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扎痛了.  相似文献   

2.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我回老家探亲,听家里人谈起一件事:村里有位青年,结婚后生了个女儿,他就做了绝育手术。某通讯员将此事写成新闻报道时,却虚构了个情节:“当小胡决定,只生一个女儿就绝育时,年过花甲的老父亲坚决反对,说:‘你疯了!人生一世就是为传宗接代,难道你想当个‘绝户头’吗?小胡  相似文献   

4.
我多年的老领导梅益同志,已经驾鹤西去五周年了。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临终之前的几天,我和赵玉明同志到北京医院去看望病床上的他。他的女儿在床侧看护。梅益同志的女儿在他的身边说:"杨叔叔和赵叔叔来看你了。"  相似文献   

5.
我女儿乳名提提,阿凡提的"提".她今年6周岁了,9月1日刚刚成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有一个当记者的妈妈,孩子也特别爱多问些为什么."你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今年多大了,在哪里上班?"这是女儿上小学第一天,一天下来,女儿就把同学们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甚至爷爷奶奶有没有得糖尿病都调查出来了,班上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家住哪里也基本调查出来了.  相似文献   

6.
因为心疼所爱的男人,女人便选择了一种如水般的温柔,呵护她的男人. 他成为单身父亲的时候,女儿刚7岁.肿瘤医院送走了那个善良女人之后,女儿的小手抓了他一整天.从此,他开始娇惯女儿.女人说,"我也是因为他的那个样子喜欢上他的……那天,他带着女儿去春游,他牵着她的手并排走,很称职的一个慈父."他们的爱情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始的."你知道吗?你做父亲的样子比做情人还要好,温厚极了.'"这是她对他说的第一句情话.  相似文献   

7.
天下男女     
女人能顶半边天。男女都一样。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一半。一个成功的男人离不开他身后的女人。巾帼不让须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而已。三个妇女一台戏,两个男人没话说。  相似文献   

8.
王揖匆匆走了,清凉山的老战友又一个凋谢了!听到王揖病危,我同范敬宜同志赶到医院病房时,他已不认识我们,也不认识他的亲人了。他的女儿肖梅告诉我们,他爸爸还有些知觉时,要了一枝笔,一张纸,在纸上歪歪扭扭画了一串认不清的字,能比较清楚辨认出的只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8日晚,忽接辛笛女儿王圣思来电,告知其父亲已于上午在中山医院逝世.这突然其来的噩耗,使我惊讶,太感意外了.记得一星期前,我曾与王圣思通过电话,她说,父亲住院主要是血糖较高,目前已有好转,病情稳定,即日就可回家,你就不要来医院了.我听了很高兴,心想待他回家后再去看望.谁料他病青突然变化,竟匆匆离去,悲痛之余,后悔没到医院去探望,深深感到遗感!  相似文献   

10.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花园里,希望花开早。──胡适《希望》胡适(1891─—1962)一生皇皇,但身后颇冷寂,只遗一子一孙,都在美国。胡适没有女儿(曾生一女儿.早夭),但他很想有个女儿和一群外孙。安徽的宗亲观念极重,俗称“侄即子”。胡适有位侄女婿叫程洪安,是他长兄胡嗣稼(同父异母)的女婿,年岁相同,胡适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女婿。程早年受托,在上海川沙县经营胡氏祖产胡万和茶庄。胡适青年时代在上海求学时,学、杂费用,都是由这家店开销的,因此胡适与程洪安关系特别密切。程洪安的三个儿子程法善、程法德、程法嘉自…  相似文献   

11.
我和他结婚的第二天,他就给我立下了约法三章:"不得随意动他书房里的任何东西,包括一张小纸片."我以为那里有什么重要的"机密文件",待我在他的"严密监督"之下,参观完毕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三年前寒假的一天,当刘念友对病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说“我打牌去了,要是回得晚就住学校了,你们别等我”时,没有人会想到,刘念友这牌,一打就是三年。三年后,妻子仍然是病弱,家里依然是四壁空空,女儿和儿子先后考上了大学,上学的钱却仍然需要一借再借……更没有人会想到,刘念友压根就没有去打什么牌,他瞒着所有的人,在附近煤矿地狱般的井下挖了整整三年煤!  相似文献   

13.
我没有见过我的外公夏丏尊,他在我出生的前两年就得肺病去世了。那时候抗战刚刚胜利,他那离别了八年的女儿刚刚跟着我的爷爷爸爸一家老小,从遥远的四川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上海,妈妈的肚子里怀着二哥大奎。外公终于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女儿和女婿,见到了他的挚友和亲家———我的爷爷叶圣陶。此后仅仅过了三个月,外公就带着无尽的忧国忧家的惆怅,离开了那个他不喜欢可又割舍不下的人世。记不起是哪一年,我还小,一次在饭桌上吃饭,爷爷和爸爸照例喝着酒,不知怎么说起了外公,爷爷忽然泪流满面放声大哭,连声说:“好人好人。”爸爸的眼圈也红了,只是…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探亲回到了地处微山湖畔的老家。一天吃罢晚饭,妻子在收拾房间,照看女儿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这位“兵爸爸”的身上。刚想去邻居家串门,却被女儿阻止了:“爸你,看完了(新闻联播》再去吧,别误了黄金时间。”我真有些纳闷:一个刚满5周岁的小女孩竟关心起国家大事来了,在我们这个交通闭塞的倔僻山村,就连大人也很少看《新闻联播)。妻子望着我发愣的样子,便朝女儿噘噘嘴,就听女儿像事先有准备似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口气说出了几十个国家元首的姓名。说起女儿迷上《新闻…  相似文献   

15.
一 1970年9月6日,山西省高级法院一间阴暗的小屋. 办公桌前,赵树理同志忍着锥心的疼痛,一笔一画,抄写着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另一只手,按着被造反派打断两根肋骨的胸脯.额头沁出的汗珠,滴在纸上.毛主席这首词,作家早就能琅琅背诵,还多次用毛笔写成条幅,送给熟人和朋友.而这次,却是蘸着心底流淌的血液,写给党和人民.女儿广建进来了,是经过批准才允许的.眼前的情景,让她抑制不住失声痛哭.赵树理关在这里很长时间了,也非常想见自己的亲人.他把女儿叫到跟前:"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能看到党的领导,就替我把它交给党.党会明白我的……"声音显然有些激动,在微微发颤.此时此刻,作家以傲雪的梅花自况,把身心融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冷风嗖嗖的悬崖下,面对百丈冰雪,相信总有"春归"、"春到"的日子.那时,自己俏然笑在百花丛中.谁能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向党捧出的心愿.  相似文献   

16.
石湾 《传媒》2001,(5):15-16
一天傍晚,我到同楼的一位年前才退休的朋友家去串门,恰好见他的女儿从一楼门卫室取回当天的晚报和邮件。这本是件寻常的小事。但令我感到不寻常的是,那份邮件竟是他所在杂志社给他寄来的当期杂志。因我所在的出版社和这家杂志社是兄弟单位,在同一座大楼里办公,互  相似文献   

17.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乔布斯去世的时候,有一个中国网民在网上写了一篇帖子纪念乔布斯。是他一个两岁半小女儿使用iPad的故事。他女儿一岁的时候接触iPad,开始女儿还不认识字,但是对iPad这个东西非常好奇,就看到这个点一下就可以打开,再一点就关掉,纯粹是对这个开和关触摸非常感兴趣。几个月以后随着她慢慢长大,发现iPad不仅是可以开关,而且里面有很多图片、视频,很好玩。她老爸就下载一些绘本书给她看,她发现里面有好多故事,还可以有语音讲故事,还可以插入互动游戏。后来女儿非常迷iPad,开始她老爸规定玩10分钟,后来抱着iPad不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参加了一位老朋友的儿子的婚礼.这引起了我对在毛主席办公室工作时的一段回忆.毛主席曾派我当"娘家人",去参加他女儿李讷的婚礼.这是我一生参加的最平凡却最有意义、最值得自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婚礼.  相似文献   

19.
赵毅衡 《出版参考》2004,(29):46-46
我在上海遇到一位旧日文友,在饭桌上,他冲着我说了一通"号称西方富国,其实最小气"等等的话.例子:他与一个洋人吃饭,结束时对方竟然提议"AA制"平摊付账,我本人从来没有在西方听说过这个词,只听说过Let's So Dutch--按荷兰方式分账.旧友说那话是在饭桌上,我当然不会再有胆量建议平摊付账,就伸手取了账单,朋友照例来抢夺一番,这次我绝对不能松手,他就松了手.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世界上真有还不清的债,那就莫过于良心债,尤其是欠了妻子的感情债,更是让你时时有愧于心间。5年前我和妻子刚相识时,她对我从事的新闻报道专业知之甚少,跟着我尝到的甜头不多,担惊受怕不少。1993年,一位来烟台打工的农民家中失火,7岁的大女儿和2岁的小女儿均被烧成重伤,送到一家地方医院后,医院因其押金不够而拒其门外,致使这位农民的小女儿死在医院门口。后来,这位农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部队一O七医院为大女儿治疗,医院不但没收押金,还号召全院工作人员为其捐款,使他的大女儿转危为安。我依据此事写成的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