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学习之前请你们看一幅照片,照片上是一件非常有名的雕塑作品。同学们有知道的吗生:(一部分学生举起了手)这是罗丹的《思想者》。师:真好。谁能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罗丹的情况。生:我知道罗丹创作一件作品做完以后让别人来看,人们特别赞赏他作品中的那只手。但是他觉得这只手有些喧宾夺主,就把那只手砍掉了。师:好,你讲了罗丹的一个故事,罗丹创作的那件作品是《巴尔扎克》。(出示投影片:罗丹头像)你看这就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板书罗丹)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雕塑艺术,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许多…  相似文献   

2.
师 :罗丹与茨威格是什么关系?能否找一个词回答?生 :他们是“挚友”。师 :谁来说说“挚友”是什么意思?生 :“挚友”是最亲密的朋友。师 :请挚友到家里做客应当热情招待 ,罗丹对他的挚友热情吗?生 :罗丹不理睬他的朋友。师 :罗丹算不算失礼?生 :不算失礼 ,因为他全身心雕塑作品才会这样的。师 :是雕塑作品吗?生 :是修改作品。他与茨威格吃完饭后忽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 ,便修改了起来。师 :从这段话看 ,你觉得罗丹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请结合具体词语谈一谈。生 :“端详”、“皱着眉头”这两个地方体现出罗丹修改时的认真。生 :罗丹自言…  相似文献   

3.
我一口气读完了人民美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罗丹艺术论》。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美术理论书。罗丹思想的记述者——葛赛尔的散文诗式的语言确实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细腻地描绘了罗丹所处的艺术化了的自然环境、住所和罗丹制作雕塑作品时的情态。他不仅较系统地表述了罗丹的思想,而且也使我们逼真地看到了罗丹的性格与爱好。罗丹善于思索和不停顿地工作,他具有炽烈的艺术感情和创作热情。这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4.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他的作品既具备雄厚、真实、科学的理性,又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精神气质体现出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因此,罗丹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家自身的精神产品,更代表西方雕塑发展史的高峰.分析罗丹的作品,借以加深我们对雕塑的理解,以及对空间的把握和对美的认知,同时也加强对自然内在之真实的探索,以及对艺术的本质和生命的探索、发掘.  相似文献   

5.
罗丹对传统雕塑艺术造型手法的继承与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雕塑家罗丹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运用西方传统的雕塑造型手法,创作了大量的主题性作品和表现人体运动的作品,其造型手法在继承传统造型手法的基础上又有重要的革新。罗丹在创作上运用了米开朗基罗的手法特征、卡尔波的处理方式,对传统的造型重新组织。从造型的处理,到对材料的重新认识,罗丹都有独到之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在西方,罗丹的艺术在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丹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主义、对中世纪基督教艺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近代人文主义等传统是非常地欣赏和推崇的,但我们在挖掘罗丹作品的内涵和精神时,却发现其作品是极具现代性的。罗丹没有做传统的傀儡,他以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敏感思想,把握住了时代的变化,变革传统,变革学院派创作思维,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给现代雕塑以启发,在古典雕塑和现代雕塑之间,罗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材解读,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教材究竟该怎样解读。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用心思考,才能艺术地解读教材。罗丹一生创作了一系列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雕像.“巴尔扎克像”就是其中杰出的作品之一。罗丹舍弃一双“举世无双”却“突兀”的手.使巴尔扎克雕像因此而更具艺术感染力,成为罗丹雕塑作品的传世之作,这不能不说是艺术界的一段佳话。罗丹大胆地舍去精华,收获了精彩。这“舍”“得”之间的智慧。不正是我们教师解读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定位时所迫切需要的吗?  相似文献   

8.
摄影本身既是一种文化行为,又是文化的载体。随着后现代全民摄影和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对于文化的诉求是其最终能否走向深入的关键。没有技术含量的摄影作品不一定是坏的作品,但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注定成不了伟大的作品,不可能走进人类的内心世界。在摄影对文化的诉求和文化对摄影的救赎中,文化对于作品内涵和摄影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摄影本身既是一种文化行为,又是文化的载体。随着后现代全民摄影和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对于文化的诉求是其最终能否走向深入的关键。没有技术含量的摄影作品不一定是坏的作品,但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注定成不了伟大的作品,不可能走进人类的内心世界。在摄影对文化的诉求和文化对摄影的救赎中,文化对于作品内涵和摄影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何今强 《教育》2012,(6):54-55
摄影作品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种便捷、即时的德育手段,同时具备教育无痕和人文化的实效性。笔者通过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摄影作品的拍摄、摄影作品的筛选、摄影作品的呈现、摄影作品的运用等过程提出了个性化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摄影可以看做是对生活、自然和景象的记录,是一种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行为。对于高超的摄影师而言,不但要追求摄影的技巧和技艺,更要追求摄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气质。所以,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很多都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启示。对于我国的很多优秀摄影作品来说,其中不乏艺术精品,也不缺少与传统文化接轨的作品。本文以此为论述线索,阐述了优秀摄影作品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12.
青铜时代     
近代雕刻大师罗丹,有一件早年的作品《青铜时代》,是我十分喜爱的雕刻作品。这件作品雕的是一个青年的裸像,他的右手紧紧抓着头发,左手握紧拳头,头部向着远方和高处,眼睛尚未睁开,右脚的步伐在举与未举之间,巴黎大学教授熊秉明说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13.
姜黎敏 《教育》2012,(16):54-55
摄影作品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种便捷、即时的德育手段,同时具备教育无痕和人文化的实效性。笔者通过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摄影作品的拍摄、摄影作品的筛选、摄影作品的呈现、摄影作品的运用等过程提出了个性化的操作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魅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的电子产品遍布市场,也  相似文献   

14.
构图和光线是摄影创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构图关系到怎么选择并拍摄所选的对象,一幅作品画面的布局与安排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视觉效果好的照片,是既不违背自然形式,又力求高度简化,敢于大胆处理线条、色彩、形状并质感的那些作品,也就是说摄影作品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光是摄影的灵魂,摄影的本质就是用光来作画,光线也是摄影作品最本质的要素,光线能使画面体现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赋予照片视觉韵律感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15.
罗丹之约     
早春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罗丹作品要来中国,他的《思想者》,他的《地狱之门》,他的《青铜时代》,他的《加莱义民》("CalaisUprising");他的《吻》……这些作品将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展出。把法国最伟大的青铜作品介绍到具有伟大的青铜文明的古老中国,也许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这又仿佛是罗丹生前的一桩心愿,因为神秘的东方艺术也曾经给过他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6.
青铜时代     
近代雕刻大师罗丹,有一件早年的作品《青铜时代》(The Age OfBronze),是我十分喜爱的雕刻作品。这件作品雕的是一个青年的裸像,他的右手紧紧抓着间发,左手握紧拳头,头部向着远方和高处,眼睛尚未睁开,右脚的步伐在举与未举之间,巴黎大学教授熊秉照说,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17.
断臂维纳斯     
罗丹为众人对他的某作品中女人的美妙绝伦双臂所发出的由衷赞叹与关注  相似文献   

18.
陆峰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56-357
摄影作为视觉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新闻摄影是新闻学和摄影学相互结合的产物。新闻摄影作品提供给读者的是清晰可辨的具体形象,并且是对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务进行报道,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在新闻事实同步进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形象的观察,拍摄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本文将对新闻摄影作品的欣赏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投影:罗丹的雕塑作品《思考者》和笛卡尔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兰的作品《思考者》。他的动作告诉我们他在干什么?(生:在思考)再往下看,这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相似文献   

20.
罗丹的全部作品,都仿佛比作他那双神奇灵巧的手,弹奏我们心灵的琴弦,时而轻拢慢捻,时而急抹重挑,随之我们得以种游于感情的波涛、生命的奥秘、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之中。 罗丹的时代正是法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