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历史学习》2008,(4):25-25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治体制上的差异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中央人民政府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且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性质;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虽然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但中央人民政府并不具有联合政府的性质。在经济制度上,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点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其差异则体现在农村的土地所有权上。  相似文献   

2.
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国民党、各民主党派共同组建“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一政治主张是中共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各种情况后提出的正确的政治主张,是中共废除一党专制、坚持多党合作、实行民主政治等一贯政治主张的反映。实际上,中共主张的“联合政府”也是一个由国民党领导的、各党派联合的、五权分离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取消了一党独裁,实行了民选的五权分离的“内阁制”,具有很强的新民主主义成分和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作了四个方面的重要修改。这四个方面的修改不仅改变或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本身,也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从“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标志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诞生的重要篇章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问题,也就是各阶级在新民主主义国家中的地位问题。在毛泽东的最初设想中,未来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性质应该是“由无产阶级领导或参加领导的各革命阶级…  相似文献   

4.
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发生了嬗变。探讨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发生嬗变的原因,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积极思考和探究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成分构成及其在经济恢复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了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解放初期教育改造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10月至1952年10月是我国旧教育向新教育转变的过渡时期,也是对旧教育的接管和初步改造的时期。短短三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改造旧教育的措施,从而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的新教育。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变革,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认清两种教育的不同性质,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阅读》2007,(12):48-50
1.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只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七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业化道路问题进行可贵的探索:一是从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二是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三是把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以奠定国家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四是从世界工业化的角度来认识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问题,提出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解决中国工业化启动的国内资金短缺问题的大胆设想。七大前后党对工业化道路的构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工业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先进生产力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七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业化道路问题进行可贵的探索:一是从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二是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三是把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以奠定国家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四是从世界工业化的角度来认识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问题,提出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解决中国工业化启动的国内资金短缺问题的大胆设想.七大前后党对工业化道路的构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工业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先进生产力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文化形态的构想。二者之间无论是从提出主体、核心内涵及实践原则来看,都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理清这种关系,有利于我们弄清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源、性质、内容,并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解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伴随着阶级解放与民族解放而不断深入与发展。本文以史为据 ,论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日趋成熟的历程及表现 ,把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中共提前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9月中共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改变了其一贯的关于革命转变的设想.这固然是当时国内形势迅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与国际环境尤其是苏联的影响密不可分.中共在国内建设上需要苏联的援助,而苏联对中共当时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感到不满.中共在作出这个重大决策的过程中,明显受到了来自苏联方面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胡绳晚年,以民粹主义问题为切入点,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所作的再评价,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中具有借鉴价值。在批判民粹主义问题上,陈独秀与毛泽东可说是殊途同归。陈独秀运用“二次革命”论批判民粹主义,而毛泽东所凭借的则是新民主主义论。这两个理论虽有原则区别,但在与民粹主义划清界限的问题上却达成了共识。这是因为,二者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主张有间断的革命和最终的革命目标等方面,见解相似,结论相近。我们应从这一角度对陈之“二次革命”论进行再评价。  相似文献   

14.
延安整风与1957年整风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次历史影响深远的整风运动,初衷都是良好的,为什么结果却截然不同?章试图在对两次整风的历史背景、党的地位、整风的方式方法的对比中,探索、总结两次整风的成败得失,以求对今天的常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动力源泉,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民主、科学的口号之所以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响亮地喊出,其深层原因应该到近代中国如火如荼的的爱国救亡运动中去寻找。今天,我们弘扬五四精神,必须正确处理诸如民主模式的民族性和历史性、民主与爱国的关系、中西文化关系等重要问题。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观念,也应做客观、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策动了百万国民党军起义(包括和平改编),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甚至有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路线。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共不仅在军事战场上采取了适宜的战略战术,而且宣传工作也体现了极高的艺术特色和时代魅力。主要表现在:宣传主体方面,依托健全的宣传组织机构,以严肃科学态度开展宣传工作;宣传内容方面,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宣传策略及方针,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宣传渠道和载体方面,以报刊、广播为主体,其他宣传形式为补充,辐射扩大自身影响;此外,宣传对象方面,通过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7.
熊飞宇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57-61,75
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其文委会对抗日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依据了中共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具体体现在张闻天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中.张闻天的文化指导思想,主要见诸《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和《发展文化运动》;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则以《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张闻天与毛泽东对文化的指导思想有差异:张闻天将“民主”明确纳入新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毛泽东却用“大众”涵摄“民主”;张闻天制定并执行的具体的文化政策,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总目标也不乏抵触.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对中间路线的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主党派围绕中间路线问题展开了论争,可将其分作两个阶段,1946年底至1947年11月期间为前一阶段,1948年初至1949年新政协会议召开前夕为后一阶段.前后两个阶段各具特点.论争不仅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为建国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在事实上消解了中国民主运动在上世纪40年代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9.
党的历史是一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历史 ,其自身规定性决定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党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往无前。由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使中国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胜利。  相似文献   

20.
从马林在1922年初建议中共加入国民党开始,他和中共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种分歧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国民党性质的认识有差异,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是双方在加入国民党的旨趣方面存在歧义。中共认为加入国民党只是建立群众性共产党的一种策略,具体是到国民党内部去争取其中的工人群众并分化瓦解国民党;马林计划是要中共加入国民党内部,以宣传手段去影响并改变国民党的策略,使之成为群众性的国民革命党,担负起国民革命的使命。经过马林的努力,中共放弃了分化国民党的策略,转向支持马林的计划。只是这一以改变国民党策略为中心的计划,遭到了孙中山的抵制,马林折羽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