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手机短信的语言模因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模因对幽默手机短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与传播为丰富手机短信的言语幽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幽默手机短信中的语言模因现象并解析语言模因怎样触发幽默言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手机短信语言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变异,并形成口语化、简缩化、修辞化三大变异取向。这是语言模因之间竞争的结果,强势模因和强势模因复合体的成功复制与传播则是这三大变异取向形成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得以迅速复制和传播。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展开分析,从强势模因的特征、模因复制过程及传播类型来探讨网络语言得以迅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广告被人记住并产生购买的欲望是广告人最关心的问题,模因论为广告创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通过分析模因的传播过程得出强势模因的特征,进而论证影响模因生存和发展三大要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并以七喜广告为例分析广告语中强势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旨在为运用强势模因成功设计广告语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总体概括,读新闻先读其标题是读者的普遍习惯。所以,新闻标题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模因的传播性与新闻的传播性不谋而合,强势模因更是能便于记忆,复制以及传播。本文试图从强势模因的角度,借用强势模因原有词语、结构及打造强势模因的方法,为新闻标题的翻译做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广告被人记住并产生购买的欲望是广告人最关心的问题,模因论为广告创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通过分析模因的传播过程得出强势模因的特征,进而论证影响模因生存和发展三大要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并以七喜广告为例分析广告语中强势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旨在为运用强势模因成功设计广告语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将由小部分群体的交流语言演变成现在的大众语言。在语言模因论的视角下,强势模因是网络语言在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网络间非面对面的交流决定强势模因出现的偶然性,快速的阅读和传播方式导致强势模因具有简单而易于模仿的外在形式和深刻而不失幽默的内在含义,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模因的传播提供便利的条件。因此,网络语言中的强势模因已经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走出来,进入到了现实世界的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8.
针对"hold住"这一词语的形成、传播、流行现象,从模因论的概念和模因周期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来源,探究强势模因"hold住"一词的复制、传播过程和这一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中的复制移植现象,解读社会语用实践催生"hold住"流行的原因,揭示语言发展的进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李西 《英语辅导》2008,(2):74-76
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从网络语言的三方面——网络词语的幽默性、网络表情的形象性、网络数字的经济性探讨网络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要成为强势模因,需要被广泛复制、传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用现象,已经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但是现有的研究都但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未阐释其形成强势模因的原因,结合网络语汇的形式,本文采用模因论,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是一种具有经济性、时尚性或权威性的强势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11.
模因是文化的信息单位,靠模仿、复制得到传播。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从英文手机短信缩略语的构成方式、经济性、形象性等方面探讨了其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柯东玲 《海外英语》2011,(2):253-254
电影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其中为数不少的经典台词更是作为模因被广泛复制和传播,对我们的语言、思维甚至交际产生深远的影响。该文将以顺应论为基础对电影中强势模因的形成进行探析,了解模因有助于我们有意识地运用和创造强势模因,促进语言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模因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模因的概念,以模因的周期理论,说明成语、俗语、名言、名句等模因在网络流行语中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基因型(genotype)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和表现型(phenotype)的网络流行语模因。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通过对网络流行语言中的模因现象的探析,为人们打造网络流行语言中的强势模因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顿小慧  刘夏青 《海外英语》2011,(14):167-168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Meme),它的名字由基因而来,其认为人类的思想观念通过文化基因的复制得到传播和集成。该文从模因论角度,阐述模因复制和模因选择在品牌翻译中的应用,并就创造强势品牌名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其中,产生于网络环境中的特殊表达方式被频繁地模仿和使用.这种复制与传播和模因论的文化复制机理相似.在汉语的网络语言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与复制英语而来,即英语模因.从模因的类型来说,英语模因类型丰富,主要有同义同形、同义异形基因型模因,多为强势、简单模因;也有同构异义表现型模因,能与新的语境结合形成模因复合体.同时,由于英语模因的经济性、隐晦性、时髦性,英语模因得以反复被复制与模仿到汉语网络语言中来.  相似文献   

16.
广告语在传播和演变的过程中,其发展受到语言模因的影响。从模因的角度分析广告语,其模因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最主要有两种复制传播类型:复制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基因型模因和复制形式相同、内容不同的表现型模因。广告语首先在形式上要给大家眼前一亮的视觉效应,其次在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上应实现广告的模因复制传播的效应。因此,广告语的设置在很大的程度上和语言模因的特性及表现形式有紧密关系,在实际运用中不能为了追求其广告语言模因的华美而忘了其本质,广告语应从其产品的根本特性做出宣传,从而创造出相应的广告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17.
罗娟 《海外英语》2014,(11):248-249,252
双语杂志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渠道之一,其文章标题是吸引读者的首要因素,只有吸引人的标题才会激起读者阅读杂志内容的欲望。语言作为模因的生命力在于被大量的复制传播,而后变为强势模因存在于人们日常交际当中。而文章标题的强大传播力在于其常常与强势模因结合,做到吸引读者的眼球。对国内权威双语杂志标题进行分析能揭示双语杂志标题植入模因的基本方法,给双语杂志编辑一定的启发,同时也丰富了模因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作为一种解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为研究语言及文化传承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文章试图从模因论角度揭示“xx体”这一网络语言传播现象成为强势模因的原由以及语言复制、传播和意义演变的过程,以揭示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通过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因此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模因在打造商标名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标名称中的模因有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构异型横向替换和同基异型横向替换四种特有类型。而商标名模因的独特性和依附性是商标名模因出现的特有原因。商标名模因虽然有助于商家打造独具特色的强势商标名,但是依附于强势模因的新商标名模因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消费者造成错觉,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中的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很+名词"这一语言变异现象,从开始遭到批判,到人们使用的增多,再到人们普遍地接受、复制和传播,成为强势模因,说明语言的变异是不可避免的。语言正是语言模因经过不断变异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