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辉 《内江科技》2014,(2):80-80
<正>套管损坏一直是困扰油田开发的严重问题之一,严重制约着油田的生产与发展。找准引起套管损坏的主要矛盾并有效的解决此矛盾对于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注水开发效果较好的区块更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进一步开发,勘探与钻井技术进一步发展,套管钻井技术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尤其是通过勘探开发的结合,人们对地下油藏认识进一步加深,从钻井成本、工期、地下油气层的污染角度,套管钻井技术有着较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八面河油田随着开发的深入井况日益变差,由于套管损坏严重给油田的开发和生产带来极大影响.本文对套管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崔红红 《内江科技》2010,31(3):68-69
目前,胜坨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综合含水越来越高,针对老油田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油田的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注水已成为油田开发补充地层的主要开发方式。为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注水开发的效果,势必要细分层系完善注采井网,改善水驱动用状况,只有通过配套分层注水工艺来实现。而注水井注采调整工作已成为老油田高效稳产开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智能找堵水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思欣 《内江科技》2009,30(4):88-88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多层合采因层闻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等严重制约了油井潜力的发挥,而机械找堵水工艺技术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对非均质油藏实施分层开采的重要工艺技术措施之一,也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正确认识地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套管损坏影响油田的持续开发,随着水驱油田开采时间的延长,受工程和地质因素的影响,油水井套管损坏有加剧的趋势。通过对几口典型套损井的原因分析,提出开发过程中加强套管保护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油田开发的各个不同阶段,经常需要了解油水井中套管的损伤、腐蚀及内径变化情况,射孔质量,管柱结构;检查套管外水泥胶结质量和管外窜通位置;判断出水层位;评价压裂酸化及封堵效果等。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测井来获得。因此,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套管外流动检测技术进行了越来越深的研究。本文着重对几种现场常用的套管外流动检测测井方法及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东英  王强  辛维君 《内江科技》2013,34(5):143+33
利津油田开发已经过47年的历程,随着开发时间延长,许多井井况出现问题,注采井网完善性变差,控制程度变差,影响开发效果。特别是近10年来,措施力度加大,单井作业频次增大,注入水质变差,断层运移等原因加大了套管损坏力度。本文从油田套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阐述,并给出预防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开发的各个不同阶段,经常需要了解油水井中套管的损伤、腐蚀及内径变化情况,射孔质量,管柱结构;检查套管外水泥胶结质量和管外窜通位置;判断出水层位;评价压裂酸化及封堵效果等。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测井来获得。因此,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套管外流动检测技术进行了越来越深的研究。本文着重对几种现场常用的套管外流动检测测井方法及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铮 《科技风》2013,(10):123-124
随着时间的推移,陕北油田套损井的数量逐年增加,影响了油田的开发及生产。40臂井径成像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的对套管状况进行检测,确定套损位置和套损程度,为进一步的补救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油田的高产稳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曹鲁 《内江科技》2006,27(3):145-145
文东油田具有高温高压、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在注水开发的后期,层间矛盾十分突出,油井供液能力两极分化。本文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对在文东油田开展分层堵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昌利 《金秋科苑》2010,(20):104-104
套管损坏一直是困扰油田开发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油田的开发水平及其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孤东油田油水井套管损坏情况,从套管损坏的影响因素、形态、规律和套变机理等分析研究中,提出了一些经济可行的套管损坏预防方法。即制定合理开采方式减少油水井套损的发生,严格施工质量,减少人为诱发套损因素。  相似文献   

13.
蔡智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339-339,333
油田长期开发造成套管损坏井给井下作业带来很大困难,各种因素导致的油水井套管损坏日益严重,影响部分油田的正常生产,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和经济效益。利用小套管二次固井工艺,在因套管损坏而报废的油水井上,采取封堵、打通道措施,全井或部分悬挂小套管后,采取延时固井法封固环空,达到恢复油水井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长期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套管损坏井给井下作业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影响到油田的稳定生产,因此,修复套管损坏井已成为油田开发中一项重要任务。小套管一次固井已经成为治理套损井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论文主要围绕小套管二次固井工艺、小套管井相关管、杆、泵配套技术以及其在油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徐志虹 《内江科技》2008,29(2):133-133
在注水开发后期出现的地质问题及套管的损坏,制约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针对工区所属区块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对影响封堵一次成功率主要因素的分析,研究制定了包括加强对封堵井段认识、堵剂优选、前期配套施工、科学合理封堵方案及对封堵效果跟踪评价的改进方案。自2006年5月 ̄2006年11月在不同类型的封堵井段应用了10口井,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澄圣  钱安华  蒋莉 《内江科技》2007,28(11):116-116,146
YJB油田1998年10月投入开发,1991年投入全面注水开发,通过细分层开发及整体压裂改造,油田开发得到改善。2004年油田根据开发中动静态矛盾突出,进行了陀螺测斜,落实了构造及井网状况,此后进行了综合调整,平面上完善了注采井网,纵向上进一步细分层注水,油田开发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铁路通过油田及煤矿区,线路走向需保证铁路安全并兼顾矿区开发等因素,文章通过优化线路走向,既保证了铁路运营安全,又避免了铁路建设对油田及煤矿开发的影响,合理解决了铁路建设与油田及煤矿区开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宋鸿斌 《内江科技》2013,34(1):144+149
孤东采油厂所辖主力油田—孤东油田于1986年按照"储量一次动用、密井网、细分层系、高速开发"的原则投入开发,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调整潜力愈来愈小,储采矛盾日益突出,产量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勘探上面对探区面积小、探明程度高、勘探对象日趋隐蔽和复杂的地表条件对勘探的制约,难度和风险不断加大。开发上面对整体进入特高含水期、高采出程度阶段,自然保护区对开发生产影响比较大;资源有效接替矛盾突出,产量接替难度大;老区调整挖潜难度增大,开发矛盾比较突出;化学驱单元接替阵地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通过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提高储量动用率和油田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实现了油田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振勇 《内江科技》2010,31(3):91-92
黄沙坨油田是裂缝性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储层属于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裂缝、孔隙等发育的程度、状况控制着油井的生产状态。本文介绍了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并从油藏裂缝发育状况、驱油效率、采出程度、注采井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黄沙坨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并对火山岩油藏水驱规律、油藏动态变化取得了全新的阶段性认识,进一步完善了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评价体系。针对注水开发中存在的矛盾,通过控制注水强度、完善注采井网,延缓底水锥进造成水淹,调整和缓解油田开发矛盾,对指导油田下步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同类型油田注水开发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之后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层内下半绕丝生产工艺采油,挖掘层内中上部剩余油潜力的技术。解决特高含水期层内矛盾,通过实验,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