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它为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一直以来它也被当作写景抒情诗来解读,说诗人如何对康桥母校难舍难分,说康桥风光如何旖旎可人,种种这些,在该诗之中也都可以找到几句明确的诗句以应证,但笔者以为,在诗句表象的深处,该诗另有一番风味。的确,《再别康桥》是以景物描写为中介,来驾驭诗人思想情感,但严格地说“景物描写”是散文术语,对诗而言,是不够恰当的,在诗里应以“意象”相称,会更到位。而“景物”一旦进入“意象”领域,它的内涵往往具有充沛的张力,在语意所指方面,多具有丰富的弹性,  相似文献   

2.
《琵琶行》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双线交织中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形成了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一、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诵读,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诗中写景的句子有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是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有了鉴赏的方向和要求,所以很容易进入到审…  相似文献   

3.
《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经典写景抒情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描写缜密细腻,意境清新委婉,充满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尤其是文本中的描写极富艺术特色,为写景抒情增色不少。下面笔者就《荷塘月色》中的描写艺术做一些探讨。一、描写景物时,作者善于把思想情感、生活感受与自然景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丰满而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想: 苏轼评王维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唐宋诗词中许多优美的篇章,都在读者头脑中留下了美妙的画面,画中景是诗中的意象,景物的选取安排则是诗的表达技巧。因此,鉴赏古诗词,可以抓住文中写景的词句,构想画面,通过对物象的揣摩、探讨、品味、涵咏,来领悟作者微妙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6.
苏喜娟 《学语文》2012,(6):73-73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写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文章的情感和主旨。在不同文体的作文里,我们都能领略到景物描写的万种风情,感悟到景物描写在作文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赋予景物描写以浓郁的诗意、以景物预示情节的发展和写景抒情等手法,《保尔与薇吉妮》中的景物成为含蕴丰富的意象,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赋予景物描写以浓郁的诗意,以景物预示情节的发展和写景抒情手法,《保尔与薇吉妮》中的景物成为含蕴丰富的意象,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很好的写景抒情的艺术方法 ,它依赖于丰富的想象来实现。朱自清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绮丽、细腻。这与作者对景物的细致观察、独特的内心感受、丰富的想象以及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由于精妙的比喻 ,朱自清笔下的景物充满诗的情韵、诗的意境、诗的凝炼  相似文献   

10.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不能是为了写景物而写景物,而应该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突出主题的需要,哪怕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不应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情景交融是记叙文写景的重要特征。什么是情景交融呢?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真挚的感情,景物描写的字里行间浸透着自己的喜怒哀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1.掌握并理解意象的概念。2.利用意象来鉴赏古典诗词。【教学重难点】1.意象的内涵。2.意象与情感语言的联系。3.意象、意境、感情的联系。【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音画素材:李清照《一剪梅》。【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古诗词鉴赏的方法之一——意象的解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多,同时鉴赏诗的方法也多,但为什么选择意象来学习呢?因为在中国众多的诗歌类型中,写景抒情诗占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悼亡诗之差异及文化根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西方悼亡诗的整体数量是中多西少;意象选择上中国悼亡诗是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西方悼亡诗多用想象性意象;扬妻内容中国突出一个"善"字,西方突出一个"美"字;情感内容中方带伦理色彩,西方带性爱色彩;情感倾向中方是悲痛欲绝,西方是悲中有望;中西方悼亡诗的抒情表达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都源于它们各自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在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的写景中运用了许多比喻,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淡淡月色中荷塘上许多美丽的景物,又营造了浓郁的诗的意境,无不把读者的思绪带入了一个理想的、美的“另一世界”里。辨析比喻在《荷塘月色》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是运用比喻能够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二是运用比喻能够营造出浓郁的诗的意境。发现并掌握比喻的这些规律,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作品和理解作者。  相似文献   

14.
写景作文离不开"景"和"情",要么写景抒情,在一幅幅画卷中舒展情怀;要么融情入景,将情感注入景物中,给景物赋予生命力。而无论哪一种写法,最终都是"情"、"景"两条线贯穿全文,一虚一实,勾勒出唯美的景致,散发出丰富的情感。《济南的冬天》为读者勾勒出与众不同的北方冬日美景,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独特的布局和语言风格,具备了诸多启发借鉴之处。一、由字到画,巧妙布局写景文重要的是谋篇布局,按照顺序描写景物,便于读者发挥想象,融入文中的景物环境中。但中规中矩的描写手法,未免显得死板,缺乏艺术气息,吸引力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描绘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天气顺序法;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点,抓住特征、描写特征、表现特征,是描写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描写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法,象征手法、想象与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还要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文章,务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因此文章必然会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景物意象的写人或叙事功能、景物整体意象的表情内涵、景物描写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了肖洛霍夫的写景对刘绍棠的影响。景物意象对表达人物心情,突出作品主题或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起着重要作用。刘绍棠在写景技巧上,自由接纳了各种艺术表现方式与各类写作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7.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描绘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天气顺序法;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点,抓住特征、描写特征、表现特征,是描写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描写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法,象征手法、想象与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还要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文章,务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因此文章必然会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散文之所以能“称文小”而“见义远”,主要是因为他在文中使意象带上了象征性.他的记事散文,一是描叙的主要事物带有象征意味,二是用象征手法来“点睛。他的写景散文,有的把描写的景物和画面作为自己内心世界的象征;有的用景物象征历史;有的用景物象征人生;还有的以景物象征“五四”以后新的中国.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8,(74):8-9
安史之乱成就了一名伟大的诗人——杜甫,他以诗写史,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血泪,发出了一个时代的呼号,被誉为一代"诗圣"。本文以杜甫诗作《春望》为解读文本,探究诗中的景物描写,并以此诗写景的三大特点来结构全篇:一、写景状物注重临摹现实,凸显乱世之离殇;二、写景状物讲究布局章法,呈现"顿挫"之气韵;三、写景状物力求传情达意,流露"沉郁"之哀情。借此,窥视诗人那颗流血悲痛的心!  相似文献   

20.
景物描写是个小话题 ,但在写作中 ,往往容易流于为写景而写景。为此 ,谈谈景物描写起始阶段中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