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辅导员》2006,(3)
小编:最近,杂志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说,《辅导员》杂志有一些栏目似乎没有必要,比如《升旗仪式讲话》、《少先队月历》、《队会主持词》这类资料性栏目,这些内容辅导员拿来就用,影响他们独立思考,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小编想请问朋友们,杂志的这类“拿来就用”的资料性栏目,是方便了大家的工作,还是束缚了大家的思维?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2月份正值学校放寒假,因此本期“升旗仪式讲话”就从辅导员的来稿中,选取了四篇内容不同的讲话,并请《少先队小干部》杂志社李玉红副总编进行了点评,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大队辅导员,组织“升旗仪式”是每周必须完成的任务。“升旗仪式”虽说是一周一次,可对队员来说,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要参加200多次!为了让“升旗仪式讲话”更好地发挥德育效果,我们学校在升旗活动中推陈出新,尝试了以下几点新做法: 一、推出“特别升旗仪式”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我们就推出“特别升旗仪式”,让“国旗下讲话”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比如,“国庆节”到来时,学校推出了由优秀青年教师任出旗手,校长和书记亲自升旗的“特别升旗仪式”!为了主持好此次升旗仪式,学校老师们接受了国旗班的严格训练,扛旗、踏步、接旗、升旗、形体等每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当教师们着统一服装,以标准的动作,威武  相似文献   

4.
升旗仪式小贴士前几天,有位新上任的辅导员来信,希望能就“国旗下讲话”如何选题、升旗仪式怎样主持等,介绍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二月份正值学校放假,本期的“升旗仪式讲话”就以此为话题,进行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04,(Z1)
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观摩各个学校的升旗仪式,浏览各种版本的“国旗下讲话”参考书,我们发现:绝太多数升旗仪式都是围绕历史事件和纪念日,通过国旗下讲话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应该说,选择这样的讲话内容是必要的,但绝不是惟一的。毕竟,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已成为过去,这些稍显遥远的历史场景,未必能让现在的孩子产生强烈的共鸣。如何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用队员身边的人和事,寓教于乐,提高升旗仪式的教育效果,是每一个辅导员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新时期升旗仪式讲话应该思考的问题。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实验小学少先队精心选择国旗下讲话内容,精心设计升旗仪式过程,突出德育主题,使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集时代性和实效性于一体,把少先队员带入了身临其境的氛围之中,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是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的通讯员,在纪念《辅导员》杂志创刊五十周年之际,2004年《辅导员》第7、8期,不但把我评选为"功勋通讯员",还以《忠诚四条汉》为题,报道了我和四位通讯员同仁的事迹。现已年近花甲的我,虽已退了下来,却对当好一个通讯员情有独钟,十几年来先后作《德育报》、《少年天地》、  相似文献   

7.
徐春艳 《学子》2012,(11):13-13
升旗仪式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在学校中已纳入到了常规工作。升旗仪式也越来越规范,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庄严升旗仪式中德育。为了增强升旗仪式中德育实效,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升旗讲话内容应贴近实际可以说升旗讲话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倾听效果,如何让其从耳中传入心中值得思考。当今社会信息发达...  相似文献   

8.
每逢周一或重大纪念日的早晨,地处连接市中心徐家汇的华山路旁,总能吸引一部分路人驻足观看或行注目礼——复旦中学近2000名师生身着统一的校服,整齐划一地站在旗杆旁,耳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目视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口唱激动人心、振奋精神的国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近几年来,复旦中学的德育可谓一年一个台阶。德育是否有实效取决于两方面的问题,即德育内容的选择和德育工作的方法。近两年来,我校重点抓了升旗仪式教育,得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获得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乃至全校师生的好评。对升旗仪式来说,我们认为实效性取决于仪式程度的规范和仪式讲话内容。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规范程序。主要抓好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和平日升旗制度。根据《国旗法》和《中小学德育章》的文件精神,学校决定把升旗仪式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来抓。明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嘉祥县疃里镇王集学校在全县“少先队工作量化评估”中连续20年名列第一。他们做好少先队工作的高招是:订好、学好、用好《辅导员》杂志。疃里镇有35个少先队大队,352个中队。为做好《辅导员》杂志的征订宣传工作,镇少工委与邮局商定,采取了“集订集送”的  相似文献   

10.
要重视国旗升旗仪式上的讲话邢先奇据粗略统计,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要听取国旗升旗仪式上的讲话就近400次。这是极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如何使“讲话”质量高,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并形成科学的系统性,我认为应放到以下几点:1.要...  相似文献   

11.
开学不久,校长找到我这个德育主任,说这学期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候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我也有同感。怎么办?立即采取措施:周一,在全校升旗仪式上,请学校少先大队的总辅导员在“国旗下的讲话”中帮助学生重温礼仪;周二至周五的全校近四十班的晨会课统一进行礼仪教育;课间,校园广播播放的是一些名人重礼仪的故事;学校的宣传橱窗和各班的黑板报开辟了“礼仪”专栏……我心想:多管齐下,这下总该有明显的效果了吧!可两个星期下来后,收效甚微!问题出在哪里?我在沉思。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在批改学生小练笔时,读到这样一段话: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知礼仪…  相似文献   

12.
近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2005年第九、十、十一共三期《辅导员》,感受很深。从封面上看,更突出了少先队特色;从内容上看,更突出了科学性;从发表的文章看,总体水平更高了。这些都是可喜现象。但是就城乡的比例看,还是城市内容较多,农村内容较少。这几个月,我在农村调研,和一些中小学校长、辅导员、少先队干部、教师、少先队员交流,他们的认识、想法、意见和《辅导员》上的要求,存在着很大差距,现将实情介绍如下: 1、中小学校长说:“近几年农村中小学的收费要按照学生人数上交县里统一管理,办公费、报刊费都由上级分任务,《辅导员》订不上。”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也是少先队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因此,《辅导员》杂志从创刊伊始,就肩负着报道辅导员中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人物、展示他们的精神风貌、宣传他们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反映他们心声的光荣任务。1979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辅导员》  相似文献   

14.
提到升旗仪式,我就有些惭愧。学生们总觉得升旗仪式形式多于内容,不说让他们能学到什么,能坚持不讲话、不乱动我就很满意了。我采取过很多措施:比一比谁站得直、谁听得认真,和升旗手比能干……可效果都不太理想。学生思  相似文献   

15.
业师·人师     
作为《辅导员》的一位热心读者,我长期受《辅导员》的恩泽。她栏目多、内容新、品位高、形式活,使我在三年的少先队工作中受益匪浅。可以说,《辅导员》杂志既是我业务上的导师,也是我道德上的人师。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辅导员》2005,(2)
郭燕(654800,云南省思茅市墨江县城小学):在我心目中,《辅导员》杂志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2004年,我们共同迎来了“母校”50周岁的生日,我这个远在西南边陲的学生向它表示真诚的祝贺。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记得两年前,我刚调人现在的学校,就走上了大队辅导员的岗位。从来没有接触过辅导员工作的我,一时间不知从何下手。当我在大队部发现书柜里摆放着的《辅导员》杂志,打开它的刹那,就被它吸引了。看着它,我慢慢学会了如何做好  相似文献   

17.
一眨眼,《辅导员》创刊五十周年了。虽然说半个世纪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我个人来说,从1958年开始担任少先队辅导员起,《辅导员》已陪伴我走过了大半生。我就读宁波师范学校二年级时被附属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当时,我很喜欢这项工作,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听说有一本少先队刊物叫《辅导员》,却没机会读到她,一直到我参加工作后才有幸与她结识。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浙江省上虞市百官区校任教,同时担任了学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我的手里有了一本《辅导员》杂志。1963年,《辅导员》杂志传达了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就好比小船航行在大海上看到指路明灯,我校的少先队活动围绕着“学雷锋,做好事”,开展得轰轰烈烈。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两名少先队员的事迹上了《上虞报》:王燕南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初期近十年的《辅导员》杂志编辑生涯,是我难以忘怀的一段人生经历。在团中央书记处的直接领导下,由于全社同仁的努力和全国少先队工作干部与辅导员的支持,《辅导员》杂志的发行量突破了23万份。人们赞誉她是少先队“权威的声音、知识的阵地、信息的窗口、辅导员的朋友”。回顾这十年的实践,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创新”二字。  相似文献   

19.
举行升旗仪式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使“国旗下讲话”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辅导员必须做到“五要”: 内容要精。“国旗下讲话”的主持人一定要精选所讲内容,这些内容除了要有教育意义外,还必须是队员最感兴趣的话题。因此,主持人可围绕国内外新闻、英模故事、历史事件、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等,精心选择队员爱听、愿听、想听的内容。事理要明。“国旗下讲话”是为了向学生说明一个道理,弘扬一种风格,发扬一种品质,学习一种精神。因此,讲话内容切忌空洞抽象,一定要道理明晰,事实充分,证据确凿.做到以理服人。形式要新。“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应富于变化,具有新意。如讲话人既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是优秀少先队员;讲话方式既可以是一人讲,也可以多人讲;讲话的体裁可以是诗朗诵,也可以是相声小品,将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2004,(Z1)
少先队事业是《辅导员》杂志的根,少先队工作是《辅导员》杂志的魂,在《辅导员》杂志这片沃土上耕耘,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我的追求于是无怨无悔,我的生命于是厚重丰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