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厘清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机关刊物的概况,提炼了机关刊物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高度重视机关刊物建设,上海有《劳动界》《新青年》《共产党》,北京有《劳动音》,广州有《广东群报》,武汉有《武汉星期评论》,济南有《济南劳动周刊》,五个早期组织的七种机关刊物具有创刊用时较短、办刊宗旨鲜明、重视言论栏目、语言通俗易懂、学习外刊做法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还是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自1919年至1934年,他先后创办、主编、编辑过一系列进步的革命的报刊。五四时期,他创办了进步刊物——《新社会》旬刊;十月革命后不久,他以特约记者身份前赴苏俄,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及时向中国人民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况;1923年回国后,他参加过一段时期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的编辑工作,主编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和不定期刊以及党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在“五州”运动中,他主编党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在1931到1932年,  相似文献   

3.
黄绿蓝 《青年记者》2017,(23):126-127
《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于1919年8月30日停刊.《每周评论》的创刊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主要撰稿人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周作人和高一涵等,与《新青年》是同入主持,亦可视为《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互为补充,互相配合,猛烈抨击封建社会的旧思想,积极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对当时人民的思想起到陶熔鼓铸的作用,成为五四时期传播启蒙思想、启迪民智、动员中国人民改造旧社会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4.
1920年8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伊始的机关刊物。同年11月,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理论性刊物的《共产党》月刊问世,李达同志任主编。《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基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刊的直接前身。不久,作为中共中央时事政治机关刊物的《向导》周刊,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等同志主编;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疯狂迫害共产党人,1927年7月18日,《向导》周刊被迫在武汉停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中央通讯》和《中央政治通讯》。为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第一批无产阶级报刊相继诞生。在这些报刊上涌现了大量通讯作品。读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一九二○年十一月七日创刊,现在仅能看到第一至第六期,由李达主编)、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创刊,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八日由于国民党叛变革命而被迫停刊,由蔡和森主编)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一九二五年六月四日创刊,六月二十七日被迫停刊,由瞿秋白主编)上所刊登的通讯,使人感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期间的报刊领导者,把通讯体裁当作唤起民众觉醒,指  相似文献   

6.
辰目 《传媒》2011,(7):1
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和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整个世界、整个地球也都在关注或致贺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出版人和一名新闻出版科研人,则几乎不用选择地会从新闻出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成就,特别是他的早期活动。1921年7月建党前,与党的诞生直接相关的刊物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共产党(月刊)》、《湘江评论》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群众反帝爱国的思潮日益高涨,为宣传反帝爱国和新文化运动出版的《新生活》(周刊),在著名的《每周评论》于1919年8月下旬被北洋政府查禁后,在同月24日创刊问世,《每周评论》创刊于1918年12月22日,和《新青年》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对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起了重要作用,预定于1919年8月31日出版第三十七期的《每周评论》已在排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尹维祖新著《闻思集》,已在西安出版。该书惧了作者自1993年任陕西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以来,发表的各类作品。包括时政评论,工作通讯,理论文章,诗词作品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扩大革命书刊的传播,立即着手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出版发行机构,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1)党组织最早创建的出版机构——新青年社   新青年社成立于 1920年 9月。它是因出版《新青年》杂志而命名的。《新青年》从第八卷第一号起,脱离群益书社而独立出版,成立了新青年社,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版机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它担负着筹备和组织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这是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的早期组织。因此,作为上海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而作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杰出新闻工作者,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曾参加编辑、主编和领导过的中国共产党报刊有《向导》、《新青年》、《前锋》、《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实话》、《红色中华》等,并在其中发表过大量的政论。他还曾参加创办编辑过具有进步倾向的《新社会》、《人道》等刊物,在《晨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东方杂志》、《中国工人》、《我们的生活》、《中央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就有恢复《共产党月刊》、《新青年杂志》和创办人民出版社等内容。早在建党活动一开始,共产主义先驱者就积极开展出版活动,陈独秀不仅主编《新青年》,还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杂志,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以及广州、上海、武汉创办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和长江书店等出版机构,都是党早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的历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的许多领导人,不是直接指导过出版工作,就是亲自领导过出版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曾亲自题词,要求“认…  相似文献   

12.
《每周评论》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刊物。它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创刊,一九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被北洋军阀政府封闭,共出了37期。1至25期由李大钊、陈独秀主编,从26期起,由胡适主编。《每周评论》的出版,正处在我国反封建斗争的新时期,由思想斗争转为政治斗争。在它出版四个多月后,就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因此,它和《新青年》虽然同属五四时期反封建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 ,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舆论工具———报纸和刊物。这些报刊为扩大党的影响 ,促进党的发展 ,发挥了巨大作用。现辑录如下 ,以献给建党 80周年。[新青年 ] 1915年 9月创刊于上海 ,第 1卷名为《青年杂志》 ,自 1916年 9月第 2卷起改为《新青年》 ,月刊。从 192 0年 9月第 8卷第 1号起 ,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192 1年 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后 ,一度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 192 3年 6月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 192 6年 7月停刊 ,共出 63期。[少年 ]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中共旅欧支部主办的油印刊…  相似文献   

1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 ,“国家图书馆庆祝建党 80周年馆藏珍贵革命文献展览”近日推出。目前国家馆共藏有革命历史文献 15 0 0 0余种。本次展览精选了 2 0 0余种实物对外展示 ,基本上是具有珍贵价值和特殊意义的藏品 ,很多是首次面世 ,被党史专家称为“无价之宝”。其中包括五四时期出版的《新青年》创刊号、《每周评论》等进步文献、中共创建时期出版的部分文献 (192 3年 5月前出版 )、大革命时期出版的部分党、团报刊、土地革命时期出版的部分文献、国外 1949年前出版的反映中共党史的部分文献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1937年 11月…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最有影响的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一九二二年休刊,共九卷(一九五四年发行影印本)。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称《新青年》。自第八卷起,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曾一度以该刊为机关刊物,由瞿秋白同志任主编,这说明五四时期新思想新文化这个基本宣传阵地,一直是在共产主义者领导之下的。主要撰稿者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该刊主要刊载政治、文艺、教育、文字改革、世界语等方面的文章,体裁有政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译文、通信、国内外大事记等。该刊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即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小组创办了以工人为对象的刊物《劳动界》,并将《新青年》(8卷1号起)改为小组机关刊物,秘密编辑与出版《共产党》月刊,同时,着重出版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项工作是由党的上海发起组肩负的重任,以便对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学习革命理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 在我国通讯体裁的发展过程中,世界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一些不朽的通讯作品为我们提供丁学习的光辉范例. 大家知道,新闻工作是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从事革命活动的一部分,有些导师就是从新闻工作开始他们的革命活动的.早在1847年,恩格斯就亲手写作了许  相似文献   

18.
1980年度全国好新闻作品评选已于今年8月4日揭晓。这是继1979年度全国第一次好新闻评选之后的第二次,是由北京新闻学会、《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和组织的。这届评选比上届评选范围扩大,有消息、通讯、评论、标题和新闻照片五类;评选结果,在全国各新闻单位和广大读者推荐来的1105篇(幅)新闻作品中,有121篇好新闻作品入选,其中受奖好新闻作品49篇(消息14篇、通讯13篇、评论10篇、标题5条、新闻照片7幅),受表扬好新闻作品72篇(消息17条、通讯20篇、评论18篇、标题4条、新闻照片13幅)。这些入选的好新闻作品,从数量上、质量上来看,都比上届有新的发展。在内容上,及  相似文献   

19.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优秀的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残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派通讯员身份从北平赴成都,开始了赴西北考察采访。他以惊人的勇气,深入实际的精神,走遍川、陕、青、甘、宁等地区,历时十个月,写下大量旅途通讯,连续在《大公报》上发表,轰动全国,随即成为《大公报》特派记者。这个时期的作品,汇集在流传久远的《中国西北角》。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只身进入西安采访,后转赴延安,报道了事变真象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唐帆 《青年记者》2020,(5):107-108
政党刊物是党派之间为了满足各党的宣传要求和争夺话语权的舆论工具①。1937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发行不定期出版的理论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该刊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抗战顺利进行②。同时段,国民党也由华北评论社发行了一份政党半月刊物《华北评论》。同属政党刊物,但两刊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异,办刊特点也有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