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实现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无冲击并网,避免并网瞬间冲击电流对电网和发电系统的影响,在MT坐标系下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网侧变换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在机侧变换器控制中增加消除转子电压和电流交叉耦合的补偿项.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并网过程动态响应快,对电网几乎无任何冲击,定子侧电流和电压稳态时均为正弦波,双矢量PWM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无须增加额外的并网装置就可以实现无冲击软并网,是一种较理想的并网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研究工具,实现了空气动力学子系统、机械传动链子系统,风能转换系统中电力电子变流及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并网的建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了风能转换系统中各个子模块的建模仿真及系统集成仿真,通过应用实例说明该系统控制平台可灵活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与控制,缩短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为风力发电系统投入实际工程应用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依托新能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将Matlab/Simulink引入实践教学中,并结合目前关注度较高的风力发电,建立了简化的风电场并网模型。在多种风速扰动、系统故障扰动下对其进行动态仿真,验证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存在一定的开发和市场风险,这使得具有环境效益的风电与常规电力在电力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中国的并网风电在政府各类激励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介绍我国风电激励政策,探讨政府补贴的合理性以及针对政策的不足所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磊 《华章》2010,(27)
近年来风力发电占供电比重增长迅速.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电压跌落后,风力机组如果纷纷解列会带来系统暂态不稳定,并可能造成局部甚至是系统全面瘫痪,故人们开始关注风机并网并相应提出了低电压穿越(LVRT)要求.文中详细分析了定速异步风机(FSIG)、同步直驱式风机(PMSG)和双馈式风机(DFIG)三种主要机型在电网电压跌落时的暂态特性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风力发电并网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三相电压源脉冲宽度调制(PWM)逆变器的定向矢量控制技术,并设计了数字控制的变换器一逆变器系统。给出了该变换器和逆变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定向矢量控制的方案来实现对风能并网的控制策略。为了检验该系统的动态性能。采用MATLAB7/SIMULINK程序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系统模型在不同的干扰下都展现出其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PSASP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托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将电力系统综合程序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并结合目前关注度较高的风力发电的特点,建立了简化的异步发电机组的等效模型,设计出大型海上风电场并网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一种方法,最后通过PSASP自带的WSCC9节点系统,进行此方法的验证,并将结果同现有计算包含风电场系统潮流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来设计可行性的结论,由此可以推广其他形式新能源并网的潮流计算。  相似文献   

8.
风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在各种发电能源中对环境的影响是最小的.为了发展社会经济、缓解常规能源枯竭并带来的污染问题,风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就大规模并网和技术成本方面来说,风力发电无疑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而且风能也是我国开发利用比较成熟的一种新能源.  相似文献   

9.
基于微网的特点和智能电网对网络通信技术的要求,在搭建风力发电并网实验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CAN总线和Modbus协议的通信系统并应用于该实验平台。介绍了实验平台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详细地阐述了该实验平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了测试实验平台的功能及可靠性,以三相并网逆变器预测直接功率控制实验为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以触摸屏为上位机的该实验平台可靠性较高,扩展性较好,可方便地实现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大学实验教学的风力发电演示实验装置。装置演示了风力发电系统的组成,风力发电原理和相关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及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方法.该装置可以使工科学生了解风力发电的基本过程,普及可再生能源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进一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与风力发电仿真(实验)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人才培养的需要,论述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思想、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其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前,风力发电是除水力发电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针对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介绍了国内外风能资源的分布以及风力发电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在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已成为专业教学研究体系的新兴综合性学科.风力发电实验系统采用变速恒频直驱型永磁同步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方案构建,系统运用西门子PLC、工业变频器、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发电机、DSP、BOOST升压及三相逆变配合各类传感器实现设备功能,并用上位PC机组态软件实现系统监控.在此实用的综合平台可便利地开展风力发电实验与测试项目,有助于学生与使用者掌握风电基本系统控制原理与实验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当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设计了一套集生产、教学、科研、实验于一体的校园微电网系统。系统包括光伏(包含单晶、多晶、双玻3种不同类型光伏组件),风力(包含水平与垂直两套风力系统)、蓄电池储能、模拟输电线路以及微网的监控与调度系统。此外,考虑到实验室所建设地区的气候条件,还配备有双馈异步与永磁同步两套风力发电仿真系统。系统具有对参数的实时监控功能,能实现孤岛/并网/生产/实验等单个运行和各种运行方式自由组合,并得到较好的结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微电网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能源管理及监控系统。通过对该项目研究有助于了解城市与农村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的并网规划设计与运行技术,为今后在市场大规模推广应用积累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输送到电网上,需要通过并网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以单位功率因数向电网输送.提出了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电流跟踪控制和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的策略,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建模.给出了环路相关参数的设计过程和数字化控制,建立了逆变器的单相并网仿真模型.仿真得到输出正弦电流波形良好,且针对实际电网电压有可能出现的畸变、电压突变和光伏电池功率变化等情况进行了抗干扰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基于该并网控制策略的光伏逆变器能高功率因数向电网发电,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跟踪精度高,并网电流的THD小于5%.  相似文献   

16.
主要是根据风力发电的原理、组成和运行过程,提出风向跟踪风力发电教学实训设备的设计方案,为高职院校风电类实训设备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设计、数学建模、仿真等方面研究了微电网仿真与实验系统,在微电网模型基础上,采用美国西部联合电网(Western Systems Coordinating Council,WSCC)3机9节点系统作为标准输电网模型,结合硬件仿真实验平台,开发出微电网仿真与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系统、模拟输配电系统、负荷和仿真实验平台。研制的仿真及实验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实验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应用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各方面性能能够满足微电网仿真和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对可再生资源风能的合理利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论是大型风力发电还是家庭的小型风力发电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建立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做出了贡献.在风力发电中,首先需要风轮机将自然界中的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及其相应的控制系统将机械能转换成人们需要的电能.这中间需要很多的技术支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规模大、实际现场培训成本高、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因此基于风力发电仿真设备的风力发电控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E-Wind Turbine实验平台为例,详细介绍了变速、变桨距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的构成与控制策略的实现方法。基于S7-1200系列的PLC控制器,利用PORTAL STEP 7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风机的偏航、转速控制以及功率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模拟实际风力发电机的各种控制要求,为风力发电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风力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又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的可再生资源. 人类早在远古时代便开始利用风力,但直到19世纪末丹麦才建成全球第一个风力发电装置.由于风力发电与火电、核电、水电等其它发电方式相比有诸多优点,所以,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长.13%的年增长率使风力发电成为世界上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