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进入三年级以后,学生的错别字明显多了起来.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没错别字的学生很少,尤其是在批改作文时,最令我们头疼的就是学生的错别字.而出现错别字的现象也很奇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写的错别字却大致相同.为什么学生会写错别字?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应对呢?  相似文献   

2.
读了高红梅老师发表在贵刊2012年第2期的一文《都是"强调"惹的错?》,高老师所举的错别字事例,我和同事们都经历过,很是烦恼。正如高老师所说,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我们把它复杂化了。我们习惯抓住错别字的错误书写加以强调,这种简单机械的强调,没有跳出"不能多一笔"(如"武"、"展"字)、"是‘士’不是‘土’"(如"吉"、"洁"字)的  相似文献   

3.
在东滩初中视导时,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上错别字比较少。他们究竟是怎样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呢?听老师们说:“要想学生少写错别字,教师自己必须先注意,要把正确的字教给学生,教师写错了,学生也会跟着写错。”这话很对。我们在别的学校就看到过这种现象:语文老师在黑板上把“欺骗”错写成“期骗”,学生在笔记里也就写成了“期骗”;物理老师把“电量”写成“电(?)”,学生的作业里也写了“电(?)”。东滩初中的校长告诉我们:“过去我们总是强调语文老师要注意消灭错别字,语文老师也的确做了不少  相似文献   

4.
刘日芳  刘日杰 《文教资料》2008,(21):136-137
错别字问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阐述了纠正错别字的意义、错别字问题的成因及纠正错别字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雷婷 《成长》2020,(4):63-63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关键,但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错别字现象不断的扩展,成为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同样也成为了老师和家长当前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因而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意识到小学生错别字现象问题的严峻性,积极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本文主要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出现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昕 《教书育人》2004,(12):16-16
那是1982年,我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按要求,设计了有关课程的教案。有一位热心的教授“审查”了我的讲义,在表示满意的同时,又很语重心长地指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我多次对传统理论提出质疑,但不少地方只有质疑,没有答案。特别是作为一个老师,对学生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答案……”这不好!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你不懂答案,你是老师,就要去研究嘛。不然,怎么叫解惑?!第二是讲义中有错别字,过去是学生可以有错别字,当了老师就不允许了:特别是要板书在黑板上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错别字真是令人难以捉摸的问题,老师不敢轻视,学生也是茫然不知所措。为了降低书写的错误率,为以后语文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错别字形成的根源,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黄耀明 《语文天地》2010,(10):74-77
为什么高考满分作文很少?有错别字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今年高考作文中。有些文采极佳,中心突出,论证详备,原可以得满分,只是因为有几个错别字而不得不扣分,殊为可惜。为什么有些作文得分很低?不少是因为有很多错别字。有的作文仅错别字一项就扣了20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据悉。错别字失分是今年高考作文的普遍现象.学生都错在了那里?为什么会错?怎样避免?这是许多教师和学生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阅卷中,特别留意了这些问题。并向其他阅卷教师征集高频错别字.以求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错别字     
庞梅梅老师带历史课,一次考试后批改试卷时,她发现学生田强把清朝的“清”写成了“青”。盛怒之下,庞老师在这道题的后面写下一道批语:“怎么连一些常见的字也写成了错别字!田强同学,你真是  相似文献   

10.
新接手的六(1)班写作突出的学生不少,但是让我诧异的是,不管成绩好坏,他们的错别字都特别多,而且错得千奇百怪。批改习作时圈画、修改错别字.对老师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正视并减少错别字?深入思考后,我决定在班上举行一场特殊的比赛。  相似文献   

11.
错别字     
《小学生》2003,(11)
庞梅梅老师带历史课,一次考试后批改试卷时,她发现学生田强把清朝的“清”写成了“青”。盛怒之下,庞老师在这道题的后面写下一道批语:“怎么连一些常见的字也写成了错别字!田强同学,你真是个大马户。”  相似文献   

12.
编者:蟑家滑绘图:撕马胱出版:作文分吸出版社定价:9,993,000元(以书中错别字一字千金总计)这本书写作的目的,是要分析一些有错别字的文章。但怪得很,书名却出现了一个错别字,那就  相似文献   

13.
陈学梅 《小学语文》2013,(12):18-20
错别字问题一直长期困扰着一线教师。弄清楚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对于提高识字教学成效很有帮助。笔者通过测验和问卷、访谈对一年级学生的错别字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基于调查结果,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就小学低年级学生出现错别字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14.
识字、写字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别字。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容易出现错别字的成因,并从语文老师层面出发,提出了纠正和预防小学生错别字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读了贵刊1992年第4期上刊登的李朝汉老师所写的《答卷中常见的错别字》一文后深受启发。为了力争减少和避免错别字的继续出现,笔者认为,除了使每位教师都知道在自己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使用错别字外,还必须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正是出于这一认识,本文就学生中常出现错别字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等问题作一些探讨,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6.
"最近,学生的错别字像爆芝麻一样都爆出来了。""可不是,每到听写词语,多是张冠李戴,全对的人寥寥无几!""唉!我好像不是在改习作,而是在改错别字,看习作就像是在猜谜语啊!"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最近的"热门"话题。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错别字真是层出不穷、防不胜  相似文献   

17.
错别字Bye bye     
2月22日睛汉字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记载着中国的历史,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天和汉字打交道,可当我们翻看自己的作业本时,也能发现不少的错别字。在我们与汉字交往的过程中,发现错别字很泛滥。大街上、招牌上、手机上、报刊上、电视广告上都会出现错别字,有形近字混淆的,有同音字代替的……  相似文献   

18.
汉字结构复杂,同音字多,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错别字。尤其是小学生,错别字更是"常见病"、"疑难病"。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针对性地提出了纠正错别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不少考生对自己的语文卷成绩很不理解,原以为卷子答得很不错,不想分数并不高。其原因之一,是今年的评卷标准对错别字扣分很严。有些填空、默写、翻译的考题,即使答案挺完整,仅因错了一个字,就没有分了;作文中三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我重点调查分析了今年考生的十五本考卷(其中重点中学二本,除缺考的考生外,共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学生写错别字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以为要解决学生写错别字的问题,首先要找出学生写错别字的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其次要加强汉字教学,使学生对所使用的汉字有较深刻的认识;第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消除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归纳起来,学生写错别字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