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兰芳(1894-1961)这个名字与中国京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报刊上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20世纪没有梅兰芳,中国京剧会是什么样了?梅兰芳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并同其他京剧老一辈艺术家合作编演了《霸王别姬》、《西施》、《洛神》、《宇宙锋》、《太真外传》、《凤还巢》等十余出精彩纷呈、流传至今的梅派名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兰芳表演体系。梅兰芳作为京剧艺术的一代宗师,他的表演和艺术创作反映了中国传统古典艺术的思想原则,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不仅影响和培育了几代戏曲表演艺术家,而且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已成为…  相似文献   

2.
最负盛名的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1894-1961),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从艺术到为人等各个方面,都让戏曲界内外的人敬服。总括他的德艺双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艺术上真知灼见艺术家,多是精心于改进革新,从不保守的;否则成不了艺术家,更难成为一个艺术流派的创始人。梅兰芳先生不仅具有艺术家这样的共性,而且在艺术见解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在改革创新方面先人一步。所以梅先生的艺术,可以代表中国的京剧艺术乃至整个戏曲艺术,可以形成体系。早年,京剧没有时装戏,梅先生于1913年起便相继演出了根据北京实事编写的时装戏《…  相似文献   

3.
1995年初冬,海河之滨的天津城笼罩着浓郁的京剧艺术氛围,街头悬挂的形形色色京剧脸谱展现出国粹风采,6家剧院连台好戏锣鼓喧天,海河两岸沿线搭台的票友清唱、彩唱引来戏迷云集,与京剧相关的展览与联欢热闹非凡,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京剧风景线。这座古时“天子之津”的华北名城迎来了中国京剧史上空前的盛大节日——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这是200年前徽班进京孕育出京剧以来的一次展现京剧艺术风采的盛会,是继1990年举行的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1994年底到1995年初举行的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之后的又~次振兴京剧的重…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4年12月27日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时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倡导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江泽民说,京剧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新中国成立以后,梅兰芳、周信芳等一代京剧艺术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使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成都市京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京剧计古一人》(编剧徐又)获得“优秀剧目奖”(银奖),受到广大观众及京剧艺术家们的一致好评。修建于2200年前,至今仍然造福于民的都江堰,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然而由于资料医乏等原因,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一直没有塑造出李冰的艺术形象。成都布京剧团的广大演职员们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历时两年,反复推敲修改了13次,终于以李冰当年带领人民修建都江堰的精神在艺术舞台上再造了一座“都江堰”。此剧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演出后获得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6.
72岁的张君秋是我国京剧艺术界硕果累累的老艺术家.他工青衣(京剧中的女角色),男演女.在1990年,年已古稀的张君秋竟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年演出的开幕式上,扮演了一位三国时期(公元220—280)新婚燕尔的年轻郡主孙尚香,被中国观众当作一件隆重的盛典来对待.早在1919年,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首次出访日本,继而访美、访苏,已经把京剧男旦特有的婀娜身段、俊美的扮相、美妙的歌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国和促进中美文化艺术交流,美国夏威夷大学写信给江苏省文化厅,提出邀请江苏省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传人沈小梅,以及琴师沈福庆、老生演员陆根章,于今年8月中旬赴夏大,辅导其艺术人文学院师生排练全本英语《四郎探母》,1998年2月杀青在夏威夷大学肯尼迪剧场公演。该大学1984年-1985年在世界上首开以英语排练演出中国京剧《凤还巢》之先河,1989年-1990年和1993年-1994年又先后排演了《玉堂春》和《沙家浜》,无不获得圆满成功和美国观众的一致好评。前述三次均邀请了中国京剧艺术家前往传授辅导,此系沈小梅3人第3…  相似文献   

8.
又见樱花开     
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北京市政协的邀请,享有国际盛誉的日本著名艺术家、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于4月18日至23日访问了北京。报东先生访问北京的主要目的是:观摩京剧表演,考察京剧艺术,和中国京剧艺术家们举行座谈会,探讨日本歌舞伎与中国京剧的相似与相通,寻求相互借鉴与合作的途径。歌舞伎是日本的传统戏剧,被誉为日本文化的精粹,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授艺方式以家传为主。报东先生出身于歌舞位世家。受歌舞伎艺术的吸引,六岁投到十四世守田勘弥门下,作为守田的义子,受到守田的亲授,得歌舞伎真传,…  相似文献   

9.
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被称为“国粹”。 京剧在外国的影响也相当广泛。早在19世纪,法国人便撰写关于京剧的专著。20世纪初叶,美、英等国作家有关京剧的英文专集先后在世界各地发行。今天,中国京剧艺术家遍访各国,一台台生动传神的表演,使京剧在异国他乡的知音越来越多,其中,绝大多数为普通京剧爱好者,但也有钟情于京剧的研习者和传播者如:美国人伊丽莎白·魏克曼女土、澳大利亚的莎莉女士,她们致力于京剧的研究和表演,被誉为京剧“洋派”,还有人称她们为“洋贵妃”。  相似文献   

10.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堪称世界的经典艺术,悉尼歌剧院和墨尔本艺术中心是澳大利亚享誉世界的艺术殿堂。1995年IO月,这两种世界精粹结合起来了。中国京剧团在这两座富丽豪华独具一格的艺术殿堂隆重演出,数千观众陶醉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两种精粹结合成功了。中国文化部刘忠德部长去年访问澳大利亚促成了这两个精粹的结合。他很赞赏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华君择常常呈现在梦中的愿望,即在任期内将国家艺术瑰宝中国京剧引到悉尼歌剧院这样的艺术殿堂来演出。天线巧合,一次华大使同澳大利亚电讯公司集团总经理查礼…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世界剧坛上,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美学成就丰富了人类艺术宝库。中国京剧是在北京形成和发展的。京剧在中国戏曲中远不是最古老的剧种,从它的形成算起,至今也不过一百几十年,但自京剧形成并逐渐占领京师舞台之后,就继承中国戏曲的悠久历史传统,融合。吸收各种戏曲艺术,迅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间流传全国各地,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影响最广泛的一个剧种,人们称它为国剧,称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京剧艺术能够日臻完美,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们…  相似文献   

12.
梅兰芳是中国杰出的京昆旦角表演艺术家,享有国际盛誉的戏剧大师.他在5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勇于革新,精心塑造了众多优美的妇女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他还是最早将京昆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中占有承前启后的显著位置,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  相似文献   

13.
<正>京剧的饮食主题是中国戏曲传统中最明显的体现,提供了有趣的艺术发现甚至科学见解的机会,丰富并拓展了我们对这一艺术类型的理解。俄罗斯研究人员从戏剧、音乐和舞蹈的视角对中国京剧这一独特的戏剧和音乐现象进行研究。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关注京剧中似乎不太重要的元素,即饮食。细致观察这一元素可以揭示京剧中许多有趣的特点,丰富并拓展我们对这一艺术类型的理解。在中国,传统京剧于20世纪上半叶才开始受到大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双边文化交流协议,中国京剧艺术团于1997年9月8日至10月26日应邀访问了南美洲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罗萨里奥城,秘鲁首都利马,加勒比地区的古巴首都哈瓦那城,北美洲的墨西哥城及奎尔纳瓦卡等6个墨西哥城市,并参加了拉美最负盛名的一年一度的墨瓜纳华托城“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0在近50天时间里,中国京剧艺术团在南北美两大洲四国11个城市演出23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到处受到热烈欢迎和赞誉。阿根廷文化国务秘书说:“中国京剧不愧为东方有名的综合艺术剧种。它在阿根廷刮起一场京剧旋风。”秘鲁新闻界称“中国京剧艺术征服…  相似文献   

15.
王仲 《华夏文化》2013,(2):34-36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部分京剧剧本及表演舞台上时常出现传统的广告形式。对京剧舞台上的广告进行发掘,可以证实历史曾出现过的广告,拓宽广告史的史料来源,同时也可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生活画卷。一、京剧剧本和舞台出现广告之探因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京剧的产生已有二百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0月13日至17日,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了海湾国家文化周。应我文化部外联局邀请,上述委员会成员国科威特全国经济学家协会主席、全国电影俱乐部主席阿米尔·塔米米先生作为科威特文化代表团成员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塔米米先生回国后在科《火炬报》上发表文章盛赞中国京剧。他说:"中国堪称文化大国,她不仅有闻名于世的古代文化,也有令人称羡的现代文化。她的文化种类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它集声乐、器乐、舞蹈于一体,它的程式化的表演十分优美。在中国,传统剧目仍是京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戏曲学校是一所培养中国戏曲艺术人才的专科学校,于1952年在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人积极倡导和扶植下建立.40年来,它继承了戏曲“科班”的训练传统,并积极吸收现代教育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训练模式,在培养戏曲艺术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50年代起,该校先后开设了京剧、昆曲、评剧、曲剧、杂技、木偶、歌舞以及舞台美术设计等专业,为社会输送了1700余名各类舞台艺术人才;其中重点学科的京剧表演专业,就培养了500余名毕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年底,在中国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的盛大纪念活动中,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大青衣”的杨秋玲与荣获“梅兰芳金奖”的李维康,粉墨登场,主演了《凤还巢》、《四郎探母》、《杨门女将·探谷》、《蝶恋花·古道别》,让人一睹两位从梅派艺术中吮吸营养的女京剧艺术  相似文献   

19.
军旅文艺创作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独特分支,在中国古今人文领域,始终都有着它独有的地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古以来,军旅艺术家的审美观点是敏锐而独特的,沉雄而昂扬的情愫是感时忧国的,对艺术、对人生的观点是深沉而又极富责任感的.他们在军营这块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始终讴歌着壮怀激烈,铁马秋风的烽烟故事,始终以一腔报国安邦的拳拳之心关注着大千世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驻滇某部副师职军事干部臧跃军,就是在繁忙的军事训练工作之余,始终忘情地畅游在国画艺术的浩淼江海中的军旅画家.  相似文献   

20.
京剧流派的含义,与文艺史上的流派不同。文艺史上的流派,大都指一定时代在文艺创作上拥有共同的艺术观点、创作风格相近的作家、艺术家群体;京剧流派则是以舞台表演艺术风格的异同来加以区分的。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它由地域性流派发展到演员表演艺术流派。地域性流派的发展18世纪中叶,有多种地方戏曲同时流行于北京。在诸腔党奏的过程中,徽、汉二剧合流,并吸收了京腔、梆子腔等艺术成分,形成了一种以[西皮]和[二簧]为主要声腔曲调的综合性艺术。外地人因此称皮责戏剧出自帝京,故称之为“京剧”。京剧流派是这一综合性戏剧在艺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