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我校参与了杨浦区组织的国家级课题"地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教学管理"为切入口,进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管理的尝试,旨在让学校回归社会,办学、管理回归学校,教育、教学回归教师,学习、养成回归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和谐发展,促进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自主、内涵、均衡、创新发展,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初中科研协作联盟(以下称初中科研联盟)是江苏省教科院组织实施的公益性联盟活动。在2010年由江苏省内16所优秀初中学校自愿组成,分别是常州北郊初级中学、常州北环中学、淮安市开明中学、海门市东洲中学、溧阳市后六初中、溧水县东庐中学、南通市第一初中、苏州景范中学、宿迁钟吾初中、铜山县新区清华中学、吴江盛泽二中、无锡凤翔实验中学、无锡雪浪中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是坐落在淮安市大地上的一所"真"学校。求真是学校近60年的办学实践总结和文化追求,学校紧紧围绕"本真教育"的办学主张,努力实现"让儿童成为儿童、让教师自主创造、让学校生态发展",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符合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学生文化、教师自觉发展文化和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本真课程系列。以创建鸾娃品牌为抓手,构建学生主动成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是江苏省示范初中,学校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在教育、教学、科研、特色、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学校主动创新思路,大胆开发符合校情的社团活动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整合为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全面发展的成长舞台,不断丰富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研究》2010,(8):19-19
武汉市江岸区有3所优质初中与3所薄弱学校签订"教育发展共同协作意向书",从今年秋季起,开展教师交流、办学模式、校本教研、学生活动的全面协作,以优质教育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实现更大面积的教育优质。  相似文献   

6.
在学区建设思想指导下,五中分校与国子监中学充分发挥各自的品牌与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学校间的深度联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互动双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合作共进,提升初中办学质量".一年来,两校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实践,教师共享智慧,学生共享资源,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两所学校也在深度联盟的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7.
"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理念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为巴东一中的办学思想。坚持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思路,把教师作为核心人才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教以师为本,与时俱进,把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和根本,把教育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出"以师生发展为本,让教育充满智慧"的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含义丰富,既说明了学校要发展学生,首先要发展教师,最终促进学校发展,教育是一种大智慧,让教育充满智慧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学校的"三节两活动"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创建于1947年,原名为城西小学,2009年9月更为现名。学校遵循"在更高层面谋求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秉承"对每个灵动的生命负责"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生命自觉"的核心办学观——培养"合规范、有特长、可发展"的21世纪新人,让学生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建成"有爱心、善协作、会创造"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在推进常规管理的同时,学校不断丰富教育科研方式,通过课题引领、主题论坛等校本研修活动,促  相似文献   

9.
江阴华士实验学校地处苏南农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普通乡镇中心小学,发展为现在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成人培训与国际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有近万名学生与千名教职员工,成为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被授牌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学校,中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基地。反思学校发展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华士人认为,这既得益于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长期的支持与关心,还在于全校师生持续的努力与奋斗。学校通过为师生创设发展时空,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从而创造了非凡的办学业绩。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学论坛》2016,(6):2+33-34,83,84
广元市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在利州区委、区政府关心和区教育局的支持、指导下,于2014年12月1 9日正式成立。联盟追求:实施管理互通、研训联动、文化共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质量共进等"六大行动",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攻关,互帮互助,实现学校办学力、教师发展力、学生成长力提升;充分发挥农村生态优势,把每一所联盟成员学校办成清新、朴实并具本土特色的精品学校,促进乡村及边远山区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基础教育尤其应该遵循。事实上,部分初中学校的办学价值观和教育质量提升方式仍需作出深刻反思。根据教育文化转型的需要,从初中教育的特点出发,回归国民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拓展初中教育质量的意义,规划和实施有质量的学校课程,把学生生命成长的质量、学生多元发展需要等纳入其中,这是当前初中学校改善办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丹阳市导墅初级中学,系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学校始终坚持"崇尚责任"的办学理念,以"办负责任的学校,铸负责任的教师,育负责任的学生"为办学目标,以"尽职尽责、尽善尽美"为追求,致力于培养崇尚责任的现代公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崇尚责任"的文化氛围。学校围绕"崇尚责任"这一主题,科学规划、精心布置  相似文献   

13.
《新高考》2014,(1)
正位于县学街8号的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是由两所具有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卓著声誉的原常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和第二十一中学在1997年8月合并组建而成,早在2000年就被评为首批江苏省示范初中,是常州市热点公办学校之一。学校提出"奠学生成才之基,铺教师成长之路,树学校精品之牌"为办学理念,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学生发展、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14.
真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引领人追求本真、寻求真理、回归本真的教育。真教育是一项心灵碰撞心灵的活动,从心灵深处发出,在思想的激荡中回归心灵的本真。教师应该走向真教育,回归本真课堂。教师在研究学科、关注教学、研讨教学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深入研究学生的"儿童文化",从实现生命发展的角度开展"心心相应"的真教育。  相似文献   

15.
"149教育联盟"各成员校基于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理论以跨校学科节为载体,本着"广泛参与、助师成长、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开展了系列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推动学校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苏州工业园区第五中学是江苏省示范初中,学校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育人渠道种类多样。学校以"自然而润泽"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做到育人、育心、育情、育理、学校日渐成为滋养师生生命的沃土。学校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以"绽放师生美丽生命姿态进而形成美丽校园"为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百科创意特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教育艺术》2011,(6):2+81-82
扬州文津中学弘扬50年办学积淀形成的"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以"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秉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致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办成管理科学、内涵丰富、品质优良、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扬州市品牌初中、江苏省知名初中。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2015,(2):3+2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办学经验的百年老校,创建于1906年,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学校秉承"让儿童成为儿童"的教育理念,恪守"让儿童人人快乐,让教育处处精彩"的办学思想,紧紧抓住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两个基本点,进一步突出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和提升学校教育内涵,打造"童心教育"特色,促逬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十多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4人,中学高级教师30余  相似文献   

19.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F0003-F0003
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连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在市内四区“非热点学校”实施了“绿洲行动”。三年来,通过深入联盟学校现场教学指导、学科菜单式服务、集体大备课、名师带高徒、教学评优、教学案例分析大赛等活动,为联盟学校教师幸业发展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服务,各联盟学校也在“绿洲行动”中逐步走上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0.
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达到科研兴校的目的,是我校重要的办学方略.改变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手段,改革旧的教育质量观,是新课程改革的普遍共识;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把"教育科研工程"作为学校发展的六大工程之一,促进学校教育质量长效发展,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学校教育科研正在切实发挥对教育教学"引领方向,促进教研,推动教改,提升素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