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呈现】 师: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甸诗,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云崖读出了金沙江两岸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 生:我从铁索读出红军过大渡河真不容易。 生:我读出了……为什么云崖会“暖”,铁索会“寒”?  相似文献   

2.
听了一次公开课,上的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在讲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时,教者说: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浪拍岸,以致于让两边的山崖发暖了。原来,教学参考书就是这样解释的。我的看法与此不同。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诗人毛泽东》中,也收录了《长征》这首诗。在解释“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句时,文中附加了红军渡金沙江时的背景材料:红军是在金沙江的下游绞车(也叫绞平渡)过河的。靠金沙江这边的30公里路是下坡,走20公里到绞车渡镇,再走10公里到渡江的河岸。其中从绞车渡镇到河岸这段路程,斜面更加险峻,不柱拐杖就有跌落谷底的危险。4月份天气热了,越走越热,在河岸就热得让人难以忍受了。据说红军战士当时都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导读》2024,(3):8-9
<正>四川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革命热土,红军长征时,在这里历经时间最久、走过路程最长、所涉地域最广、经历战斗战役最多。数十万四川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至今,四川人民勇于奉献,积极改革,实现了一个个建设成就和乡村脱贫传奇。“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在四川,红军战士们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一场场耳熟能详的革命战斗,为长征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假如我有一架神奇的眼镜,我将利用它回到近代,看红军艰难地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看看红军是怎样勇敢地飞夺泸定桥、怎样巧渡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我还要走进“军营”,了解他们当时种种恶劣的环境,了解他们是怎样坚强不屈地战胜一路中咄咄逼人的困难,还要了解革命战士英勇牺牲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继续继承他们光辉的传统,再接再厉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的著名诗篇。诗中所说的五岭即南岭,是我国南部的著名丘陵,由大庚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五座山岭组成。乌蒙是云贵交界处的一座山脉,诗中所指是云贵地区。在这里红军战士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以后,继续北上,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夺取安顺场,强渡天险大渡河。尔后,中央红军开始了翻越雪山的艰难历程。岷山是四川省境内的一条山脉,在松潘草…  相似文献   

6.
统编《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参考书》,将毛泽东同志的《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两句诗,释为:“红军战士渡过了激浪扑打峭壁悬崖的金沙江,内心无限喜悦,产生了一种  相似文献   

7.
“暖”与“寒”真义真情何在?□江苏宝应县桃园小学刘寿华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9课《长征》用8句56个字,集中表现了在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敢于战斗,藐视一切困难,藐视一切敌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其中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相似文献   

8.
「暖」字应作何解释□山东高青县中心路小学焦明焦红景“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毛泽东同志所作革命史诗《长征》中的诗句,教参将其解释为“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暖的感觉”。激浪拍岸,怎么会有“暖”的感觉呢?这个“暖”字应作何解释呢?因...  相似文献   

9.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主练习与检测·初中语文作业本》是跟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的作业本,其中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七律·长征》“课后作业”的第一题中要求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划分朗读节奏,书后所附参考答案是惟一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相似文献   

10.
在革命回忆录和党史论著中,关于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渡船数目主要有二说:一说七只,如刘伯承《回顾长征》(《星火燎原》选编之三,战士出版社1980年版)、《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战斗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二说六只,如莫文骅《“五一”的前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二分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经查证、后一说是准确的。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除先遣队夺得的两只渡船外,又找到四只渡船,就是靠了这六只船,经过九天九夜的努力,极有秩序地胜利渡过金沙江。其主要根据和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红军为了北渡长江,在贵州转战了几个月。最后,在毛泽东主席演出了一出兵临贵阳、威逼昆明的好戏后,红军在皎平渡得以巧渡金沙江。当年为红军摆渡的36个船工,只有张潮满老人还健在。  相似文献   

12.
黄军 《黑龙江教育》2000,(11):44-44
历史教师小黄给女友的情书这样写道:“亲爱的,为了与你会师,我从江西瑞金出发.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什么时候,我才能胜利地到达陕北的吴起镇呢?”  相似文献   

13.
从电影院走出来,立刻由电影中的长征时代回到现实的和平时代。对了,我刚刚观看了《长征》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等。在整部电影中,给我留下  相似文献   

14.
做一个战士     
<正>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日。在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实行了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强渡乌江天险,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此以后,红军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直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孜会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红军战士在长征中遇到了千难万险,其中最艰难的要算翻越大雪山了。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后继续北上,来到了海拨四千多米的大雪山  相似文献   

16.
幻灯是中小学最常见、最普通的教学媒体。采用幻灯片进行教学,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加深理解知识。如教语文第十一册的《长征》时,教师首先出示红军长征途中的群山图的幻灯片,结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讲解,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从中体会到红军把种种艰难险阻视为平常的豪迈气概。然后,出示险要的金沙江、大渡河上的铁索桥两张幻灯片,学生通过观察,体会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和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最后,出示红军过雪山的幻灯片,让学生体会到历尽艰难困苦,取得长征胜利的无比喜悦心情。这样,学生思维始终跟着…  相似文献   

17.
长征赞歌     
这是一首血与火的战斗之歌,一首永恒的生命之歌,它高亢激昂、催人奋进。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吧!这首歌的名字,叫做长征。一、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红军突破渭水封锁线,占领甘肃省通渭城之后写成的。这首诗不仅以精炼的笔触高度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饱含革命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连队里过大年》的军旅歌舞。战士们载歌载舞,往营房的墙壁上挂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大红灯笼上赫然写着“欢渡春节”四个醒目的大字。这里“欢渡”的“渡”是别字,应该是“度”。此“渡”非彼“度”。“渡”是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如“横渡”“远渡重洋”“飞  相似文献   

19.
课改断想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巧把金针渡与人”“能探风雅无穷趣”呢?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个重要话题。然,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总有一些现象让我们为之担忧。  相似文献   

20.
一、抓住文题,探明中心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我们根据不同型的课文,抓住文章的题目,让学生反讨论,探视出文章的中心所在,再让学预习通读。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课里“飞夺”是课文的中心所在。这里的飞”既表明大渡河天险难渡,又说明了务的艰巨性。指的是红四团跟敌人抢时间,飞速前进。“夺”字在这里既说出攻打泸定桥的艰难,又表明了红军战士的无畏、拼搏精神。指的是红军战士英勇奋战、强攻猛打。指导学生阅读时抓住“飞夺”这条主线,教师加以引导,课题为什么用“飞夺”?各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预习通读课文,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