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大厚度基层整体一次性摊铺施工,提出了规则离析和不规则离析概念,并分析了规则离析与摊铺机性能的关系,通过齐泰公路采用大宽度(最大摊铺宽度12m以上)、大厚度(30cm)基层全宽范围内一次摊铺成型实例,说明了应用大型改进摊铺机进行大厚度基层整体施工离析控制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重点介绍了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大宽度、大厚度摊铺工艺概况和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大宽度大厚度摊铺工艺技术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从底基层摊铺,压实度检测,施工检测结果几方面论述了基层(底基层)大帘座、大厚度摊铺在省道313线兰家梁至嘎鲁图一级公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路面基层施工机械包括石料开采、破碎、筛分机械,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装载机械、运输车辆、拌和机械、摊铺、平整机械、清扫和养生设备、压实机械。石料开采机械、装载运输机械、压实机械等都已在路基部分被介绍,本文介绍石料破碎筛分机械、拌和机械。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内蒙某高速公路基层的施工,介绍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原材料质量控制以及拌合、摊铺、碾压、养生等施工工艺,并总结了其中的施工要点,以保证基层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基层材料的性质和基层的整体质量,对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寿命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路面设计,特别是路面施工时,应十分重视基层材料的选择,基层材料强度的均匀性,碾压层的厚度和含水量,基层的压实度和整体性以及养生。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是目前在建设高等级的公路时最常采用的一种路面基层施工方法,以这种施工工艺进行的公路基层具有很多优良特点,如整体性好、承载能力大、刚度高、水稳性好、施工成本较低等特点。现本文就从原材料、施工准备、配合比、拌合、摊铺、碾压、养生等多道施工工序来详细探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以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结舍工程实践经验,就砂砾石材料的级配要求、砂砾石颗粒压碎值要求、摊铺及压实工艺、路基压实指标及现场测定方法和养护及面层施工几大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了砂砾石路基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和相应参数的控制指标,提出了相应的砂砾石路基基层的施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肖金桂 《科技风》2011,(21):147
碎石稳定基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以压实度作为成型基层强度的重要检测指标。局部压实度>100%的现象,称之为压实度"超百"现象。"超百"现象是施工质量缺陷,施工中应从集料堆放、混合料运输和摊铺等方面消除和避免离析,控制好碎石稳定基层的压实度和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两方面进行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分析,主要包括基层准备控制、施工施样控制、沥青混合料控制、设备控制、摊铺控制、压实控制。  相似文献   

10.
公路工程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路工程路面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路面共同承担着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因此,对基层材料的要求是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密度、耐久性和扩散应力的能力。但是由于基层位于面层与垫层之间,承受着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侵入,所以基层结构还应具有足够的水稳性。为了满足上述基层的各种性能,在施工时除应控制粒料本身强度、水泥用量、矿料级配、摊铺厚度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压实度的施工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光斌  覃姣玲 《大众科技》2005,(11):12-12,16
文章从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两方面进行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分析,主要包括基层准备控制、施工放样控制、沥青混合料控制、设备控制、摊铺控制、压实控制.  相似文献   

12.
杨欣  司志娟 《科技风》2011,(18):133-134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质量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原材料、混合料组成,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和养生。  相似文献   

13.
就某些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对路面基层的施工方法和重点,施工放样、材料拌合、摊铺、碾压、养生等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阐述,希望对从事这类工程施工的同行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压实机械选型,在已知摊铺机的生产率、混合料特性摊铺厚度、摊铺层位、气候特点后,即可基本确定。压实机械选型确定后,即可相应地配备合适的压实机械数量。压实机械的配备数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道207线锡-桑段一级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介绍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材料及配合比设计,以及拌和、摊铺、碾压和养生等施工工艺,并总结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6.
何彬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S):224-224,129
就某些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对路面基层的施工方法和重点,施工放样、材料拌合、摊铺、碾压、养生等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阐述,希望对从事这类工程施工的同行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路面平整度关系到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平整度受基层平整度的影响较大,而基层的平整度又受底基层平整度的影响。文章从提高沥青面层施工质量,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摊铺质量及压实质量控制,合理确定拌和、运输能力以及做好接缝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道路就地冷再生技术是指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材料(面层和部分基层),按照新的设计要求选择性地掺入适量的骨料,按比例加入添加剂(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和适量的水,在自然环境状态下就连续地完成沥青路面的铣刨破碎、拌和和摊铺,随后进行找平压实,形成具有所需性能、质量满足要求的道路新基层。  相似文献   

19.
水泥稳定碎石是近几年新兴的用于公路底基层、基层施工的一种半刚性路面结构型式。由于板体性、水稳性和抗冻性良好,整体承载能力较强,成为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普遍的选择。但是在材料级配、水泥剂量,摊铺碾压、离析处理、成活时间及工后养生等方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比较难以控制。本文对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作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参考资料和规范,重点分析水稳基层施工工艺的具体分类和控制工作的开展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保国  吴斌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299+54-299,54
路面结构中的基层是整个路面结构的重要骨架,它紧密连接路基与面层,起着保护路基及支撑面层传来的荷载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基层的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性,并且加强施工中拌合、摊铺、压实等过程的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