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海波  赵晖 《乒乓世界》2012,(10):88-89
“直板横打”除了在进攻端极具威胁,在防守端也至关重要。利用直板背面防御对方的弧圈球时,要做到“取位精准、板形稳定”。由于防守有别于进攻,所以身体站得位置不用离台过近,但脚下仍要保持灵活移动,以便根据对方拉过来的球寻找防守的最佳点,充分让来球在手上“停”住。触球时,板形可以打得开一些,但一定要稳定,不能甩手腕。肘部要有支撑感,不宜晃动。  相似文献   

2.
吕海波  赵晖 《乒乓世界》2012,(10):90-91
直板选手在侧身位使用背面发球是一项比较少见的发球技术,在实战中,它往往能够起到偷袭的效果,进而牵制对方的线路。由于握板方式及发球动作的限制,想要把这个球发出高质量的难度较大,它需要更协调的动作配合和更清晰的击球手感。特别是在调整板形时,要着重体会拇指和食指的发力感觉。  相似文献   

3.
人不可貌相,板却相反。如果你想在众多球板中一眼相中最适合自己的那款,仅知道直板、横板,或者仅能分辨目式直板与中式直板,远远不够。水滴形、加大板形、“苹果”形甚至提琴形……身为专业爱好者,火眼精晴的你,应能对不同球板外形的细微差异明察秋毫,而这些板形背后的设计理念,这几毫米导致的球板性能咫尺天涯,  相似文献   

4.
用直板快推的概念练习横板的反手攻,即:用拉手来调节角度,用肘和前臂把球发力推出去。 横板反手攻球时不仅仅只有拉球,像直板有威胁的发力推形成的反手攻球同样也可以用到横板中。 推挡型的反手攻球,引拍时,球拍高于球台,手腕向平侧展开的同时,拍形前倾(图一)。注意击球时间,触球时要有撞击敲打的感觉,即弹打。 这种打法最重要的是引拍击球的角度,前臂要向前突出(图二),拉手后,肘和手腕的力量储存起来,(用力停住),当球到高点时,突然发力,形成发力推型的反手攻,要突出爆发力。(图三) 对于初练反手攻球的人来说,手…  相似文献   

5.
1 手指运用的转变与发展   5 0年代前期 ,乒乓界前辈们对直板快攻选手的握板法一致认为 :如果拇指和食指的开口过大 ,虽然有利于中、远台发力进攻 ,但近台快攻所需的灵活性又受到限制 ;如果拇指和食指开口过小 ,灵活性有余 ,但发力不足。而顶住球板后面的中指如果伸直 ,虽有利于正手的发力进攻 ,但反手动作又显得不灵活。若球板后面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完全收屈 ,手腕虽然灵活了 ,但攻球又没有力量。因此 ,拇指和食指既不要在球板前面展开 ,也不要合拢或重叠 ,球拍背面的手指也应该不直不拢的半弯屈型为宜。我接受了这些观点 ,从学打球…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2,(9):30-3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直板的反手和形成相持来展开的,以便于充分发挥横板的优势,避免在前面的短球中吃亏太多。  相似文献   

7.
直板选手的优势是手腕的柔软性以及对板形灵活的运用。以前对于直板选手来说,在处理反手位的下旋球时一般会比较困难,多数情况下都要依靠侧身来完成高质量的进攻。通过增加反手海绵套胶的粘贴,直板选手也可以像横板选手一样在反手上手方面得到了增强。在直板横打中加小摩擦,就是横打攻击技术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2,(7):82-83
在进行摆速练习时,大拇指和食指要注重调整,负责正反手位的转换拍形。在正手位时,拇指要压得多一些;转到反手位时,食指要能够抠住球板。同时,中指和无名指要能够顶住球板背面,以便于固定好拍形,适于每板发力。此外,在打摆速时,要利用腰部辅助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的转换。在连续过程中,不能把重心固定在一条腿上,这样转换起来的速度和节奏就会更流畅。  相似文献   

9.
横板对直板 打长不打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一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一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  相似文献   

10.
“我在练习反手拧拉的时候动作比较生硬,不知如何提高击球的命中率?”提问者:赵天翔要诀:肘部外撑,手腕内旋,摩擦球体的侧面从动作外观来看,赵同学现在的拧更像是反手快拉,她的发力过程比较短,而且击球点偏高,板形也压得比较低,如果对方来球旋转较强的话,她会经常打下网;如果对方来球较快的话,她又很容易被球顶住。就拧拉技术而言,更强调自己主动发力。建议赵同学改进时先从动作外形入手,盯球引拍时,把肘部撑起来、把球板立起来(所谓立,就是让拍头朝下),然后随着球的行进,用手腕内旋的方式充分后引,板形可以压平,板头甚至可以朝后。  相似文献   

11.
要点 击球时,要根据对方来球的旋转调整拍形。尽量赶在来球弹起的上升初期击球,不能让来球的旋转充分得发挥出来,否则会增加控制难度。发力时主要利用大臂带动前臂,身体重心要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4,(12):98-99
第二组也是不太常见的组合套路,训练计划是用反胶直板横拉下旋球,衔接用长胶在正手位切下旋球,在实战中,对于使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的选手来说,这个套路很有实战意义,它不仅能改变旋转,还能改变节奏,使对方难于防守。图1-4是代恬直板横拉的过程,她的动作以蹬腿转腰为主,这样做前臂无需过低地引拍,但球板与球之间距离是“不差钱”的!而且她的肩部外形很固定,只是触球的时间稍微有一点晚。在发力过程中,她腿部力量足够,但腰胯辅助略微欠缺,而且挥拍方向也是向上多向右少,所以这板出球旋转应该足够,但速度和前;中性会略逊一点。  相似文献   

13.
“软”弧圈     
球体的强烈旋转,带来弧圈美妙的弧线。而这里所谓的软弧圈,正是将旋转作为主要攻击方式,弧线较高,虽然其速度并没快到对手反应不及,但会令对手压不住强烈旋转而失误。连续性通常较好,有多板的衔接,节奏可快可慢,并能结合落点控制。横板是典型的两面弧圈打法,而作为直板,反面的横拉进攻是主要手段,推挡使用比例较低。驾驭软弧圈板,必须拥有良好的自身发力能力和较好的体力,多在中台活动,这样才能发挥出软板对球作用时间长的优势。发力技术熟练后,为已经够转的弧圈加速,也不再是难事。对球的摩擦感觉要好,擅于制造各种强烈的旋转。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14,(9):96-97
陈先生也属于那种打球特别爱发力的球友,除非这板发力球能够完全置对方于死地,否则想从反手转到正手来实施衔接,几乎不太可能。正反手衔接进攻是一个组合套路的问题,它牵扯到前一板的节奏,质量,转换步法,重心交换等等,陈先生是左手持泊,他在正常击球时左脚太往外冒了,这样的站位打起反手来问题不太,但是换到正手时就很容易造成击球时间过晚。  相似文献   

15.
很多业余球友都和蔡先生一样有这个理解误区,以为前一个动作小一点,下一板还原就能快一些,其实不然。连续击球动作“不怕慢,就怕断”,如果前一个动作没充分做完的话,身体的重心交换就没有完成,下一板衔接也就不会准备充分;而只有重心交换的感觉强烈,交换或调整板形时才能做到足够放松,这个环节对击球质量的影响更为关键。此外,如蔡先生所说,他正手击球的幅度确实比较小,拉弧圈球时手没有充分挥上去,下摆也不够充分,这样不但影响连续击球时的重心转换,而且容易造成身体各部位的发力脱节,击球实效差。建议他再练习的过程中,手要大胆地摆下去、挥上来,让手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一点惯性,这样再加上转腰做功,球拍与球之间的距离就足够了,而且能够保证手和腰的动作能够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做功,整体动作会非常干净,发力也会更直接,击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日直两重天     
我们爱日直 与中式直板的温文尔雅、转换灵巧不同,日直性能的全部魅力,源自攻击效果的巨大提升。长方板形,重心更靠近拍头,板身厚实,食指勾住球板的握拍法能够肆无忌惮地发力爆冲,造就炮弹般的出球效果,比横板和中直更适合进攻。更重要的是,一旦选择日直,须勇往直前,以攻代守,绝无退路,无比适合暴力至上的乒乓爱好者。当然,也有球迷对金择洙、柳承敏等悍将爱屋及乌,由此走上日直单桧的收藏者之路,平直细密的木纹中藏着“剧毒”。  相似文献   

17.
上期,我们着重分析了横板选手发长球时,直板如何破解的几种可能。那么,当横板发短球时,直板又有什么拿手好戏来从容应对呢?实际上,由于直板打法的根本特点在于灵活多变,从理论上说,接短球应该更窖易体现这种优势。当然,你的横板对手既然敢发短球,就绝不是盲目为之的,他通常是为了防止你直接进攻,并利用发球的旋转变化,希望造成你接发球失误,然后他好伺机进攻。洞察了横板这种“险恶用心”,你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根本对策了——首先力争为第四板创造直接抢攻的机会,并跟进连续进攻;当难以抢攻时,至少要能反控制对方, 在防守中反攻,争取后发先至。对业余爱好者来说,由于基本功大多不是那么扎实,一味追求力量未必可取,因此,接发球时落点、速度和旋转的变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克横定式”系列到本期就要同大家 说再见了,不过,赶在这岁末之前,还得向大家 再奉献一招——此前我们的“定式”主要是针对 横板两面反胶对手的,但在业余爱好者中,使用 横板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也不乏其人,面对这 样的对手,直板又能拿出什么绝招呢?发侧下旋 长球到其反手底线! 许多人反手用生胶,一是觉得速度快、防守 弧圈比较容易(当然他们的反手也放弃自己拉弧 豳了),二是在业余范围内,生胶接发球不易“吃 转”。这的确是生胶的优势,但就笔者多年的观 察,业余爱好者用生胶,也有两大“命门”:一是 不擅主动发力,多半只会借力,虽然当对方拉球 时,生胶可以靠控制板形借力把球挡回去,回球 弧线又低又平,对方很难二次进攻,但若借不上 力,生胶就很麻烦了;二是如果对方的侧下旋发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4,(10):102-103
从动作外观上看,于先生还是有一定内在感觉的,他不是不会拉球,只是目前拉得不够稳定。首先建议于先生找一位推挡实力较好的球友,能够帮助你~起练习,否则喂给你的球东—个西一个,反而会影响你的训练效果,拉一段时间后动作肯定全是变形的。此外,建议于先生把手上的细节动作完善到位,尤其是握掐时,虎口得贴住掐肩.后面三个指头不能太放松,不然拉球的时候完全给不上劲:做动作时,上身不能太过直立,要弯下腰,把腿站开点,看见球过来先往下摆手,如果想把球拉得又转又稳,是需要摩擦和弧线的,所以击球时先不用急着发力,要把板形亮起来,触球时多体会摩擦的感觉,也就是从下往上把球拽起来的感觉,这样日积月累,拉球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  相似文献   

20.
赵晖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13,(6):108-109
运用前臂和重心加强劈长质量 正手台内劈长在接发球环节用得比较多,出球要力争劈到底线位置,不让对方从容起板进攻。击球前,步法要保证上到位。触球时可以利用手指,特别是中指的发力给球突然增加下旋。想要劈到底线或者空当时,要在观察对手站位的同时,利用前臂和身体重心下压将球的弧线送得越长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