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正面宣传?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效果的好坏是检验一种宣传是不是正面宣传的唯一正确标准。”意思是:社会效果好的报道,就是正面宣传,反之,是非正面宣传。还有的人把批评报道也划在正面宣传之内,说什么“把批评性稿件笼统地划在正面报道之外,也是不妥当的”。我认为,正面宣传是指事物好的方面的宣传,也就是指积极的事物的宣传。事物有积极的与消极的,有光明与黑暗的,有成就与缺点、错误,总之,是一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正面宣传?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效果的好坏是检验一种宣传是不是正面宣传的唯一正确标准。”意思是:社会效果好的报道,就是正面宣传,反之,是非正面宣传。还有的人把批评报道也划在正面宣传之内,说什么“把批评性稿件笼统地划在正面报道之外,也是不妥当的”。我认为,正面宣传是指事物好的方面的宣传,也就是指积极的事物的宣传。事物有积极的与消极的,有光明与黑暗的,有成就与缺点、错误,总之,是一分为二的。从整体与发展来看,积极的事物总是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在新闻宣传上,强调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指歌颂积极的事物、歌颂光明与成就为主。有些思辩性、探索性的深层次报道,既歌颂积极的事物,又指出事物的缺点与问题,给人以启迪,增强克服困难与解决问题的信心,也应算作正面宣传。正如李瑞环同志所说:“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  相似文献   

3.
“正面宣传为主”是近年来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工作方针,正面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报道。但是不可忽视不少正面报道并未获得理想效果,有的甚至引起受众反感,因而正面报道中的负面效应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过多过长、而又忽视实际内容和新闻价值、影响宣传效果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央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的一个难题。本从新闻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入手深入分析当前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揭示以新闻价值为核心彻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两方面提出改进时策:一是党政领导从自身做起,清除“官本位”的观念,不再把新闻报道的多少、位置、频率与自己的地位、政绩挂钩;二是新闻媒体要自觉提高报道水平,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更好地完成党的宣传工作,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为主是新闻报道的基本方针,这是党的新闻工作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但在以往的一些正面宣传报道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形成了正面宣传报道的误区。作为编辑,由此不断审视这些误区并提出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是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过多过长,难以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尤其是在党委机关报上有时会议消息和领导活动摆满头版,领导“强调”、“指出”、“要求”、“提出”、“作重要讲话”等等,大段大段照搬领导的讲话,由于各级领导的讲话都上,势必在内容上有雷同之处,在版样上也显得呆板,这种做法看似很全面也很准确,但却让大多数读者生厌。二是缺乏生动感人的新闻事实,以至平淡说教,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一些正面报道不是从具体的新闻事实出发,而是采取贴标签的方式,大话、空话牵强附会,套话、假话生硬说教,给人以浮浅零碎之感。三是报道程式化的表现手法,难以产生令人阅读的欲望。有许多报道往往因为内容呆板,表现手法陈旧,编排技巧单一,缺乏新意,从报道形式到遣词造句存在程式化、雷同化、表面化现象,难以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四是先进典型可敬可亲的报道,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尤其是对先进典型不恰当地拔高渲染,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6.
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是当前新闻战线的一项重大任务。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群众对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新闻战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舆论引导水平、掌握宣传舆论工作主动权的具体体现。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人们思想活动空前活跃、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正面宣传真正做大做强?如何使正面宣传产生更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把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做成舆论热点、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新闻亮点,是地方党报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的题中应有之意。2010年11月中旬,福州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国打响"菜价保卫战",《福州日报》闻风而动,精心组织,将服务中心工作与满足受众需求有机结合,生动而高效地做好正面报道,充分体现出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收到显著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上接第四期)六、坚持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和谐统一1.正面宣传的含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李瑞环同志1989年11月25日在全国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后来这次讲话以此为总题目公开发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历来强调要坚持正面报道,要弘扬主旋律,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工作方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特有的品质和鲜明的特色。它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历史传统和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结  相似文献   

9.
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党报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正面宣传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只有增强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典型报道是正面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典型报道的高、大、全模式,使典型报道引不起读者的共鸣,而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最近几年来,任长霞、许振超等一批有血有肉的典型报道,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典型报道的写作方式,受到了读者的承认。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关王延勤的典型报道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尝试。王延勤是宁波市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他生前为残疾人…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是落实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措施,而要把这项措施落到实处,必须在正面报道中讲求正面宣传的艺术,加强下述“五性”则是改进宣传艺术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典型性, 增大正面报道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的强项和优势所在。如何在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上进行创新,将领导活动报道写得有声有色,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笔者以《合肥日报》为例,谈一下地方党报如何做好领导活动报道。求新:把领导当成一本书来读所谓"求新",就是善于捕捉领导  相似文献   

12.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  相似文献   

13.
今年来,重庆晚报在做好正面宣传的同时,把握社会热点,充分利用舆论监督报道配合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本报今年刊发的多篇舆论监督报道,不但得到了多位市领导的正面批示,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也得到了宣传主管部门的高达数百分的奖励,稿件被上百家新闻媒体、网络的转载,读者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宣传思想路线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为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指出了根本的工作方向和重要的工作目的。在具体的新闻工作中,写正面报道容易遵循这个方向和目标,采发批评报道则需要把  相似文献   

15.
正面宣传:判别标准与操作性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判别一个报道是不是正面宣传,关键要看这一报道是否真正起到鼓舞和启迪人民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作用。把正面宣传和成就报道等同起来,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6.
王革生 《报刊之友》2011,(10):57-59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正面报道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形式,它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服务大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正面报道费了很大工夫,却由于传播者选材或操作不当,却不一定能取得与初衷相吻合的正面宣传效果,有时甚至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正面报道中负面效应的表现类型、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革生 《今传媒》2011,(10):57-59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正面报道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形式,它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服务大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正面报道费了很大工夫,却由于传播者选材或操作不当,却不一定能取得与初衷相吻合的正面宣传效果,有时甚至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正面报道中负面效应的表现类型、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春节前召开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讲了这样几句话: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舆论监督统一起来。这“三个统一起来”,进一步表明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新闻媒体搞好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法工作的一部分。做"活"党报党刊的政法宣传,对促进和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有些报社对待法制新闻宣传的态度是习惯于听命于上级安排,缺乏主动性,导致政法信息宣传不及时、不全面、不系统,甚至有的片面关注于报道凶杀等各类案件,没有挖掘政法工作的"正面资源",正面宣传缺失,舆论引导"失  相似文献   

20.
防止正面报道中的某些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前 《新闻记者》2001,(7):65-66
在贯彻和执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 ,由于缺乏对这一方针全面正确的把握 ,正面报道也会出现若干负面效应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正视的问题。正面报道的负面效应 ,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可谓是林林总总 ,千差万别。根据这种“负面”的参照系的不同 ,负面效应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有的负面效应是相对于正面报道的目的而言的。新闻报道力求引导受众向“东” ,但是受众接受后的实际效果却是向“西” ,新闻媒体正面报道的动机与受众的实际接受效果完全背道而驰 ;有的负面效应是相对于社会客观效果而言的 ,就是说由于正面报道存在这样那样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