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术情感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美术情感教育能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促使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能促进美术情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教师可从目标定位、发展作用、实施途径等方面开展中学美术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研究,以实现"以美带劳,以劳育情,以情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陈重阳 《数学教学研究》2013,32(5):43-44,50
1问题提出汉语词典对真、善、美的解释是:真,真实,与客观事物符合(跟"假"相对);善,善良,品质或言行好(跟"恶"相对);美,美丽、好看(跟"丑"相对).真、善、美是人类的理想追求,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要去伪求真,扬善弃恶,尚美反丑.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而德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完  相似文献   

3.
有了情感才能发现美、才能创造美,生活中不缺乏美的存在,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光、欣赏美的情感和创造美的才能.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艺术"技能"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情感教育比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本文就此谈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因为人类道德的价值目标是拥抱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所以品德教育要以真、善、美为核心主线。笔者结合理论与实践,寓德育于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探索师生都深深感悟到:美从真开始,德从善中来。一、晓之以理乐做真人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教师是学生道德启蒙的引路人,崇尚真实,因此一定要晓之以理乐做真人。1.凭借大师引领乐做真人  相似文献   

5.
宁俊山 《甘肃教育》2009,(11):58-58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与情感价值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建立正确的审美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如果说文化课教学赋予学生理性知识为多,那么美术教育则赋予学生更多的是美感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针对性和艺术性。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有很多作品可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借助这些作品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荣辱观。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初步拥有亲近、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意识,培养对大自然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认识自然、科学探索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自然的过程、与自然对话的过程,更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物理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爱美本性,把追随真、善、美作为生活理想,鼓励学生扬起生命的风帆,去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通过物理学所负载的自然和技术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逐步净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张争光 《学子》2013,(9):40
初中美术结束了小学阶段单纯地注重"颜色"与"形状"的教育,开始了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教育关注度的转移,决定了初中美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对美术技能的培养方面,更重要的是发挥初中美术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发展过渡时的桥梁作用,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初中美术教育的桥梁作用,需要在精心选择美术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主  相似文献   

8.
美术教育作为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方式,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功能和作用.那如何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作用,达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呢?下面就这话题谈点个人教学体会. 一、转变重技"术"轻审"美"的教学观 美术包括"美"和"术","美"与"术"是同一概念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互为联系的统一体,但又可分离相对独立."术"指的是技巧、技法等,属于技能性的东西:而"美"属于意识、情感、趣味等审美观念范畴,它是一种具有美学意义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从幼儿阶段开始人们就对美的事物有了初步的感受,并能借助美术的形式把美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会去追求美,会去学习美术,让它为我们表现美而服务。与其说是学习美术,不如说是发现自身的美,把自己的情感用画笔、用色彩、用线条表达出来,让心灵与自然更完美地契合,让感情与艺术融为一体。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用"心"与学生去交流。当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就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教师应该用自己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每个人都热爱美,追求美,希望自己成为完美的人,这就需要美育.美育是要塑造完美人格,艺术的和现实的美是它的教育手段.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的内容,使我们的学生在提高艺术水平的同时提高修养,塑造完美人格是当前美术教育的迫切要求.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任何教育的根本都是育人.美术教育是一种国民素质教育,美术教育本身就包含和渗透了大量的德育要素.因此,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美术教学中的德育育人功能,让美术学科在推进人的人文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在多年的一线美术教学和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全方位地渗透德育,对完成美术的教育、教学任务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非常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艺术的渴望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美的事物追求更为强烈。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学生爱美的需求,采取多种形式来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它对于培养学生爱好、欣赏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皆元 《考试周刊》2014,(24):161-161
<正>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义务教育学段要奠定人生基础,就要发挥每个学科的作用。"成才先成人"就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对学科教学有引导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美术教学中偏重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而无意识渗透德育者占大多数,这样既违背了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又削弱了教育的合力,导致学生素质水平弱化,无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时间和资源。充分发挥美术功能,让学生德能并进是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中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画家、设计师,而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属于情感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将美育和德育相结合,是美术老师应该理解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等美术教育应是培养具有美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创新型教育.要实现创新教育就必须抛弃陈腐的"技术至上"、重"术"轻"美"观念,以学生把握"美"为重点,从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做到以"美"导"术","美"与"术"的共进.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化浓缩着历史的影子,是中华民族地方文 化的见证,是当地百姓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出的独特的艺术魅 力,小学美术学科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美、理解美、创造 美,将审美教育渗透美术教育之中,让学生在艺术情感中享受 快乐,是美术学科的重要功能。乡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不仅是本土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它将生活与美结合在一 起,它的审美创造是爱与美、善与美,是美的统一。乡土文化的 开发必将为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 学习的兴趣,对优秀的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乡土情怀,以 及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育是美育中的一项重要分支,从宏观到细节,美术教育教学都起着引真启善的作用.美育使人的心智趋于完善,进而影响道德,使道德涵养向美向善. 美术鉴赏课作为艺术教育内容里的一个重要分支,承载着以美引真启善的重要宗旨.通过美术实践的途径可以发展人的首创精神,诱发人的内在动因.而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很容易感化我们对美与丑、善与恶的分辨能力,并且以美的心灵和视角关照生活,关照世界,美化自身的生命状态,这本是自觉自律、求善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张争光 《学子》2013,(8):40-40
初中美术结束了小学阶段单纯地注重"颜色"与"形状"的教育,开始了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教育关注度的转移,决定了初中美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对美术技能的培养方面,更重要的是发挥初中美术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发展过渡时的桥梁作用,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初中美术教育的桥梁作用,需要在精心选择美术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主  相似文献   

19.
戴珍 《现代语文》2011,(1):63-64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核心是情感教育,是通过生动形象,来达到动之以情的目的。它使人热爱美,从感情灵魂深处趋善美、憎恶丑从而培育人们的美好情感,净化人们的情操品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