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华侨华人因素、文化和价值观因素、领土争端因素、东盟某些内部运行机制因素、经济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化解这些不利因素,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成为许多人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卢山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5):119-122
在网络化的环境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服务的有力支撑。当前,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格局依赖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信息服务有利于优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改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发展的增长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信息保障体系尤为重要。要合理布局信息服务体系;加大信息服务机构和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加强信息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云南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将对云南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给云南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将是历史性的和多方面的。同时 ,也给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作为东盟近邻的云南省应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 ,积极推进双方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4.
牙曼莎 《考试周刊》2013,(99):158-159
自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潮流趋势。我国的国际交流和贸易日益频繁,像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为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急需一批具有国际理念的复合型外语口译人才。教师要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作者介绍在泰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4):116-122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主要的区域经济体,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协调税制以消除贸易壁垒和避免双重征税。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税制结构有较大协调空间。"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自贸区各国的税制结构、税收优惠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税收协定等国际税收协调机制都有待完善,因此应当从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税等方面共同促进各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间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一带一路"战略目标铺平经济与法制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同东盟的关系历来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际形式的变化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较之以前更加密切。文章以近些年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崛起”战略为契机,试就中国与东盟关系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以及中国应采取何种策略微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广西-东盟物流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以及“第三利润源泉”,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的背景下,对广西-东盟物流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理性看待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Trade Area).但从1993年以来,中国对东盟连续12年出现贸易逆差,并且一直成扩大趋势.理性看待这一现象,对中国和东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贸易逆差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挑战体现在:政府必须对文化产业和市场管理政策进行调整,以及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具有潜在的影响,给文化生产单位带来生存压力等;机遇在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单位转变观念和解放思想,有利于广西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通过阐述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对广西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辨证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文化认同带来的文化交流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0.
黄祖江 《高教论坛》2011,(6):112-113,116
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及对广西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阐明了广西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东盟"知识课程的必要性,并针对广西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东盟"知识课程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和东盟之间的文化交流日渐深入,孔子学院、学堂在各国纷纷成立,华语教学的规模逐年扩展,东盟逐渐兴起一股华语学习热情。然而一些国家曲解了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华语的推广性质,把华语传播等同于文化帝国主义入侵。在此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华语语言传播性质及其历史发展特征,并揭示华语的传播是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是东盟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不断演进,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由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在对中国及东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速推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不断演进,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由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在对中国及东盟乃至全世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速推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10年内能否实现既定目标,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东盟自身的先天不足、中国与东盟之间存在许多经济和非经济制约因素、同域外国家的关系、主权问题以及具体谈判问题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帮助东盟发展,协调好域内外国家的关系,妥善处理好主导权问题,并遵循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借鉴其它贸易区建设经验,从而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共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东盟在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针对广西在此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和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区域文化特色和高职院校发展前景等多个层面论证了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可行性,提出广西高职教育在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机遇中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南宁商务成本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南宁商务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比较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南宁商务成本的提升效应和积极效应的前提下提出了优化商务环境的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国际时政     
1.第十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于2007年1月14日在菲律宾宿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东盟10国领导人出席会议。温家宝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中国-东盟关系的新篇章》的讲话。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东盟10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与东盟10国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18.
《世界教育信息》2008,(9):87-88
7月26日,由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办,来自东盟国家和澳大利亚的33所国外高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秘书处等14个机构以及国内多家高校参加了本次活动。“交流周”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东盟国家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高教合作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教育展、中国-东盟青少年夏令营和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底,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在美国陷入困境的同时,欧洲国家也深陷债务危机,在全球经济寻求复苏而乏力的形势下,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却让世界瞩目,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而其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显得尤为突出.文章通过阐述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历程,从双边贸易额、贸易地位以及贸易商品结构三方面详细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从中找出中国与东盟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玉成 《广西教育》2013,(35):4-6,23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性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参与国际化进程,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应立足双边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积极确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战略取向,即以语言教学为平台,不断拓展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新内涵;以文化认同为教育合作的着力点,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和谐发展;以平衡知识要素为教育合作重心,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