲剧理论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剖析了他对东方悲剧的误解,同时分析了中西悲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探讨了黑格尔悲剧美学中的情境理论,指出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情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联接了主观心灵与客观情势,普遍的理念实体与个别的人物性格,并且把矛盾、对立、冲突及运动变化引入了戏剧作品之中,在此基础上作指出,对于黑格尔悲剧理论中名的“冲突说”,应该将之放在情境理论的基础上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7.
毛淑敏 《文教资料》2011,(31):104-106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作了以下几方面的阐述:悲剧的含义是什么:悲剧由六个成分组成,即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其中情节最为重要,其次是性格.最后是思想;情节的布局是“悲剧艺术中的第一事”.它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情节要具有整一性,二是布局应有“突转”和“发现”。一反古希腊人的“命运悲剧”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冲突的本质是主人公犯错误,即“过失说”;在悲剧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上,观点与柏拉图相反,认为悲剧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美德的形成。以上内容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布拉德雷(F.H.Bradley 1846—1924),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最杰出代表,以研究和宣扬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悲剧学说而闻名于世。他基本上肯定黑格尔的悲剧学说,但就黑格尔的某些论点又作了些补充和“修正”。布拉德雷指出,所谓悲剧描写“精神的自我分裂和自我耗损”,其实是在强调冲突双方都有一种精神价值。“悲剧性的冲突不仅仅是善与恶的冲突,而且最主要的也是善与善之间的冲突。”对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的分析和探讨构成布拉德雷悲剧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和他对悲剧理论的初步认识进行了全面的充实和发展,使之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了黑格尔悲剧理论。这为中外文学悲剧理论以后的发展和成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悲剧艺术起源于古希腊,从即兴表演发展而来。亚里士多德将悲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进行探讨,黑格尔将悲剧演变为作为哲学观念的悲剧,马克思将黑格尔伦理力量的冲突替换为社会和历史的术语,提出了革命的历史悲剧学说。而叔本华则是从人性的角度解释悲剧发生学,悲剧因而与现代性联系起来,并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汤显祖<牡丹亭>中情与理矛盾冲突的对立统一性问题,探讨了发生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分析了这一冲突在该剧人物形象和戏剧情节中的种种体现,从而揭示出<牡丹亭>所具有的时代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诗学》中包含着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和悲剧效果根源的见解:悲剧人物有善良的一面但并不善良到极点,具有美学上的“崇高”特征:最好的悲剧冲突是内部冲突:悲剧效果的终极根源在于它让人在面对悲剧人物时感到自己渺小而又伟大。与长期以来文学理论中存在的一些观点和倾向相比,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见解更值得肯定,因为它更符合文学作品实际;理论视角更加恰当;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与经典作家的悲剧思想更为相通。  相似文献   

13.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关于悲剧的理论,这一理论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美学的进程。他对悲剧的定义是与他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的。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与其悲剧理论的关系,既可看出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思想内涵,又可看出一般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特定作品与作者整体思想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悲剧理论的童年时代,亚里士多德便提出了系统化的悲剧理论,为悲剧下了明确的定义,分析了悲剧的产生与作用。对于悲剧情节发展的根源,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过失说”,悲剧故事的展开和悲剧人物的结局,其原因并不在于上天早已安排的命运,而是悲剧人物本身的行为过失所致。文章从悲剧人物“过失说”提出的背景,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物性格的缺失和“过失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这四个方面来论述亚里士多德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举世闻名的,致使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布拉德雷认为,在亚里士多德以后,唯一以既独创又深入的方式探讨悲剧的哲学家就是黑格尔。但是,黑格尔的喜剧理论,在国内外却鲜为人知,或很少人去研究。其实,黑格尔对艺术喜剧的研究有  相似文献   

16.
《莎乐美》是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取材于《圣经》创作的独幕戏剧.通过细读剧本,读者不难发现主人公莎乐美的悲剧性.本文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之悲剧理论为依据,从情节一致、人物特征和“内部冲突”三方面解读《莎乐美》的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读,试就对立统一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问题作了论证。即从黑格尔“逻辑学”总的方法的本质、贯穿其“逻辑学”的核心及黑格尔“逻辑学”中三分法的根本三个方面论证了对立统一是其“逻辑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悲剧理论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生存哲学的视角对“临界境况”中人的生存悲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阐明了悲剧与“生存”、“密码”、“真理”之间的内在关联。他认为悲剧是生存的基本底色,悲剧诞生于悲剧主人公追寻真理的失败,从而把悲剧艺术阐释为领悟“大全”的重要“密码”。其悲剧理论综合地继承成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文本阐释和尼采等人的生存论分析,具有独特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简单对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以及其代表作品——《李尔王》做了简单地叙述,重点分析了悲剧理论;然后,基于其悲剧理论对《李尔王》的文学意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是本篇文章的重点所在.本篇文章重点借助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当中的“卡塔西斯说”、“悲剧情节论”以及“过失说”等等重点理论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进行深刻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诸如性格、情节以及悲剧产生的社会效应等等多个角度,说明了《李尔王》的悲剧感的产生原因以及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黑格尔悲剧理论的实质是具有坚定性格的人物为了片面的伦理力量而导致了悲剧性事件的发生,但是,悲剧的结局又在于永恒正义的胜利,人物就是为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沿着亚里士多德昕开辟的主观论悲剧的路线,黑格尔更深入、更具体地讨论了悲剧主人公主体方面的缺陷,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文章认为其理论的最大弊端是自始至终用伦理力量来囊括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