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笑冬 《新高考》2005,(3):10-11
准确把握仿写要求是解答“语句仿写”题的关键,这个要求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对显性的要求,一般不会忽略,而隐含在语言材料内部的要求,应特别重视。把握仿写题的隐性要求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
仿写这种题型表面上看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许多隐性的要求,我们如果不注意这些要求,便会失分造成遗恨。因而我们在做这种题时,不得不小心谨慎。我们先看一道例题: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从题干来看,此题的显性要求是:1.另写的一组要仿写成比喻句,要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2.意思要完整。那么,“仿照”的内涵是什么呢?要“仿”例句的哪些方面呢?这就是题干中的隐性要求了。仿写,既要符合显性要求,又要符合隐性要求,这才算是真正意…  相似文献   

3.
高考仿用句式的题目一般会在题干中对如何仿写作出明确的限定.这些限定我们称之为显性要求。除显性要求外.被仿句中往往隐含着一些深层次的要求,这些要求又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我们称之为隐性要求。显性要求很容易把握.但要成功仿写,还要认真辨析被仿句中的隐性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物理试题中的条件一般有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两种。显性条件就是清楚明确地写在题目或插图上的已知条件 ,隐性条件则是题目中没有明确写的、含而不露、暗而有影的条件。审题时挖掘出这些隐含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挖掘隐含条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意关键字词的暗示有些条件往往暗藏在试题的字里行间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对这些关键字词认真分析 ,弄清它们的物理意义 ,挖出它所暗示的条件。例 :将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匀速拉出水面 ,不计摩擦阻力 ,在整个过程中弹簧秤的最大示数是 1 3.5牛 ,最小示数是 8.5牛。 (取 g=1 0牛 /千克 )求…  相似文献   

5.
形式上严格限制,内容上海阔天空,是仿写句子的特性。但正是由于仿写句子的要求严、制约多,所以学生在答题时很容易发生偏差,走入误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神形皆是,准确答题呢?总的来说,在仿写句子时必须克服自发、随意、散漫的状态,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注意句子仿写。从显性方面注意仿写,即要注意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句型相同,  相似文献   

6.
一、仿写VS抄袭说到仿写,很多老师都摇头,有的甚至将仿写等同于抄袭。《现代汉语词典》上“抄袭”的含义是: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来当做自己的“。仿写”的含义是:照别人作品或语句的样子学着写。“抄袭”和“仿写”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诗句都是流传千古的好作品,但却是分别模仿了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世人绝不会因为这些作品是仿写的而不予认同,也绝不会判其为“抄袭”…  相似文献   

7.
一、了解仿写的基本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一)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只要认真审清题干要求,使仿写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与被仿句(例句)一致,仿写的内容和形式与被仿句构成一个整体即可。例如: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例: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仿写:谅解是________,能________。分析:例句中句式是判断句,运用的修辞是比喻,那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虽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鱼不能跃入天空,鸟不能飞进水底。框限少,不等于没有框限。所以,审题是写作的第一要著。审题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浅”则审出显性信息;“深”则审出隐性信息。显性信息比较清楚,字数、表达、标题、立意、文体都有一定的要求。隐性信息就是要紧紧地把握话题“起跑线和终点线”的内涵,写出从中的感受,写出你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写作的重点,这就是题目所给我们的隐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需要审题,这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但在平时的审题训练中,我们往往注重的是对命题人所提供的导引材料或对话题本身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出写作的主题或方向,而忽视了对命题导向的揣摩和分析。话题是显性的,而命题导向则是一种隐性的写作条件。尽管在话题作文中,命题导向的隐性条件是以显性的导引材料和话题为依托的,但这种隐性条件往往是写作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写作的成败,因此不可忽视。从内在表现来看,话题作文的命题导向主要体  相似文献   

10.
一、显性限制与隐性限制中更侧重隐性限制高考作文命题曾一度放宽限制,降低了审题的门槛。例如话题作文刚刚兴起的时候,无论“诚信”还是“心灵的选择”,只要围绕话题写作就万事大吉了;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很多高考专家都认为话题作文应该而且也必须有所限制,于是就有了从显性限制到隐性限制的过渡。以上海卷为例,2005年可以说是显性限制,在表述部分明确要求“对当今  相似文献   

11.
从历年高考语文试题来看,句式仿写题已经成为语言运用这块高考改革的试验田中的一支奇葩,恒久绽放而不息。要想把句子仿写得形神兼备,就必须揣摩题目中的相关要求,尤其是除了显性要求之外的隐性要求,即命题者在题干中没有明确提出的隐含  相似文献   

12.
通病:数年话题作文训练,养成了不少学生定式思维。每逢作文,他们便往往不假思索,信笔涂鸦,以致误将“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标题”当作话题作文的“话题”……后果:忽略审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十年寒窗毁一旦,纵读诗书也枉然。诊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处方:弄清题型,强化审题,对症下药。一、常见的命题形式及审题提示1、命题作文①显性命题。A、单词型:如尝试、习惯。这类单一题目写作范围宽泛,写法灵活。B、短语型:学会怀念。这类复合型题目,审题时要确定好它的重心所在。②隐性命题。如树木·森林·气候。写这类…  相似文献   

13.
作文,第一步是审题.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对审题的解释为:做文章或答题前仔细了解题目的要求.对写作文而言,题目包括两部分,一是材料,二是标题或话题;要求包括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所谓显性要求,就是题目后"要求"一词后面的文字;隐性要求,是指题目中含有的要求.所谓审题,主要就是指搞清楚题目中含有的隐性要求.怎样才能搞清呢?  相似文献   

14.
总括副词“都”的语义指向以及与“全”的比较陈子骄任何一个句子当中都存在着两种结构关系,即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又被称为显性语法关系,语义结构关系又被称为隐性语法关系。所谓隐性语法关系“是隐藏在显性语法关系后边的潜在的语法关系”,“实...  相似文献   

15.
“仿写”是学生自能作文的第一步。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借助“模仿”的“阶梯”,吸收课文中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进行多种形式的仿写训练,使学生形成写作技能、技巧,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熟练应用,仿中有创,写出自己熟悉的材料。一、仿命题的艺术性为提高学生自能命题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应结合审题解题,指导学生领悟范文命题的艺术美。如《沙漠里的船》是比喻命题,《蟋蟀的  相似文献   

16.
作文,第一步是审题。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对审题的解释为:做文章或答题前仔细了解题目的要求。对写作文而言,题目包括两部分,一是材料,二是标题或话题;要求包括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所谓显性要求,就是题目后"要求"一词后面的文字;隐性要求,是指题目中含有的要求。所谓审题,主要就是指搞清楚题  相似文献   

17.
王家良 《学语文》2005,(6):33-33,40
作文重在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无论何种形式的话题,在显性语言材料的背后,都有命题者隐性的用意所在。我以为“分解造句审题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考考点】选用、变换、仿用句式【考查要求】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考点解读】这一组考点中,以句式的仿用与变换为常考重点。句式仿用的审题,在所有语言表述题里是最重要的。审题,不仅要审出题干及例句里的显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教完《天山景物记》后,我让学生以《家乡景物记》为题搞了一次仿写,结果全班38名学生竟有34名这样开头和结尾:“朋友,你到过我家乡吗”?“朋友,如果你没有到过我家乡,我可以当你的向导”。单就这两句而言,实属学舌,全班竟如出一辙,而且所写内容大同小异,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这完全是一次失败的仿写!由于审题指导时,我只着重讲了“应该这么写”,而忽略了“不应该那么写”,以至造成此种令人忍俊不禁的雷同。细想起来,这次仿写失败,至少  相似文献   

20.
薄文明 《文教资料》2009,(15):132-133
仿写大体上可分为语句仿写和语段仿写,本文作者结合经验论述了如何充分利用仿写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