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学校教育是文明礼仪教育的规范化阶段,学生要学有所成,将来立足社会,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必须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为基本途径,彼此密切配合。加强全体学生礼仪教育,正确地认识和继承传统的道德伦理思想,提升其文明礼仪的素养,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文明之邦”之称。孔子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但是,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  相似文献   

3.
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纠正人际关系教育误区,避免非健康人际关系造成的悲剧在学生身上发生。孩子是家长的学生,学生是老师的孩子,家长、老师要教育引导孩子、学生处好人际关系,这有利于其做人做学问的成功,也是家长、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网络媒体报道学生伤害同学或老师的案例屡见不鲜,试问:当今的学生到底怎么了?"亲师友,习礼仪。"为人学艺先学礼,礼不立,艺从  相似文献   

4.
孔子人学思想作为立人立德之学,关乎人的道德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建立。其人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仁”。孔子的人学思想主要有三层含义:爱人、成仁和学礼。这就启发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要注重生命教育、成功教育和自主教育。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两课"育人效果,就需要完善"朋友式"师生关系.教师要爱学生, 要尊重学生,要实现话语权中心的转移,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互动,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赵素娟 《考试周刊》2013,(75):187-188
<正>我国自古就有"东方礼仪之邦"的美誉,《史记》中有"不学礼,无以立",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要从学礼开始。学龄前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在长期的幼教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在具备了聪明活泼、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等优势的同时,也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例如不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公共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既要教学生知识,又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灌",而要"导",要在"导"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要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一定要狠抓"预习"这一环.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语言能力也就随之提高.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美国哈佛大学通才教育的唯一宗旨,就是要培养"有教养的人".这个"有教养的人"与我们素质教育的目标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契合.学生管理工作中要突出一个"爱"字,一切由"爱"出发,管理者和学生就易于沟通,易于就某些看法和事情达成共识,易于管理,易于教化.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读懂学生是做到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读懂学生要读懂教材,开展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要读懂学生的答问,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要读懂学生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要读懂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1.通过读懂教材,开展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当我们站在教与学的层面,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审视时,就会感到,用"三言两语"去"教"学生,要不了三五分钟就可以教完.但如果我们细细地去体会教材,就绝非这么简单.教师不是要简单地将这些静态的结果"教"给学生,而是要将这一知识转化为可以使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的过程.通过读懂教材,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从而了解学生每个阶段已达到的认知水平和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在这一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安排学习材料、设计学习活动,才能开展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1.
送学礼是清代地方官率领岁科试录取的儒学文武新生到大成殿拜谒孔圣、在明伦堂拜见教官,随即完成登记注册的入学典礼。它既具有教育属性,更肩负赋予新生科举起点身份的政治属性。它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但并未体现为省际差别。由于编纂者修志思想的差异,很多地方志并未刊载送学礼,这对考察送学礼的地域分布及实际举行情况造成了困难。  相似文献   

12.
班级都稳定了,学校也就办好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学校的品牌也就打造出来了.要实现这样的基本目标,就需要班主任具备让学生"服"的功力.那么,如何修炼这项"不世神功"呢?让学生"服",班主任必须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谓的第一印象就是第一次在全体学生面前亮相就要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感觉到"跟着你有盼头".你是正直的化身,你是班级这"地盘"的主儿.你可以没有俊靓的外表,但你应具有敏捷的思维、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谈吐,使孩子们有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学会提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果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连思考问题的时间也没有,问题也就无法提了;二是教师充当了"讲解员"的角色,学生只要象"听众"一样被动地听即可,那也就自然无问题了;三是教师割裂了教与学的统一性,强调"灌输、塑造学生",学生只要模仿、听话即可,角色定位限制了学生的提问.因此,学生要学会提问,必须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主动学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预习新课、主动做的实践中学会提问,否则,学生的提问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元本之木.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改变学生对语文课的"厌"为"爱",就得在培养"好之"、"乐之"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在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15.
学生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谈不到创新的问题.因此,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生这个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本文就"如何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的创新"这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陈亢问于伯鱼日: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札>,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孔子的学生,伯鱼(字鲤)是孔子的儿子.这段话的意思是:陈亢问伯鱼说:父亲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答:没有.不过有一天父亲一个人站着,看见我从庭前小跑而过,就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就告诉我说:"不学<诗>,就不能很好地跟别人交流."于是我就回去学<诗>了.还有一天,父亲还是一个人站着,我又从庭前跑过,他又问我:"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他又对我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相似文献   

18.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近年来,学校以学礼、学文、学技为抓手,着力打造"三学教育"办学特色品牌。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育人理念,在原有"做人教育"的德育品牌基础上,把"学礼树人"作为新时期学校德育重点,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教学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职场"与"学场"相结合的"双场合一"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职校生以文化、人文、科学、创新和职业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