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天,我国包括课程教学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必须是面向素质教育的,必须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所以,要使课程改革能够稳步发展,需要靠两对强有力的翅膀,其中一对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而这,也已经被全体教师所认可。教师们也把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上。然而,深入观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育的每一堂课,  相似文献   

2.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面发展,面向未来发展的原则。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革新传统的观念和看法,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教育改革必须是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信息技术课是教育部面向新世纪,为培养和提高全民素质而设定的新课程。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文 《上海教育》2001,(4):41-45
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事业,是迎接激烈国际竞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教育应该成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从而置身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正是基于对教育的这样一种认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迎接知识经济的战略性决策。为此,我们认为,今天我国包括课程教学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必须是面向素质教育的,必须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面向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简要地对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冯宝兴 《新疆教育》2012,(20):146-146
作为21世纪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信息素质教育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同时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初中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这样初中生才能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正确地判断信息、快速地获得信息、技术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从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尚平 《学周刊C版》2011,(8):202-202
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新视点,同时也是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课程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那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应如何有效应用?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在此我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略论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本文立足于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制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效益的若干因素,并指出信息技术应对新课程改革要在硬件环境、软件平台、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三大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教育改革必须是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分别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且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整合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必然向素质教育转轨。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面向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简要地对面向素质教育的信息技术教育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庄丽馨 《辽宁教育》2005,(5):20-20,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笔者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学、运用教材等几个方面内容,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及面向未来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提出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其实践与改革内容,希望促进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类型。它的实施对发展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我国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挑战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对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开展中,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面向素质教育,把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是学生认知的起步时期,从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课是国家教育部面向新世纪,为培养和提高全民素质而定的新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作为本课程教师,我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  相似文献   

18.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学科地位并对有关课程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课程。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朱小琴 《考试周刊》2011,(71):55-56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和重要内容。为了顺应新时代的教育现状,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课程整合,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了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