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报编校质量问题主要源于作者和编校人员对刊物质量意识不强、编辑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编校队伍建设薄弱。在投稿、审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环节都可能产生差错,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学报的编校质量,必须提高全体人员的思想认识,完善并坚决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编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编校质量是高校学报体现外在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编辑人员有较大关系,但又不仅仅是编校人员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和各个出版环节的配合,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是提高学报编校质量的有效途径。要严格遵守出版进度,使编校质量在有序不紊的流程中得以保证;要正确处理好内在学术质量与外在编校质量的关系;要严格齐、清、定发稿要求,在具体环节上保证编校质量;要建立健全有关校对的规章制度,使编校质量的提高有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出版物的产出是一个系统工程,编辑和校对是其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与系统中其他环节一起,共同完成出版任务。作者认为学报应该编校分开,针对目前学报编校合一的现象,提出了加强校对环节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报编辑在编校舍一的工作模式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编辑加工不认真,把一些在加工环节中做的工作留到校对环节中去做,不按校对规律校对等.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应认真对待编校工作中的每一环节,认真审读修改每一篇稿件,掌握正确有效的校对方法。  相似文献   

5.
试卷体例不统一、表达不规范、文字和标点有误等问题是中考命题编校的主要问题。对此,国家应建立统一的中考命题编校标准,各省市的命题管理者也应主动探索和加强命题的编校质量管理,培训命题人员,组织专业编校人员进行阅卷。  相似文献   

6.
编辑与校对,处于出版的中心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翻开人类的文明史,出版业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从远古的人们用刀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用笔写在竹简上,到现代印刷技术的应用,人类的出版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而编校关系也由编校合一发展为编校分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编辑与校对的关系则正由编校分工走向编校合一。一、编辑与校对业务的产生和发展编辑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书籍。书籍的第一个前提是要有文字,没有文字无以成书。其次要有记载文字的载体。编辑工作涉及文字、…  相似文献   

7.
高威 《华章》2010,(11)
编辑与校对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专业技术工作,是出版物质量的保证,缺一不可.然而,现在很多期刊社由于种种原因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编校合一"的编校方式."编校合一"产生的原因及其利弊,还有如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达到提高刊物编校质量的目标,这些都值得我们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8.
校对新论     
一般所说的编校质量,实质上是指校对质量.校对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物的内在质量.通过对当前编校质量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校对工作自身的规律,探索提升编校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前,期刊出版的种类及数量较多,但就编校质量来说,存在的问题不少,究其原因与编校方法不科学、不严密关系较大。结合编校工作实践,着重介绍了编校工作中的“互校”、“专项校”与“委托校”的方法在减少差错率、提高编校质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期刊编校是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般按照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执行。但由于标准大部分是推荐性的,在执行中经常出现不同的理解。编辑部在编校管理中应在各种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期刊的特点、环境,建立适合期刊编校管理的体系,在期刊的艺术性、区域文化性、编校的独特性的管理上形成特色,提高期刊出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社会在快速进步,近些年来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了更多保护。在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不能缺少编校民族类图书的相关工作。然而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书籍,民族类图书本身具有显著的专业性及政策性,这类图书编校也与民族问题紧密相关。在编校图书时,编辑和校对图书的人员有必要加以格外重视,不能忽视民族类图书中的特殊事项。在详细认真编校的基础上,才能妥善编校民族类的图书,确保民族类图书的优质性。  相似文献   

12.
孙红成 《儿童音乐》2012,(12):54-56
音乐教材作为一种出版物,有其特殊的形式与内容,其编辑工作也比较庞杂。音乐教材质量的编校环节是音乐编辑的工作重心,当然前期的介入与后期的美编工作也不可忽视。本文结合自己的编校实践,把音乐教材编辑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工作性质与特点分别加以论述,希望能对音乐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图书编校质量合格与否关系到图书能否进入流通市场,这就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编校水平。而数字的使用则是图书编校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主要针对数字的用法这一问题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结合编校工作实践 ,对日常编校工作规范化中存在的文章摘要处理问题 ,“齐、清、定”问题及校对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同其他技术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而当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排版编校中时,带来的是与铅印时代截然不同的新变化,本文围绕计算机排版中的编校问题进行论述,提出了计算机排版对编校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提高编校质量是提高教学用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编校英语教学用书是一项极为精细的工作。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英语教学用书的编校方法和需注意的问题,较系统地介绍了有关书稿内容、语言文字、图表,包括大小写、斜体、移行等体例的审校技术。编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不断进取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才能保证书稿质量,让读者放心。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话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问题同编校质量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新闻媒体编校质量方面的问题,有的是字词使用方面的差错,有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重复多余,有的是逻辑混乱,有的是知识性的错误,有的是标点符号方面的差错,还有的是由于校对不细致而产生的差错.本文就报刊编辑、校对中常见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这些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看上去好像是小问题,其实“小事”不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近年图书编校质量大面积滑坡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无错不成书”既是读们无奈之下的一声叹息,也成为一些出版人有意无意原谅自己的常见借口。尽管少数优秀出版社能够坚持不降低标准,尽管一些出版人已认识到图书编校质量与图书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始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毋庸置疑,从整体上看,图书编校质量问题仍然是困扰出版人也困惑广大读的一大痼疾,改变这种状况依然是出版界所面临的巨大而艰巨的任务。当然,大量存在的盗版书只图赚取高额利润而无视编校质量的现象,加剧了“图书编校质量差”局面的严重性,但图书盗版是一个更为复杂且远不止是一个编校质量的问题,故本所论不涉及盗版图书。  相似文献   

19.
中考命题中存在着编校问题,包括语言不规范、标点符号有误等。对此各省市的命题管理者应加强命题的编校质量管理,培训命题人员,组织专业编辑人员阅卷。  相似文献   

20.
以《文苑缤纷》、《前辈——从张元济到陈原》编校失误为例,分类分析编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以及产生失误的原因,探讨新时期编辑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提出要当好一名编辑,就必须要有"一字不误"、专心致志的责任意识和经得起考验的文字功底,以及广博的学识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