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是现代广播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硬磁盘为主要载体,以计算机局域网为基础,完成数字广播节目的录音及制作,并把已录制的节目,按着预先制定的节目单自动播出的系统。它与传统的制作、播出系统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 1、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录、播数字化。 2、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音频资源共享。 3、实现节目播出全自动化,大大降低值班员劳动强度。 4、不需要磁带作音频信号载体,节省磁带。 5、使用管理方便、维护简单、可靠。 以下详细介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宝生 《视听界》2002,(6):65-66
数字音频自动化播控系统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广播技术的全新系统集成,是广播走向数字化的一座里程碑。它给音频节目的录音、制作、编辑、审听、播出以及栏目的编排、广告的管理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在加速广播数字化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突出了新闻的实效性,使广告管理更具有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录音档案是以声音为信息表达方式的档案材料。在档案馆中,领导讲话、座谈、会议等录音材料是馆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传统录音档案的数字化已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随着网络宽带的加大和音频压缩技术的成熟,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网络自动化播出系统由概念变成现实,这类数字传媒必然利用到珍贵的档案资源;  相似文献   

4.
主要阐述数字音频广播的特征和数字音频广播的节目制作,以及中国目前数字广播的发展方向。对于音频广播数字化的发展与定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广播节目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最后讨论了数字音频广播这项事业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广播数字化现在进行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重塑广播,广播焕然一新。有几家电台已经开通了数字音频库,并实现社区点播、节目互动、网络广播、移动广播等方面的运行。数字化在有线数字音频广播、地面数字音频广播、卫星数字音频广播、数字中短波广播中都有所作为。数字化使电台拥有了多种频率资源的权利。但是,目前尚缺少可以形成稳定商业模式的媒体内容应用设计。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拥有大、中功率的中、短波发射机和中、小功率的调频发射机。播出设备采用数字音频工作站,包括主用和备用二台播出站、二台直播工作站、慢速录音工作站等工作站点,当主用播出站(简称主播站)出故障无音频输出时,备用播出站(简称备播出站)能自动接替播出。为适应广播发展的要求,我台在原有10小时节目(以下称第一套节目,以中、短波发射为主)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套新颖的全天候24小时节目(以下称第二套节  相似文献   

7.
<正>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媒体业,也越来越成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将数字音频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可实现音频节目制作、播出全数字化、自动化。因而产生了基于PC机的数字音频工作站和自动化播出系统。该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广播电台的节目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播出已经多年,数字化播出的节目由过去的3套扩展到目前的9套。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近几年来对数字音频系统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包括更新服务器2次、更换磁盘阵列3次、升级应用软件3次,增加了数套不同功能的音频周边工作站及  相似文献   

9.
广播音频工作站使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广播电视局赠送我台的广播音频工作站系统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经十个月的运行,总体状况尚可,但也存在一些使用中的技术性问题,值得探讨。一、系统概述广播音频工作站系统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计算机软件实现整体系统的数字化。该系统包括:录制站、编排站、管理站和播出站四个部分,其中又包括音频节目录制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节目编排模块、节目播出模块、台长审听模块和多路音频信号超长时间录制和监测模块等六个功能模块。1、录制站是集节目录入、合成、节目分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工作站,由于录音存储的载体为电脑…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7,(6):F0002-F0002
江西省即将启动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目前,江西省广电网络公司已完成江西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演示平台的搭建。以及省网络中心机房数字电视平台的节目扩容工作。该平台由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数字音频广播平台、NVOD播出平台和VOD互动电视播出平台组成。可为江西省有线电视用户提供61套基本数字电视节目、45套数字付费节目和20套数字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11.
楼健飞 《视听纵横》2007,(3):114-115
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不少电台的节目制播方式在实现模数转换的同时,节目的存储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即由模拟音频节目资料存储转为数字音频节目资料存储。在这一趋势下,以数字信号为存储方式的音频节目资料库相应建立,它较模拟音频节目资料库无论是功能上、管理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从系统架构而言,凸现了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拓宽了传输、交换通路,为自动化播出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广播电台自动化播出系统发展迅猛,音频工作站逐渐成为广播电台主要的录制、播出手段。使广播节目实现自动化播出;建立办公自动化网络,实现电台稿件撰写、修改、审批、播出、行政办公、播出节目的记录、查询自动化流程,对会议室、机房等使用进行自动化管理势在必行。我台为适应事业发展。投巨资金,建成了数字音频编播网络和综合办公网络。  相似文献   

13.
音频的数字化就是将模拟的(连续信号)声音波形转换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二进制文件(离散信号)。数字技术使处理音频信息(记录、存储、播放)的能力大大提高,软件技术被引入到音频领域之中是音频技术的真正革命。一、音频资料的处理步入数字化时代随着宽带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音频压缩技术的成熟,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网络自动化播出系统等全新概念逐步成为现实,这类数字传媒必然利用珍贵的音频资料资源,因而需要对大量音频资料数字化;另一方面,以模拟信号方式记录的声像资料,由于其对记录与播放设备的依赖性,以…  相似文献   

14.
1.发展广播科技在上个世纪末出现了一场数字化革命,这场革命导致了开盘机时代的终结,众多的广播电台建立了自己的数字音频网络,在节目的采集、制作、管理和播出等方面开始全面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广播的运作方式乃至人员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移动采访设备的数字化步伐却落后于整个进程,已经引进音频工作站多年的电台仍在大量地使用磁带采访机,更多的则在为选购什么样的采访设备而发愁,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朱广峰 《声屏世界》2005,(12):70-71
我台是县级综合性(FM立体)广播电台。每天播出17小时,采用节目主持人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滚动播出新闻、信息、广告、文艺等内容。这些节目以往是用磁带录音机与MD机进行录制。由于模拟磁带录音机的特点。编辑困难、播放点不准时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播出质量。自2004年开始.我们运用计算机知识结合广播技术.参考有关资料,结合我台实际。引进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台使用的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成功应用于节目的制作和播出。  相似文献   

16.
一、质量是广播节目制作的关键在录播为主的年代,一档节目的完成要经过采访、编辑、播音、制作四个分工明确的步骤。制作是广播电台工作流程中重要的一环,并以一个部门的形式而存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从80年代到90年代以来,大时段、大板块节目开始风靡以及音频制作、播出等技术不断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从模拟制作手段到利用计算机对系统处理、制作及广播自动化方面,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我们对广播制作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现在,编辑、编者、主持人有时就是一档节目的制作人,从而把广播节目的制作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1.高质量的广播节目制作需要技术支撑制作是合理的安排声音、音乐、语言等素材,并且合成一档完整节目的过程,是节目产生的必要环节之一。制作有着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南通电台自1997年引进了精度高、实时处理速度快、编辑功能强、制作质量高的音频工作站和自动化播出系统以来,为电台的节目制作质量上新的台阶奠定了基础。三个系列台很早就增设了四个制作间,编辑记者、主持人普遍学习了音频制作和播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现在都能根据自己的要求自己进行制作,解决了许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制作设备已进入各部门办公室...  相似文献   

17.
余姚电视台播出数字化以后,监控机房要求能够完成QAM调制混合后的信号监测。监测对象为数字电视节目、数字音频广播和平移后保留的模拟电视节目。本文介绍了该监测系统的总体思路、技术特点及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武进广播电视台基于杭州联汇数据库平台对播出站点进行自主独立设计和开发,实现了音频自动灵活播出、音效快速点播、中央台自动转播等功能,使播出站点更加符合节目播出要求。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技术发展迅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广播技术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升,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本文通过从广播技术的节目录制和播出的发展、广播传输技术的发展、网络广播技术的发展、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的发展,理清了中国广播技术从弱到强的演变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模拟广播向数字广播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电脑音频工作站就是顺应这种时代变革的产物,各种性能优、功能齐、质量好和自动化程度高的数字化产品纷纷面市。一股采用数字音频技术和设备代替传统的模拟音频产品的浪潮.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推动下,正在我国广播界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