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史记·鲁周公世家》:"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周公,何许人?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托孤王叔,摄政王事。四年,管、蔡、盘庚率东夷而谋反。周公受成王命,兴师东伐。管、蔡流言于成王,说周公早晚是小王的祸害云云。周成王人小心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5题。桐叶封弟辩柳宗元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相似文献   

3.
东方弧 《高中生》2010,(2):40-40
白居易有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其意在劝诫人们看人要看长远,看终生,不要被一时的表现所迷惑。诗中还把王莽作为一个例子,说王莽在篡位以前是非常谦虚谨慎的。  相似文献   

4.
<正>《桐叶封弟辩》是古文大家柳宗元的名篇,也是适用议论文教学的典范,对夹叙夹议类型的议论文写作而言,它更具有多重教学启示。《桐叶封弟辩》精短原文如下: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相似文献   

5.
周公执政思想初探欧阳矩明关键词周公姬旦,思想周公姬旦,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他曾助武王灭商,武王登位后,担任宰辅,很多政事由他执掌处理。不久,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天下初定的西周王朝面临着危机,周公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摄理国事,主持政务。到七年后,成王...  相似文献   

6.
成王何人?大周天子。伯禽为谁?成王堂兄,周公之予。当年周公辅佐成王时,成王还是一个不懂道理的孩子,于是身为叔父的周公,就兼具教育的重任。文化、礼仪、政治等学科的教育,白有各学科老师负责,而道德、  相似文献   

7.
以典入诗 ,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诗人用典 ,或精心雕琢 ,或想像奇妙 ,或委婉曲折 ,或寄寓深远 ,其手法灵活多变 ,不拘一格。归纳起来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明用典故 ,化虚为实。一般在阐述事理的诗作中 ,诗人往往直截了当地引用典故来论证事理 ,直抒己见 ,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如白居易的《放言五首 (其三 )》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诗人选取周公与王莽这两个典故 ,从正反两个角度说明一个道理 :对人要全面认识 ,就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 ,不能只凭一时一事下结论。周公姬旦辅佐成王时 ,有人曾诬蔑他有篡权之心 ,但…  相似文献   

8.
桐叶封弟辨     
正古之传者有言①,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②,戏曰:"以封汝。"周公人贺③。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④。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⑤,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  相似文献   

9.
惩前毖后     
周成王年幼,听信谗言,疏远辅佐自己的周公。周公离京后,都城发生叛乱,成王才明白真相。周公被成王召回朝中,帮助朝廷平息了叛乱。惩:惩戒。毖:谨,慎。“惩前毖后”指惩戒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1.以后谨慎,不致重犯惩前毖后  相似文献   

10.
成王继位第五年,派周公、召公准备营建洛邑,《召诰》即是记周公对召公的诰命。而营洛时间始于成王五年成于七年,建成后周公还政,何尊铭文所记与《召诰》之事同。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几个“周公”,时间延续近350年.文章认为“周公”是西周时世卿世禄制下周王室卿士的一个封号,以姬旦始封“太王所居”之地而得名,其后由姬旦后人中为周王室卿士者所世袭.姬旦后人不再世袭“周公”封爵当是在东周考王时期,以“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为结束之标志.  相似文献   

12.
西周王年无周公纪年辨——兼释“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郭守信西周王年有无周公纪年,一直是周史研究上的疑案。自汉儒传经以来,古今注家相沿认为武王之后、成王之前有周公七年纪年的,是代不乏人。就是今日,许多名家也是以这样的认识来讨论西周纪年的。本文的答案是...  相似文献   

13.
曲阜周公庙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所以称为周公。成王为了旌耀周公,特将其安葬在咸阳附近郢原的周王陵,命其次子袭爵奉祀。周公长子伯禽在封国鲁(今山东曲阜),于鲁公十四年(约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建立太庙,以奉祭周公。鲁太庙实即周公庙。春秋战国时期,鲁公室趋于衰微,太庙已告萧条。公元前三世纪,楚灭鲁,太庙也随之荒废。这以后,周公庙时兴时废。史载汉、唐两代,皇帝曾亲谒周公庙。到北宋初年,周公庙已是废墟一片,蒿草丛生。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东巡到曲阜,下令重建周公庙,以伯禽等配享,规模较前有所扩大。并将鲁城建春门内周公后裔  相似文献   

14.
在殷周史中,关于公东征问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复杂问题。今仅就周公东征的原因和这次东征的意义谈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希同志们批评指正。关于周公东征的原因,近来多数中国古代史著述是这样表述的:“武王虽进入中原,后来还是退回陕西。在这样的局面下,武王忽然死了。成王的叔父周公旦为了暂时支撑大局,只有代成王而践天子位。武庚看到武王去世,认为有机可乘,联络了旧日东方的与国徐、奄、淮夷等,揭起反周的旗帜。同时管叔、蔡叔也在妒忌周公摄政”。所以,“以管蔡为首的周族,与以武庚为首  相似文献   

15.
环饭百之似玉春。从五,采怦。制若民胡树叨OXi(。【状文1裕.象玉灿百项。从五,采设。音动象。昂”字。害国百之似玉者。从五.收件。月Om。伙。n。卜p文]坚,康玉的百项。从玉,ILl咐。投险石之似玉春。从五,世件。战叶m。x山。【胖文I挝.次放玉的石须。近五,少摊。周调石之队王者。从五.句明。制若况古厚切。g6U。【北文1殉,次放工的石阳。从玉,句控。吉剧象“苟”罕。增把石之似玉者。从玉,言毗邻轩l:)J,yun。卜p文]培,家工的名预。从玉,言讲。描温百之恻玉者。从玉,以见。除刃0]f…;【服文I滞,家玉的石阶。从…  相似文献   

16.
周初封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度为前提,按照“亲内远外”、“扶同(姓)抑异”的原则,封建姬姓兄弟子侄于内线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地区,“以蕃屏周”;封建异姓诸侯于外线,使其垦拓新土、扩展疆域,消除可能对周王室构成的威胁。齐太公因此被远封营丘,艰难立国,他对王室的封建原则不满,故而在“三监之乱”时不予配合,引起了成王、周公的警觉,在平叛后徙鲁于商奄故地,主要的政治目的在于偪齐。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春秋》定公四年左氏传文云,子鱼曰:“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以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  相似文献   

18.
《皇门解》是武王病逝 ,成王即位之后 ,周公以摄政身份发表的成王时期的第一篇施政文告 ,意在宣布成王将继续执行武王整合并依靠姬周、殷商和方国豪众三种力量统治国家的政策 ,用来安抚人心 ,缓和紧张局势 ,实现周政权的稳定统治。  相似文献   

19.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蔡(王熏)”的“(王熏)”字,名字典未收,课本亦无注音及解释。在此,我想对这个字作点臆测。蔡(王熏)是虚构的人物。《三国志·魏书》中牵涉到蔡瑁之处,以及裴松之注引的《典略》等书籍,均无言及“蔡(王熏)”其人。这个虚构人物的取名应与其兄的名字有一定的关系。蔡瑁字德圭,瑁、圭皆玉属。《礼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白虎通》:“合符信者,谓天子执瑁以朝,诸侯执圭以觐天子。《说文》:“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圭与  相似文献   

20.
《无逸》是在周公将治理的稳定周王朝政权归还到成王手中时问世的,整片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饱含了对成王的谆谆告诫,其主要目的也就是要成王能够多倾听民意,切不可因为自己的一时之快,而将朝政荒废。本文对西周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进行了全方位的体现,通过《无逸》我们可以对西周时期的思政教育管窥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