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声屏世界》2006,(3):26-27
作为一种建立在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系统基础上的信息生成、采集、传送、接受完全同步进行和完成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具有“零时差”、“零损耗”、“零误差”等优势,极大地满足了受众“亲历现场”,见证、参与新闻事件全过程的心理需要,从而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创造了电视新闻报道的一个个收视奇迹,给竞争已趋白热化的电视媒体注入了兴奋剂,激起了电视人的狂热追捧,不但央视时不时上演新闻现场直播“大戏”,而且各地方台“运用现场直播手段也已普及”。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不再像以往那样属于“特别节目”,已日益常规化、小…  相似文献   

2.
张如成 《传媒观察》2006,(11):49-50
电视现场直播报道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电视现场直播报道是新闻报道形式中最具生命活力的一种形态。在国外,现场直播报道是电视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常规手段。人们之所以对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3.
李凌 《记者摇篮》2007,(6):72-73
随着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卫星新闻采集技术的大量应用,电视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场直播已经成为电视媒体报道新闻事件最快捷的手段,也成为了电视媒体提高新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报道形式。收看过“9·11”事件电视直播的观众一定难忘  相似文献   

4.
经过“97现场直播年”之后,中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制播形式或节目构成上有了较为重大的突破,现场直播报道方式在探索与求新中不断走向完善和发展。打捞中山舰、柯受良飞跃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世纪奇观──海尔·波谱营星与日全食同现苍穹、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以及98年的克林顿访华报道等等,多次成功的直播报道已逐渐在新闻界同仁和观众中形成共识,即重大新闻事件采取现场直播报道方式可以充分展示电视跨时空传播的优势。电视语言的时空关系,作为电视理论的基本命题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被提了出来,而电视现场直播由于具有即时…  相似文献   

5.
现场直播是随着电视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报道方式,在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法,随着我们传媒业的发展与改革,现场直播已经越来越为我们的观众所熟悉,那么作为一种报道手法,我国现阶段的现场直播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以下试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杨忆 《东南传播》2012,(7):144-145
电视现场直播节目作为对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突发事件现场直播的效果是其它媒体不可比拟的。本文简述了电视现场直播节目策划的题材划分,从"现场直播和现场直播报道的关系"、"直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新闻现场与背景材料的关系"、"演播室主持人与现场记者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提出作者的看法,并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徐进 《新闻窗》2008,(1):75-75
现场直播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将电视媒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的表现方式,现场直播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转变,更是新闻本质的飞跃。面对互联网和手机等传媒新贵,电视新闻想要在未来参与竞争,就必须将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特性和优势的报道手段就是现场直播,而这也是电视较其它媒体吸引受众的魅力所在。现场直播零时差的时效性是任何其它报道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现场直播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的,而这种动态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悬念也正体现了直播的魅力。本文就针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特性及诸元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场直播彰显电视传播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特性和优势的报道手段就是现场直播,而这也是电视较其它媒体吸引受众的魅力所在。现场直播零时差的时效性是任何其他报道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现场直播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的,而这种动态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悬念也正体现了直播的魅力。本文就针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特性及诸元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作为电视媒体报道的重要手段之一,往往能够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吸引受众注意力并赢得好评,但现今我国的新闻现场直播报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如何进一步开发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新思路,更好彰显直播魅力,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成为电视媒体从业者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如今的电视晚会就不难发现,“大屏幕”在电视现场直播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似乎越来越受到电视编导们的钟爱。的确,“大屏幕”正以其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而成为电视现场直播中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电视现场直播中,“大屏幕”以展示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电视现场直播呈现出常态化特征。电视现场直播中直播事件的性质、传播理念的差异以及电视文化环境的影响,使电视直播理念趋向多元化。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媒介仪式追求下的观念塑造,新闻本体追求  相似文献   

13.
<正>直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节目制播样态。新闻从业者已普遍意识到直播是电视发展的趋势,也是适合时代发展的传播模式。电视新闻没有直播,就没有与观众的粘合,就不能及时发出生活的声音。电视新闻直播,是内容生产的最佳载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包括日常新闻节目直播报道、(突发)事件类现场直播以及策划类现场直播。一、日常新闻直播常态化日常新闻节目中的直播报道,主要依托新闻线索,以记者出镜与演播室连线为主。这样的直播报道具备及时  相似文献   

14.
一 随着网络媒体、触屏媒体的迅猛发展和随之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电视媒体"今天的新闻今天报"的原则显然已不适用,于是不少媒体提出了"现在的新闻现在报".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借助声音、图像兼备的特点,现场直播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所谓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广播或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它既是报道方式也是播出的节目.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直播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事态发展的最新进展,让受众即时了解战事的最新动态.通过直播,央视依靠丰富的资源,报道了主流信息,吸引了主流受众,占据了主流市场,影响了社会舆论.同样,地方电视台也应该通过新闻直播在当地树立自己的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引言 经过“97现场直播年”之后,中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制播形式或节目构成上有了较为重大的突破,现场直播报道方式在探索与求新中不断走向完善和发展。打捞中山舰、柯受良飞跃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世纪奇观——海尔·波谱彗星与日全食同现苍穹、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以及美国的克林顿访华报道等等,多次成功的直播报道已逐渐在新闻界同仁和观众中形成共识,即重大新闻事件采取现场直播报道方式可充分展示电视跨时空传播的优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特性及诸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壮辉 《新闻界》2005,(1):44-45
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特性和优势的报道手段就是现场直播,而这也是电视较其它媒体吸引受众的魅力所在。现场直播零时差的时效性是任何其它报道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现场直播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的,而这种动态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悬念也正体现了直播的魅力。本文拟针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特性及诸元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因其最具电视特质的传播形态而成为电视及电视新闻的利器所在。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指的是将新闻事件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图像.声音和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电视信号直接发射即时播出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它的特点是播出和报道同步进行.是最能体现电视媒介现场感和即时性的节目形式。目前现场直播作为一种电视手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如何真正把握其特性、发挥其魅力确是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10时40分,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率先在中国电视媒体中切入直播信号,开始了持续一个多月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①国内外的媒体评价其为"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与国际各大传媒同步报道国际重大事件".之后随着技术条件的成熟和电视直播队伍的建立,电视现场直播报道逐步日常化,电视现场直播基本形成了"现场直播+演播室+连线报道+背景资料"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现场直播对电视新闻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静 《新闻爱好者》2005,(11):55-55
近几年来,广播和电视媒体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相对于平面媒体和广播而言,电视新闻报道最大的优势就是画面与声音的同步出现,从而能够近乎完全地再现新闻事件。什么是新闻?传统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过去新闻报道的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TNT模式,即“今天的新闻今天报”(Today News Today)。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传播优势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场直播是最具电视特性和魅力的报道与播出方式,是电视传播的第一优势。正如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所指出的:“现场直播把观众带进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之中,这一事件只有明天才能搬上银幕,后天才能成为文学、戏剧和绘画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