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中国的漆艺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产漆最多,用漆最早的国家.从原始的髹漆到融入文化内涵的漆艺,从依附于器物表面的漆艺演绎成独立观赏性的漆画.漆艺在继承中不断拓展,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活跃于当今国内美术界.  相似文献   

2.
胡海 《职教论坛》2012,(35):64-65
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是现代艺术与我国传统髹漆技法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探讨了在进行现代漆画创作时,如何从传统漆艺的美学观念中汲取精华并与现代艺术观念融合,如何认识主要材料大漆与合成漆的地位,如何继承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以及现代漆画中新工艺、新技法的试验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漆与大漆相应而衍生的漆之工、漆之艺构成了积淀着丰厚传统文化的漆工艺.漆画是在传统漆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创作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绘画形式.这种绘画形式发展到今天已具有多元化的态势.有人认为,传统漆艺束缚了漆画多元化发展.对此问题的理解是继承传统漆艺文化与漆画的多元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依相存的;传统漆艺文化是漆画多元发展的基础,漆画多元发展促进了传统漆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漆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种。它与传统漆艺在其材料和技法,表现形式上都有相似的轨道,同时也有着根本的区别。现代漆画应该在吸取传统漆工艺精华的同时,着力于表现当下,表现人文,努力开拓技法与材料的时代性,开创现代漆画广阔无限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于漆工艺,从大学期间学习的漆工艺基础、立体漆艺、漆画三门课程中,对于漆艺的技法有了一些基础性的认识并进行了一些实践,而漆艺史的学习又让我从理论层面了解和重新认识了漆艺.漆艺,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而成就了灿烂辉煌的漆艺文明.而我作为一个漆艺的学习者,只想对于漆艺在今天社会中的现状谈一些自己浅薄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漆艺在世界化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漆艺史上有许多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国人用漆的历史也几乎与整个明史一样久远。我国近代的漆器和漆画装饰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各种漆画风格共同发展,并在各种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形成多种艺术共同发展的局面。漆画丰富了世界化宝藏,漆画必将进一步赢得地位和唤起人们对其应有的尊重,并作为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重新走出富裕了的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漆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漆器工艺和现代绘画相结合的新画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的出现与发展是漆艺史上的重要转折。漆画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特殊性,使其产生含蓄、深邃、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具有含蓄美、质材美等审美特征。漆画的创作不仅需要一般绘画艺术所应具备的条件,更需要汲取传统髹漆工艺,掌握漆的语言,使它们有机结合,从而充分体现漆画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漆艺”在我国旧称“漆工”、“漆器”。漆在我国应用很广而且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证明,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我国就已开始制造和使用漆器。“漆工”和“漆器”是指制漆、用漆这一工种或行业,直到建国初,我国对这一行业仍沿称为“漆器”。“漆艺”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漆艺先驱雷圭元先生为了将已经日渐凋敝的漆工艺重新振兴起来,而首先提出了“中国漆艺”一词,并得到全国的漆艺家的认同。“漆艺”一词内涵很大,它包括以欣赏为主的漆画,也包括以实用为主的漆器和漆木家具以及兼有鉴赏和应用价值的漆屏风之类。从漆艺中脱胎而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漆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漆画创作体现了传统文化性和现代创新性的统一,漆艺传统的丰寓积淀和深厚内涵、别具建立审美意义的风格以及“以大观小、漆外求漆”的胸襟构成了漆画的传统文化性,而漆画的现代创新性应遵循两个基本准则,把绘画性与工艺性结合起来,注意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和题材的广阔适应性,努力创构融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于一炉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从具体的"漆艺语言基础,漆画基础语言,漆画综合语言,漆画个性语言"角度,结合中西哲学美学画学及当代艺术视界,剖析了中国漆画家程向君在艺术实践中激活传统漆艺技法和现当代艺术学术因子、激活历史与人文理想,使漆画从工艺与实用艺术为主上升到纯艺术领域达到当代新高度,使中国漆画从现代走向当代,从民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抽象主义绘画是抽象主义画家以自己的理性感知,通过构图,点、线、面以及色彩直接因素,创造形式美德,表达自己情感。漆艺的特殊材料与独特的工艺为在漆画这个领域探索抽象主义表现方式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现代抽象性漆画应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吸取精华,融入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意识,利用漆特殊艺术语言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2.
漆艺的生命力与魅力源于它七千年的文化积淀——这是蕴育当代漆艺的土壤.发展当代漆艺,就要在获得漆文化认同和借助大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漆文化,并进一步扩大漆语言的渗透力,在漆艺普及教育的大氛围下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许令令 《现代教学》2015,(Z1):120-121
漆艺发源于中国,中国漆画是中国民族绘画的新创造。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进入了儿童创作的最佳时期。漆画中的综合材料及技法、手工与绘画的运用,既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审美感觉趋于多元化,学生更能体会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本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个性化发展的宗旨,我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了"漆画世界"工作室,构建了一个发现、传承与创造的充满欢乐的漆画课堂。一、从整体上开展漆画教学的有效措施我校要求学生既要继承还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4.
漆质与漆艺的视觉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材料的个性决定了它们在艺术实践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及手段,成为作者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潜在语言。天然漆的发现,到漆的应用及漆的审美过程,就是漆艺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事漆艺创作,应该了解漆的物质特性和视觉美感。漆质与漆艺的视觉美主要表现在漆艺材料的自然美和制作的工艺美,只有当作者的构想与其载体——漆,完美结合时,作品才会散发出无穷魅力。因此,漆物质美和特性对于漆艺创作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漆画是中国传统漆艺术的新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绘画的新创造,它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走进高等艺术院校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中国漆画艺术的日渐繁荣促使我们对高校现行的漆画教学体系进行重新的审视与思考,文章从漆画基础教学的经验入手,着重分析漆画基础中学生对漆艺术理论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对漆画材料和工具的认识,对髹饰工艺和制作技法的掌握,以及对漆画作品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邹红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4):121-125
漆画是在传统漆器装饰艺术基础上产生的新兴艺术门类。通过梳理中古时期、明清近代,乃至当代中国漆艺术发展轨迹,可以展示漆器、漆画一脉相承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国门开放,信息畅通,使中国漆艺术界呈现出流派纷呈、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精神文化的多元性。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当代的中国漆画的源头仍归属于古老的漆艺术,创作者应在此基础上,坚持传统功力的修炼和与时代精神结合,才有可能创作出成功的漆画作品。  相似文献   

17.
感受漆画     
漆画的生命力与魅力源于它7000年漆艺文化的积淀--这是蕴育漆画的土壤;源于它表现技法的丰富与恰当的使用--这是传达漆画的媒介;源于它独立的审美功能--这是探索漆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林晨 《海南教育》2014,(10):23-24
从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秦汉漆文化的繁荣,再到明清漆艺的千变万化,中国漆艺走过了7000年辉煌灿烂的历程。中国古代的漆工艺水平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古代,漆艺是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众多的生活用具由于得到漆的霖涂和描绘,在实用的功能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审美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湘南学院学报》2018,(6):98-101
漆画脱胎于传统的漆饰工艺,具有绘画性和工艺性双重特征,就风景漆画而言,无论在题材的建构,还是形式感的营造,或是在视觉意象的构建上,其创作的内涵有着深刻的自然情怀和人文情怀,两者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并依托漆画的材料特性和表现特性,使得风景漆画呈现出色调深沉浑厚,意境瑰丽雅致的艺术美感,这种美感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当代漆艺的市场性进行分析,以漆画和漆器作为例子说明,对如何展现当代漆艺的艺术价值、如何提升漆艺的市场采取的相应措施,使之能顺应当代艺术品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