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如火如荼;在科学的殿堂里,女科学家值得被关注。她们的研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她们的成就被万千女性看在眼里,以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更多女性投身科学。设立女科学家的"专属勋章",不仅能够对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产生积极作用,更推动了社会公众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观念改变。  相似文献   

2.
正4月14日,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女科学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中如何更好发挥女科技工作者作用,引导鼓励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展开讨论。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女科技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全国女科技工作者的群众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女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全国妇联的团体会员,办事机构挂靠在中国科协。协会现有会员15551人,单位会员31个。近年来,协会集聚了一批优秀的女科技工作者,成立了组织发展、会员服务、科普与文化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青年女科技工作者五个工作委员会。协会竭诚为科技女性服务,开展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和科技论坛活动。  相似文献   

4.
建设女科技工作者组织,打造女性发展平台,对进一步释放女性人才红利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科技女性平等和全面发展的国际通用做法。为了解我国女科技工作者组织建设状况,本研究对中国科协所属210家全国学会和31个省级科协开展问卷调查和网络信息采集,并对13家全国学会女专委会和6家省级女科协组织的负责人开展座谈访谈。研究发现,全国有超过半数省份建立了省级女性组织,且13.3%的全国学会下设了女专委会或女性分会等组织。但在女性组织的人员构成、经费支撑、活动组织的系统性以及组织影响力等方面仍有待提升。针对以上情况,本研究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女科技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在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仅保留的8个奖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概况,统计了2004—2015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88名获得者的年龄、地域等基本信息,并对获奖者后续调查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我国妇女发明创造活动方兴未艾王文光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妇女在科技工作中的作用,并且鼓励和扶持她们进行发明创造。事实证明,一大批妇女科技工作者在工业、农业、生物工程、医药卫生、军工、环保等行业以及管理工作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统计,1994年我国的女科技...  相似文献   

7.
《学会》2016,(11):11-12
正9月26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女科学家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科技女性责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陈至立,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在团结动员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女性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近年来,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协会组织重大活动约40多场,直接参与服务的女科技工作者达600人次,其中教授研究员占80%以上,院士约50人次,受众上万人;地域涉及全国约30省市,企业与院校近百余所。  相似文献   

9.
重大事件     
正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陈至立出席论坛并致辞本次女科学家高层论坛对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激励和引领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向世界科技强国目标迈进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女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女性工程技术人员是促进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反映企业女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现状、破除她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阻碍,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研究发现,女性在工程技术领域所占的比例持续提升,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女性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仍需进一步发展,她们在职业发展上评价较低、专业能力发挥不足、仍面临不公平的对待。国家和组织层面对女性工程技术人员政策关注不足,男性对女性存在能力、性格和成就偏见,养育和家务劳动的社会分工,女性退休年龄的设定,社会激励不足等均是制约女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结合女工程技术人员的呼声,本研究提出了七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学会》2007,(9):F0002
妇女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邓楠在致词中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中外女科学家围绕妇女与科学相关的各种问题进行研讨,深入交流,启迪思想,增进了解,有助于促进女性科学家学术地位的提高,有助于促进社会更加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和贡献,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女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她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女科学家走向世界,也衷心欢迎各国的女科学家更多地到中国来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妇女科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熊晓晓 《今日科苑》2023,(12):17-25
随着2023年诺贝尔奖的陆续揭晓,女性科技工作者再次成为科学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考里科等3名女性科学家的获奖,表明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参与度正在显著提升。随着全世界女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女性科技工作者面临社会性别偏见、科技参与和机会的不平等、内部结构不均衡、家庭工作平衡等挑战引发更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女性科技工作者,通过各类政策和措施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建议未来进一步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权益保护,为培养更多中国女性科学家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6日上午,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女科学家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科技女性责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陈至立,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崔郁出席  相似文献   

14.
女性科技人才是促进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社团本应是女性科技人才聚集的地方,但是由于受到科技社团自身发展机制、性别盲视、女性自身和历史等方面问题的影响,科技社团中的女性存在数量比例较低和地位偏低的问题。建议科技社团积极吸纳女性会员,保证女性在科技社团不同层级中占有合适比例,鼓励和倡导在科技社团中设立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4月6—9日,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以下简称女专委会)在陕西省延安市、榆林市组织开展女科学家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国科协副主席、女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等女专委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奖女性获奖者代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代表、陕西省女科技工作者代表、基层"三长"代表等20余位科技工作者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由女专委会主办,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联合陕西省科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对女性科技工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的男性科技工作者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女性科技工作者选择科技职业的时期和影响因素以及其能力发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大范围调研,分析了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揭示其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女性科技工作者科研兴趣较高,依赖团队合作,良好的家庭背景可促进其成长,当前的家庭角色限制了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发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会》2020,(4)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两手硬、两战赢的关键时期,恰逢"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简称"女专委会")审时度势,及时以公开信的方式与广大女科技工作者进行对话,向广大女科技工作者致以不一样的节日问候和祝福,加强了女专委会和女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增强了共同携手聚力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1月,有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生命科学中的女性"论坛(Women in Life Science)在京举行。论坛由共同主席加州理工学院生物与生物工程系教授Alice Huang和组委会副主席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曹晓风主持,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在大会致辞,协会常务副会长、中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10,(11):25-26
作为每年中国科协年会的一项特色论坛,女科学家论坛就像是一场全国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家庭会议”,而今年又恰逢同期举办第三届中日韩女科学家论坛,众多日韩女科学家聚集福州,与我国女科学家共议“女性科技人才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