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重 《出版视野》2004,(6):17-17
为认真贯彻国家六部委《关于开展2004年秋季盗版教材、教辅读物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精神,8月15日至10月18日,重庆市采取清市场、抓重点、造舆论、派督查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盗版教材、教辅读物专项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9267人次,车辆265台次,检查出版物市场、摊点6412家次,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8月开始到明年底,国家版权局部署了“打击盗版教材、教辅读物”、“打击软件盗版”、“打击 印刷、复制环节侵权盗版”、“打击贩卖盗版光盘”等4个专项执法行动。 在这几项行动中,国家版权局将联合公安、工商、教育、国务院纠风办等多个部门,对出版、印制、销  相似文献   

3.
自从教育部下达“减负”令后,全国教辅读物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遍反映教辅读物发行量日益下降。但是也有一些省情况却不一样,不但不下降,许多地区稳中有升。因此,对教辅市场发展趋势怎么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对如何培育、开发教辅读物新市场问题作些探讨。一、教辅读物市场客观存在并将不断扩大面对“减负”,全国许多教育出版社和新华书店认为教辅读物市场从此要萎缩下去,感到无可奈何。其实教辅读物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考试制度不取消,配合教材的教辅就不可少,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辅需求的范围日益扩大。据…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12,(18):3-3
“扫黄打非”办严查10起非法制售教辅书案件 最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10起相关案件:河北辛集“11·16”制售盗版教辅图书案、山西太原“10·13”非法制售教辅图书案、河南新乡“2·11”非法印刷教辅图书案、河南洛阳“4·28”盗印教辅图书案、河北石家庄“振兴书社”销售盗版教辅案、河南三门峡兰亭书店二店销售盗版教辅案、黑龙江哈尔滨“6·16”销售盗版教辅材料案、天津瀚海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售非法教辅图书案、湖北武汉“5·15”非法印刷教辅报纸案、广东惠州非法出版教辅图书案。  相似文献   

5.
韩重 《出版视野》2004,(3):24-24
重庆市经过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打击侵权盗版特别是盗版教材、教辅斗争,此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仅2003年全市就收缴盗版出版物2770711册(盘),其中盗版教辅879372册,销毁图书类非法出版物16吨。但是,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近段时间,出版物市场盗版现象有所抬头,特别是盗版教辅尤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1986年国家教委下达的查禁滥编滥印学生图书的政令最为严厉的话,那么,2000年国家教育部下达的“减负令”对教材教辅产生的冲击则最为强烈。被业内人士斥为“出版界的恶性肿瘤”,被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曹先生骂为“毒品”“白面”的教辅读物混乱不堪的问题终于要从根本上进行整治了。说“朝野震动”那是夸大,但“减负令”在教育部门、出版部门引起的震动之强烈却是未曾料及的,出版业内人士不由得不深深地思考一番了。  一、滥出教辅类读物——中国图书出版业的怪胎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材和主要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年初教育部发出了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减负”成了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减负后教辅读物发行状况如何?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对河南省的部分县市中小学教辅发行情况进行了调查:除新华书店计划供应部分的比例和销售额大由下降外,教辅发行市场却是诸侯纷争,风烟四起,出版商直销,权力型编印发,个体书商和教师换推销等,各种销售渠道见缝插针,各显神通,大量非法盗版教辅读物占领了学校。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以来,国家对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的数量和价格采取了一系列"减负"、"限价"、"限利"措施,在教材教辅读物的供应总量中,计划征订的品种逐渐减少,面向市场的品种不断增多.以前学生手中的教辅读物,大部分通过行政手段征订,现在需要在零售市场购买,促使零售市场需求趋旺.在这种形势下,全国有500多家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教辅读物的开发,一些新华书店和不少的民营书店也在以各种形式涉足教辅读物出版领域,每年面市的教辅图书达上千套、数万个品种,教辅读物市场由几年前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已达到惨烈程度.  相似文献   

9.
教材教辅图书作为学生的必备或常备学习用书,在出版领域和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出版社、印刷企业及各渠道发行部门、个体经营者均以此作为主打产品,作为主要创造经济效益的经营内容倍加重视。而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盗版盗印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也随之而来,而且愈演愈烈,致使非法教材教辅图书大量充斥校园,成为“扫黄”“打非”中最为棘手的顽疾。教材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加大对违法违规出版发行中小学教材教辅整治力度,并开展打击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发行教材教辅专项行动,依法依规查处部分案件。现将其中重点案件查处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年初教育部发出了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减负"成了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减负"后教辅读物发行状况如何?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对河南省的部分县市中小学教辅发行情况进行了调查:除新华书店计划供应部分的比例和销售额大幅度下降外,教辅发行市场却是诸侯纷争、风烟四起,出版商直销、权力型编印发、个体书商和教师推销等,各种销售渠道见缝插针,各显神通,大量非法盗版教辅读物占领了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间以来,图书市场的盗版活动日益猖獗,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不法分子肆无忌惮地盗版盗印畅销的文学作品、工具书和教辅读物等,几乎是市场上每有畅销书,就有盗版本尾随而至,有的盗版本多达十几种。有的地方还形成了编、印、发一条龙的地下盗版网络,其气焰十分嚣张。疯狂的盗版活动不仅严重  相似文献   

13.
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的症结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教辅图书作为学生的必备或常备学习用书,在出版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出版社、印刷企业及各渠道发行部门、个体经营者均以此作为主打产品,作为主要的创造经济效益的经营内容。而与此同时,各种盗版盗印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也随之而来,而且愈演愈烈,致使非法教材教辅图书大量充斥校园,成为“扫黄”“打非”中最为棘手的顽疾。教材教辅图书的非法出版不仅侵害了广大学生的利益,而且使正规经营的出版社面临极不公平的市场竞争,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根据笔者检查和调研了解的情况,试从教材教辅图书非法出版经营特征及…  相似文献   

14.
教辅读物出版的现状按专业分工,中小学教材和教辅,应由各级教育出版社和相关的出版社出版。但是,由于中小学教辅读物面对广大的中小学生,图书市场大,经济效益好,因此许多没有这方面分工的出版部门,以及一些非出版单位都在涉足这一领域。目前,中小学教辅读物出版概...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一纲多本,国家、单位、个人都可以编教材,选用教材的权力下放到基层,降低学业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使得课本出版、发行将发生很大变化。教育出版社长期赖以生存的教辅读物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将使教育社的经济基础受到冲击。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包括一些学校都各自为政,乱编滥印或引进各种质量不高的学生用书,致使一些出版社质量较高的学生用书到不了学生手中;再加上非法出版活动的黑手伸向教材教辅读物,形成了印刷发行网络,大量滥印教辅读物,不仅影响了教育出版社的征订数和利润,…  相似文献   

16.
围绕各级各类教育层次、教育群体开发教学辅助读物,是相当数量出版单位的实务之一。然而,教辅图书在近年遭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品种泛滥,成本增加,盗版猖獗  相似文献   

17.
教辅读物是诱人的香馍,也是烫手的山芋;是摇钱树,也是双刃剑。去年的“减负”,今年的“减利”,给教辅热泼了兜头冷水,又抽釜底之薪。教辅还要不要?教辅出路何在?这似乎成了万众瞩目的跨世纪之问。 现实如何呢? 第一,教育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有差别,师资水平有高低,学生资质有差异,教材在出新,教法要创新,学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课业负担将减轻,但作为教育出版社支柱产品的教辅读物必然受到制约,稳定的经济收益将日渐削弱,这对教育出版社来说是个新的挑战。优化选题结构寻找新的增长点,已不容置疑地摆到了教育出版社的面前,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我们社领导及时改变观念,调整思路,除了继续出好出精现有的教材教辅读物外,迅速转向原先无暇顾及的能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外读物,拟作为寻找、培育和扩大新的增长点的一个尝试,这既是在教育这个领域中扩展了自己的阵…  相似文献   

19.
郑汉阳 《出版广角》2016,(19):21-25
我国教辅读物的出版发行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密切相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出版社改制、深化改革为出版业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活力;教材教辅出版发行管理规范为出版发行业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辅材料散滥乱象必须彻底整治.在一个新技术、新业态、新媒体共生的时代,形式丰富、优质高效、简洁实用的教辅读物出版的春天必将到来.  相似文献   

20.
围绕各级各类教育层次、教育群体开发教学辅助读物,是相当数量出版单位的实务之一。然而,教辅图书在近年遭遇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品种泛滥,成本增加,盗版猖獗,营销生态恶化(譬如动辄30%以上的退货率)。在教辅读物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作为特殊商品的图书其商业属性得到放大的同时,文化属性却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