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猫》(现行统编六年制语文教材第八册第4课,五年制语文教材第八册第24课)作者老舍先生抓住猫的特点,精心刻画,抒发了自己喜爱猫的感情.这是一篇感情纯朴、平白如话,很有特色的教材.它对指导学生围绕中心,分层描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课文主要是抒发喜爱猫的炽烈感情.第一大段,没有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了猫的天真、可爱.第二大段,作者一开头就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结尾大加赞美  相似文献   

2.
课文救生圈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是怎样妙用“更”字的?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老舍爱猫和喜欢养花一样出名。可本课开头对猫的描写却有褒有贬,似乎有点叫我们摸不着老舍先生的真正意思。直到第二部分的开头,才突然上来一句:“满月的小猫很可爱”,到这里,我们细细体味,这才明白了第一部分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却无处不渗透了老舍先生对猫的爱的感情。这个“更”字实在用得妙。应该怎样理解课文中“古怪”一词?配合人教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猫》课文阅读要理解“古怪”的含义,必须从猫的性格矛盾的地方去考…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3课《我们家的猫》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本课承担向学生说明怎样写才是“真实具体”的任务。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感知老舍先生笔下的大花猫的特点,学习作...  相似文献   

4.
一、回顾导入1.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猫》这篇课文。(课件出示题目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研究 ,我们知道了有关猫的哪些事情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2.指名回答并点评。3.老舍先生告诉我们猫的性格怎样古怪。4.指名回答。 (指导学生用“可是”来说 )二、确立专题1.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 ,他的文章 ,用词造句 ,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都是十分传神的。这节课 ,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猫》这篇课文 ,看看老舍先生还想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交流讨论。3.引导学生形成共识 :老舍先生还…  相似文献   

5.
一、主题活动的生成我班的学生已升入四年级,在上学期学过《趵突泉》《猫》《养花》等一系列老舍先生的作品后,学生对老舍先生及其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更多有关老舍的知识。为此,学生曾经几次向我提出想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愿望。在学生的要求下,我以四年级下学期老舍先生的又一篇散文《草原》为切入点,设计生成了以网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程资源——语文主题探究活动“走近老舍”。二、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作品等情况。活动难点:通过网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制作出演示文稿,汇…  相似文献   

6.
老舍先生的<猫>,教的次数也不少了,又该教<猫>这篇课文了.我在疏通课文,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了大猫的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后,问:"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呢?"学生们从文中找到了不少词句来证明老舍爷爷对猫的无比喜爱.对以下两句,我更是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番重锤击打、含英咀华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古怪”     
语文课上,学生正在自由朗读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老师,古怪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站起来问。“我认为这里是说猫的性格很特别,使人觉得很奇怪。”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我认为您有时候也有点古怪。”另一个孩子突然  相似文献   

8.
《风》(第十二册第13课)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写的事情发生在“我出生那一年”。有学生问:年幼无知,怎么知道出生时狂风肆虐的情形的?我翻阅很多资料,又问过许多人,不得其解。我以为,在《风》这篇课文中,把时间定在“我出生那一年”,其作  相似文献   

9.
《猫》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平实的语言文字以及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足以使之成为一届又一届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每次教学这篇课文,我都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猫性格的古怪和淘气可爱,进而体会作者发自内心的对猫的喜爱之情。这次,我改变了教学思路,从作者对猫的情感入手,让孩子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谈谈对猫的印象以及作者对它的感情。孩子们的直觉很敏锐,很容易  相似文献   

10.
张老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完“我的动物朋友”这一单元(见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和母鸡、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三种小动物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种呢?文君:我对白鹅印象深刻,它那高傲的样子总在我脑海中浮现。阿呆:我也是,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让我觉得这真是一只有个性的白鹅!  相似文献   

11.
“说课”──我这样教《猫》吴忠市利通一小刘淑英一、教材《猫》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是老舍的又一篇作品。作者对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的小猫的特点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猫喜爱的感情。作者既写猫安静时的样子,也写了猎活...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猫》时,我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猫,随即在旁边板书“猫”。学生见老师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顿时来了兴致。我不失时机地说:“很可爱的一只猫吧?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0课(猫)。”边说边在已板书好的“猫”前面写上“10”。话刚说完,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我们家的猫》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描述了我们家的猫的性格以及它小时候的特征,字里行间饱含着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准确地遣词造句,真实、具体的描写是文章的特点之一。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语言文字训练内容的。一、词的训练(一)抓住“古怪”一词分析大猫的特点①“古怪”是什么意思?“古怪”前面加上“实在”一词说明了什么?②大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方面?③通过对大猫古怪性格的刻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  相似文献   

14.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是一篇老教材,为人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第12课,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16课.我曾多次执教过.当再次备课时,许多对教材的解读和设计扑面而来,林林总总,一时难以取舍.此时,"洗课"于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的《猫》,教的次数也不少了,又该教《猫》这篇课文了。我在疏通课文,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了大猫的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后,问:"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呢?"学生们从文中找到了不少词句来证明老舍爷爷对猫的无比喜爱。  相似文献   

16.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相似文献   

17.
案例 某日,一教师公开教学老舍的《猫》(人教版第八册第十课),其中有一个片段,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8.
教研组开展活动,由我执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6页11题“小猫钓鱼”.情境图上3只小猫围在池塘边垂钓,小花猫钓了8条鱼,小黄猫钓了20条鱼,小黑猫钓了15条鱼,情境图下面有一提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任教两个班,在第一个班是这么教的.师(呈现主题图后):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有小花猫、小黑猫和小黄猫.师:你们能根据小猫钓鱼的情况说说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小花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黑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花猫多钓多少条鱼?小黄猫比小黑猫多钓多少条鱼?……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写了满满的一大黑板,然后和学生们一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节课下来,师生练了一黑板的习题.课后,我暗自思考:这本是一节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练习课,而通过前面的教学,课堂上满黑板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已经都会提出也会解决了,这节课只不过是让他们把已有的知识展示一下罢了.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似乎没有什么新的收获.怎样才能让学生在40分钟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呢?我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整理了一番,决定第二天围绕“问题树”进行教学.第二天,在第二个班又上同样的内容.课伊始,我出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猫》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串联整个单元教学内容。本组课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有的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学习本组课文,要让学生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并试着比较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本文作者老舍先生用无雕饰的极具生活化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变琐碎的分析为导读,议读,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充分地读,读出感情.学生读思结合,读议结合,在读书实践中逐步能读出情(情感),读出形(形象),读出境(意境),读出韵(神韵).如教学&;lt;养花&;gt;一课,我让学生先回忆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lt;劳动最有滋味&;gt;、&;lt;我们家的猫&;gt;,再要求读&;lt;养花&;gt;一文,议议老舍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