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听话的火柴     
读一读:通过实验,懂得外力能使水的压力改变。找一找:细口小玻璃瓶一只,火柴一根,橡皮泥少量,水。做一做:⒈把小玻璃瓶里装满水。⒉用橡皮泥包裹住火柴头,使火柴能竖直悬浮于水中。⒊用拇指按住瓶口,并使拇指能触到水,不留空隙。当拇指用力下压时,火柴就沉入水底;当拇指的压力减轻时,火柴又从水底上升。这样不断改变拇指压力的大小,火柴便听话地上升、下降。想一想:为什么水的压力增大时,火柴就会下沉呢?因为火柴梗(ɡěnɡ)是用疏松的木头做的,含有空气,当拇指下压使水的压力增大时,火柴中的空气受到挤压体积减小,使火柴的密度增大,于是火…  相似文献   

2.
材料:核桃壳、橡皮泥、火柴棒。制作方法: ①把橡皮泥搓成长条,一段弯成圆环做花篮底座,一段弯成半圆形做花篮提手。②把半只核桃壳粘在环形底座上;把半圆形橡皮泥  相似文献   

3.
小学自然第五册"沉浮的秘密"一课,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思路是好的,但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存在这些弊端:团形橡皮泥船在水中占据的空间和船形橡皮泥在水中占据的空间,学生难以分辨出谁大谁小;在水中称船重,难以称准确,即使是同一橡皮泥船,学生称出它在水中的重量很难统一。为此,对教材上的这个实验作如下改进,使实验容易做,现象更明显。  首先,取两团等重量的橡皮泥,把它们均制成底面为2cm×2cm长方体,一团为实心,另一团为空心。  其次,将制成的两个方形的橡皮泥分别放入水中,发现实心的沉入水中,空心的浮在水面,用彩笔…  相似文献   

4.
不倒娃     
教学要求:学习搓团橡皮泥或粘土的技能,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泥工板,橡皮泥或粘上,火柴棒。教学过程: 1.教师示范,边做边说:“上节作业教小朋友搓了面条,  相似文献   

5.
做做玩玩     
有趣的泥塑动物材料:彩色橡皮泥、火柴棒、牙签、泡沫板、彩色即时贴等。制作方法:1.取两块大小不一的橡皮泥,分别搓圆(或者一块搓成圆,另一块搓成椭圆)后,用牙签棒将它们接插在一起(图一)。2.用即时贴剪出该动物所需的耳朵、眼睛、鼻子、尾巴、胡须、翅膀等,装饰在适当的部位。动物的四肢可用火柴棒插入替代(图二)。  相似文献   

6.
陈晓秀 《下一代》2014,(3):21-21
正相信大家都在电视上看过潜水艇。值得自豪的是,中国的潜艇技术在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这对保卫我国的海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潜水艇能下沉、上浮,我们一定会感到十分奇妙。它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做个潜水艇的模拟游戏,去探索它的奥秘吧!1、准备材料塑料笔帽一只,橡皮泥一块,空饮料瓶一个,水。2、实验步骤(1)把橡皮泥粘在笔帽底部。(2)把空饮料瓶里罐满水,把笔帽放进瓶子里,然后拧紧瓶盖,不让它漏气。(3)双手用力挤压瓶子,使瓶子扁进去;再松开手,使瓶体恢复原状,不停地重复这  相似文献   

7.
水中的蜡烛     
材料:蜡烛、火柴(打火机)、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无色透明的玻璃杯、橡皮泥和清水.  相似文献   

8.
好玩的空气     
空气杠研羔把一个瓶子放入水里使它灌满水。在水灌入瓶子时,你会发现什么?(空气气泡被挤了出来) 2从花盆中取少许泥土放入水中,看一看泥土中有没有空气。(有) 3.把一杯水放在热的地方约1小时,你会看到什么?【水中升起一些小气泡或小气泡集结在杯子的四壁)在水变得越来越热的情况下,一些气泡跑到空气中。在水开时,许多大的气泡跑了出来。【说明水本身就含有空气) 空气寓妥空飓吗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瓶,一个漏斗,橡皮泥,大头针或铅笔。}作:将一个漏斗放八塑料瓶颈,用橡皮泥把空隙封严。你会惊奇地发现水没有流入瓶子里。t泥上扎一小孔(让成人帮…  相似文献   

9.
小艾 《高中生》2010,(4):54-54
用橡皮泥将3根火柴的头连起来,很容易连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右图所示。现在用同样的方法。如何将9根火柴连成7个等边三角形呢?  相似文献   

10.
<正>一、当量筒用——测量精确、操作简便1.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有四篇课文都涉及到测量物体"排开的水量"的实验。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中测量"排开的水量"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再把橡皮泥做  相似文献   

11.
<正>实验准备:500ml空饮料瓶一个、食品级小苏打(碳酸氢钠)1.5g,食品级柠檬酸1.5g,白糖适量,果汁适量,冰块若干,凉白开适量。实验原理:汽水也就是带有气体的饮料,我们平时喝的可乐、雪碧,都是在汽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制成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二氧化碳原料以及把它充入水中的设备,但我们可以借助化学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2.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的重点内容是建立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概念。使用书上的方法,取一个烧杯,在烧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烧杯中,观察实心团排开的水量,然后依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观察测量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发现学生实验后误差极大,学生小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一、表二:  相似文献   

13.
您家中有空饮料瓶吗?您可以把它们做成可爱的动物宝宝,摆在宝宝的房间,他一定会喜欢的!材料工具:空饮料瓶、彩色卡纸、记号笔、双面胶、水彩颜料、剪刀等。制作要点(以熊宝宝为例):⒈用彩色卡纸做成圆锥形的帽子,粘贴在饮料瓶顶部。⒉将彩色卡纸剪成长方形,粘贴在瓶子中部当熊宝宝的身体。  相似文献   

14.
在浮力教学中 ,常见一些教师用 1 .2 5升的透明大饮料瓶来演示潜水艇的浮沉 (或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其具体做法是 :取一化学实验用的滴管 (或其它替代品 ) ,将滴管尾部的橡胶头取下后 ,把一个用泡沫塑料削好并染上醒目颜色的小球放入其中 ,再将橡胶头安装上并吸入一定量的水 ,使之刚好在水中呈漂浮状态 (制成浮沉子 ) ,然后将其投入装有90 %水的饮料瓶中 ,旋紧瓶盖 (确保不漏气 )。这样即可进行实验了。通常我们见到该实验的教学过程一般是 :首先 ,引导学生根据浮沉子在饮料瓶内的水中呈现的漂浮状态 ,说出它受几个力的作用及这几个力之…  相似文献   

15.
最近,学校正在组织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我有幸听到了一位年轻老师的自然课,深有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做实验,观察各种物体(如橡皮泥、木头、塑料等)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然后问: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呢?学生纷纷动手实验,有的把橡皮泥压成饼形,有的捏成船的形状,还有的捏成碗的形状。这时,我发现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女孩的做法与众不同。她把橡皮泥粘在一个塑料小圆柱和一个木头小圆柱的中间,橡皮泥借助它们的浮力,竟然也浮在了水面上。我不由为她独特的创造力暗暗叫好。实验完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教学》2012,(6):48-49
要放开 陆永胜 《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有一个实验,要求学生用几根吸管、一块橡皮泥、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饮料瓶,利用空气把水挤出来。对这一教学环节,3位老师做出了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丁丁用一团橡皮泥捏了一辆“坦克”。把一根火柴棒插在炮塔上当炮。他推着“坦克”在地上跑,嘴里喊着:“轰隆隆,轰隆隆,解放军的坦克来了!”冬冬用一团橡皮泥捏了一架“飞机”。在机翼下挂上几颗豆粒当炸弹。他举着“飞机”在空中飞,嘴里嚷着:“嗡嗡嗡,嗡嗡嗡,解放军的飞机来了!”不小心,两人相撞了。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印象里,硬币都是沉在水中的,而一次不经意的阅读,却让我对硬币在水中的沉浮起了疑心。一次,我翻阅科学书上还没学过的单元时,发现竞有几课专门讲“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我想,橡皮泥在水中不就是沉的吗,怎么还需要研究?继续翻后面的页码,  相似文献   

19.
哈春 《良师》2003,(17)
一、实验材料与用具:水、橡(xiànɡ)皮泥、水盆二、实验过程:⒈把橡皮泥分成三等份。⒉一份捏(niē)成圆柱体、一份捏成球形、一份捏成碗状。⒊用水盆装大半盆水。⒋把三种形状橡皮泥分别轻放入水盆中。圆柱体和球形橡皮泥都沉入盆底,而碗状橡皮泥却漂浮在水面上。三、实验原理:水有浮力,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时,物体就会沉入水底,而小于浮力时物体就会浮在水面。不过,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与重量无关,而与物体在水中所占地方大小有关。占的地方大,浮力就大;占的地方小,浮力就小。大轮船可以在水面漂浮(piāofú),而小石子却会沉入水下,…  相似文献   

20.
材料:棉线,火柴,肥皂步骤:(1)用一根棉线围成一个圈,把它放在水中如图(二)(2)取一根火柴,一端粘上一小块肥皂,放在棉线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